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栽培品種,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大田管理,整枝控制,入室入棚,病蟲防治,病毒病,莖腐病,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無毛,粉綠色。莖叢生,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稀疏分枝。
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14厘米,寬2-4毫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脈明顯,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花常單生枝端,有時2或3朵,有香氣,粉紅、紫紅或白色;花梗短於花萼;苞片4(-6),寬卵形,頂端短凸尖,長達花萼1/4;花萼圓筒形,長2.5-3厘米,萼齒披針形,邊緣膜質;瓣片倒卵形,頂緣具不整齊齒;雄蕊長達喉部;花柱伸出花外。
蒴果卵球形,稍短於宿存萼。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品種
按花色分類
一黃色系:植株高70-80厘米,原來僅有黃花,後來在栽培中產生了一些變異,經分離培育成為新的栽培種,如:
⑴黃色種:花呈菜花黃色;
⑵紅黃撒金種:由黃色種變來,花色紅黃相雜,重瓣性更強,但開花節數較高,花瓣易焦枯;
⑶粉花種:花粉紅色;
⑷大紅種:由粉紅種變來,花大紅色;
⑸粉紅撒金種:由粉紅種變來,花粉紅色中夾紅色條斑。
二紅色系:植株高50厘米左右,節間短,莖較硬,喜較高溫度,但也頗耐凍。又分:
⑴紅色種:花色較黃色系中的大紅種更深;
⑵紅白撒金種:由紅色種變來,花色變化與溫度有關,25℃左右時,白花中夾有紅色條斑;溫度升至30℃以上時,白色中所夾條斑呈淡粉紅色。
產地生境
歐亞溫帶有分布,中國廣泛栽培供觀賞。
生長習性
喜冷涼氣候,但不耐寒,喜空氣流通、乾燥及日光充足之環境。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鹼性之粘質土壤,忌連作及低洼地。喜肥。能耐一定低溫,在上海地區可露地越冬,但不能開花;為了冬季供應切花,常須帶土球移入室內作床栽培。性好涼爽而不耐炎熱,但因品種而有不同的適溫:黃色系20-25℃時生長最好,10-20℃時開花最好;紅色系適溫要求高於25℃,否則生長緩慢甚至不開花。
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壓條、扦插法繁殖,而以扦插法為主。扦插時間除炎夏外均可進行,但在生產中多以1-3月為宜,尤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生長健壯。
扦插苗的培養:扦插苗生長1-2個月後,移植一次,早期插的小苗在3月中旬按5厘米間距栽植露地苗床,一個月後可每周施肥一次。5月底6月初定植大田,間距約16-20厘米。
栽培技術
大田管理
①冬季進溫室開花的:因要移栽,株行距要大些,畦寬3尺,2尺明溝;每畦種4行,株距6寸(合20厘米),每畝約種7700株。
②冬季準備就地架設塑膠薄膜大棚的:溝寬2-3尺,畦面5尺,另留1尺寬空地(冬季架棚用),這樣實種4尺寬畦,栽8行,株距5寸;待冬季架棚時每棚2畦,每畝地可種13000株左右。移植前4-5天,應使苗床帶幹些,並增加通風時間,促使扦插苗健壯。移植前1天澆水,次日上午帶土團挖苗後,將團輕捏一下,使之不易碎散;中午再用細孔噴壺稍噴水。如此,可使2-3天移植過程中經得起搬動,保證成活。移植時不可栽得過深,而以略深半寸為度。移植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待土面開裂時再澆透水。移後一周,可施25%的人糞尿一次,一周后再施一次。
整枝控制
整枝是大田管理中一項重要工作,目的在於控制花期,並保證開花時的數量與質量。香石竹切花,在上海地區於12月起始供應,重點在元旦和春節。一般6月上中旬第一次整枝,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二次整枝。整枝時,留頭多少,依植株生勢強弱而定。一般1-2月插的可留6個頭,即第一次整枝時留3個頭,第二次又各留2個頭,共留6個頭。3月扦插的生長稍差,一般第一次整枝留2個頭,第二次又各留2個頭,共留4個頭。第一次整枝時莖高7-8寸,先將下腳小側枝小心剝去,同時選定留頭,其餘須在長1寸左右以內即行全部剝去。第二次整枝時,在每枝上再各選留中下部分布均勻、生長健壯的側枝2個,其餘全部仔細剝去。
