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廟

據傳說:在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間,流經相山的濉水,經常泛濫成災。安徽巡撫高晉奉命前來勘河修治。高晉到了當地,遊覽相山,所見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便置治河大事不顧,上書乾隆帝說:修寺院可以求神靈保佑百姓免遭水災。乾隆準其所奏,並令高晉修寺之外還要增築十八里蔽日長廊。高晉草草地修理了寺廟,沒有建築蔽日長廊,將用於治河與建廊的錢款裝進了自己的私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山廟
  • 外文名:Xiangshan Temple
  • 時間: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間
  • 類型:山廟
歷史事跡,重建時間,

歷史事跡

後來,乾隆途經徐州時,令高晉隨駕同往長廊觀賞風景。高晉嚇得魂不附體,謊奏乾隆道:“相山一帶是窮山惡水出刁民,龍駕不宜前往。”這一來,乾隆反倒被嚇住了,決定不去長廊御覽風光。為了安撫所謂“刁民”,乾隆為相山親筆題寫了“惠我南黎”四字。高晉保住性命,寫了副對聯鐫刻於顯通寺的房廊石柱上,聯曰:“萬里溫綸來福地,九天佳氣繞名山”。又親將乾隆“惠我南黎”四字懸掛在寺院大殿正中。 我們到了相山,還真見到了乾隆的御書和高晉的鐫聯。 相山一區最惹眼的人文景觀是顯通寺,俗稱相山廟。寺廟建築規模宏偉,布局疏朗,在四進大院內,古柏、銀杏參天蔽日。三面環山,周圍林木蔥秀,環境幽美。寺廟有數十間房屋,高晉的鐫聯確實在寺廟的廊柱上見了,豐腴浮艷中透著他的得意和自褒。在寺廟內的二十二方碑石中,由清代宿州知州張開士摹刻石上的“惠我南黎”,較之大殿中懸掛的匾額,更顯得厚重,古意盎然。我們讀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所立廟碑碑文獲知:早在西晉太康五年(二八四)間,沛國令郭卿根據朝廷詔令諸侯祭祀屬地內的山水之神,在相山建了祀廟。當時刻的銘文是:“巍巍相山,盤郁穹崇,上應房心,與天靈沖,興雲播雨,稼穡以豐。”意思是說,在相山這個靈秀之地建祀廟,以祈禱雨水充足,使莊稼豐收。

重建時間

晉建祀廟毀敗後,到唐永徽元年(六五○)得以重建。 在山間小憩時,讀詩敘話。詩是從顯通寺抄來的,為清人左枚《游相山》。詩曰:“相山名勝地,古剎自何年?樹怪名難識,碑傳記失傳。披襟三月候,長嘯萬峰巔。更想清幽處,人稀月影圓。”左枚也是衝著相山的靈氣而來,在山下見寺廟破敗、碑石殘缺,感到遺憾和惆悵,於是又到山上來“披襟”“長嘯”。左枚那個時代,相山一區肯定已不是仙靈飄飛、煙霞游逸的靜壤了。看來,人之能為名聲所累,在山在水亦然。想這相山名聲遠播之後,再也無力抗拒塵世的喧囂了。左枚倘若在今日再游名山大川,會有更多的慨嘆。 我喜愛“更想清幽處,人稀月影圓”一句。撫松盤桓,咀嚼品味,它分明在誘我去尋山中幽謐處,以天地為室,明月為燭,享受那獨處的妙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