入室入棚
入室(棚)和室(棚)內管理:入室前為防枝條倒伏,應先設立支架,即在地床上空按一定間距用棕線拉成方格,使每株占一方格位置。一般於10月下旬起將植株帶土球移入室內地栽。事先,應在9月中室內翻地、施肥,每分地施濃糞3-4擔,最好加用骨粉、馬蹄片10斤,以後再翻耕、澆水一次。作畦時可使畦寬4.5尺(包括溝寬1.3尺),整枝留6個頭的每畦種7行、株距5寸,4個頭的每畦種8行、株距4寸。入室後第一次肥水要充足,以後則酌減,待土壤乾燥時方行澆水。採花後,施一次追肥。應注意及時剝除過多的側芽和側蕾,否則影響頂蕾開花。由現蕾至開花,約需2個月的時間。香石竹應在溫暖的環境中精心培養,日間注意通風,不使室溫過高;冬季夜間溫度不宜超過10℃,為催花,可以升溫到20℃,但要多次噴水,保持濕度,以防花苞開裂。
病蟲防治
病毒病
侵染香石竹的病毒有十多種,其中常見的有6種:香石竹斑駁病毒、脈斑駁病毒、潛隱病毒、環斑病毒、蝕環病毒和壞死斑點病毒。
香石竹病毒病與其它植物病毒一樣,有其自身的發生和流行特點,主要表現在;⑴帶毒種苗是田間最重要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⑵帶病汁液、剪刀器具和人的手指是病害在田間擴散的重要途徑;⑶蚜蟲和線蟲也是部分香石竹病毒的傳播介體;⑷無性繁殖方式是病毒逐年積累以至於病毒病逐年加重的重要原因;⑸完全抗病毒的香石竹品種目前尚未獲得。所以,香石竹病毒病的綜合治理,可遵循以下原則:杜絕或儘量減少侵染源根據香石竹病毒病的具體情況,這一措施可從
⒈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⑴實行嚴格的檢疫檢疫主要是查驗植株或種苗是否帶毒,因為帶毒種苗是香石竹病毒遠距離傳播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新種植地區病毒病最重要的初侵染源。實行嚴格的檢疫,可保證種苗無毒,從而有效地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⑵拔除並銷毀帶毒病株帶毒病株在病害發病初期稱為“中心病株”。一旦發現中心病株,應立即拔除並銷毀,以延緩或阻止病害流行。
⒉培育、利用無毒種苗:培育、利用無毒苗是防治香石竹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如果種苗不帶毒或很少帶毒就可減輕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程度,從而減輕了危害。
⒊減少病毒傳播:
⑴強化衛生意識和衛生操作園藝操作中,刀剪器具、手指等都可能是病毒傳播的載體,所以,園藝管理過程中,在摘心、去側芽、打扦頭之前,要用肥皂將手洗淨。刀剪等器具應準備多把,並將其放置在稀肥皂水中,在具體操作時輪換使用。⑵殺滅蚜蟲等病毒可由多種蚜蟲傳播。所以,定期噴灑殺蚜農藥,可殺滅蚜蟲,同時也可減少病毒的擴散傳播。⑶實施土壤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殺死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細菌及線蟲等。據資料報導,劍線蟲和長針線蟲可傳播香石竹環斑病毒。
莖腐病
莖腐病又名香石竹基腐病,屬於香石竹的毀滅性病害。
主要由真菌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的立枯絲核菌所引起。當發病時,香石竹受害植株莖基部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在病斑周圍常見到淺黑色邊。病害發展時,可造成嚴重的根頸腐爛,導致植株突然萎蔫,葉片枯萎。在插條上,常引起濕腐或軟腐。
病菌可以在病株殘體上或土壤中長期生存,土壤帶菌是最重要的污染來源。病菌可借雨水、灌溉水傳播,條件適宜時侵入寄主。
溫度較高和土壤過濕有利病害發生。尤其在溫暖多雨季節或在前作發生過此病的圃地上連作病害更重。
要注意搞好土壤衛生,清除病株殘體;扦插時應該採用無病插條繁殖。扦插前可將土壤進行蒸汽消毒(45-60°C約1小時);對於發病植株,可以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加水對土壤進行淋溶,防治區域應超出發病處1米左右。
主要價值
香石竹為最重要的切花之一,尤系冬季重要切花。也常盆栽觀賞。此外,花朵還可提取香精用。香石竹乃國際市場上切花用量最大的種類之一,也可作為布置花壇的材料。其花還可提取香精作化妝品材料。
香石竹有很多園藝品種,耐瓶插,常用作切花,溫室培養可四季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