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通知

余府辦發[2010]82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2010年3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了《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林樹森省長簽署了貴州省人民政府第115號令予以公布,將於2010年6月1日起施行。為貫徹落實《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特通知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慶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通知
  • 類別:通知
  • 地點:餘慶縣
  • 年份:2010
通知內容,施行時間,

通知內容

一、充分認識貫徹落實《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重大意義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及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部、農業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下發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實施意見》等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在認真總結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論證制定的,對於改進和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進一步規範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認真組織《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學習,準確把握精神實質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交通安全防範管理工作中的職責,明確規定縣級公安機關交警大隊為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安全防範工作實行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安全防範責任機制;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上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防範方案和下達的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標,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安全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是同級人民政府實施道路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制的組織協調機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同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日常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監督管理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負責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相關管理工作。同時,對鄉鎮人民政府、單位、專業運輸單位和其他擁有專用運輸車輛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履行責任也作了規定。
在學習《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時,尤其要領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監督管理職責”這一規定的實質,一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監督管理部門,不是責任主體;二是單位、專業運輸單位和其他擁有專用運輸車輛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對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制的單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報本級人民政府給予通報批評,並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的建議;三是鄉鎮專職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接受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協助履行部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四是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委託鄉鎮派出所履行部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責,並對其進行監督指導;五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履行《人民警察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職責。
三、採取多種形式認真做好《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匯報、宣傳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施行,對於進一步理順和規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思路及工作機制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各鄉鎮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要在自身學習好、領會準“規定”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部門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參謀作用,引導本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邁入“責任主體、職責分工明確,考核獎懲科學”的良性局面,各鄉鎮政府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經常研究、經常部署、經常檢查。通過宣傳《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以“規定”的實行為契機,進一步理順、完善各職能部門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強化各部門的監督機制,切實提高各部門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職責的能力。公安交警、農機部門要加強對專業運輸企業(單位)及機動車駕駛人的學習宣傳,增強其遵守“規定”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
四、在實際工作中不折不扣執行《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
各鄉鎮、縣直機關各部門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嚴格依法辦事,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統一性,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
附: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
二O一O年五月三十日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
貴州省人民政府令
第115號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已經2010年3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林樹森
2010年4月9日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單位),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防範工作實行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安全防範責任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防範工作納入對下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目標績效考核內容。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情況,制定道路交通事故防範方案,明確責任,對國家下達的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標,實行目標管理。
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上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防範方案下達的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標,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安全責任。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是同級人民政府實施道路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制的組織協調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決定和部署,指導、協調、督促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的落實;
(二)通報導路交通安全情況,督促單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防範措施,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三)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年度工作計畫和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四)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目標考核辦法,並組織實施。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同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日常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監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負責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相關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防範實行責任制,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鄉(鎮)配備專職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協管員接受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協助履行部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
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委託邊遠鄉(鎮)派出所履行部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責,並對其進行監督指導。
第八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履行下列道路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一)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與轄區內村(居)委會簽訂道路交通安全目標責任書;
(二)利用農村廣播、宣傳欄和集市等,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三)建立民眾性交通安全組織,開展車主和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教育;
(四)對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進行管理;
(五)組織道路交通安全檢查,治理占道經營,消除安全隱患;
(六)建立機動車和駕駛人信息台賬及危險路段的管理制度;
(七)制定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九條 單位應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當地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簽訂道路交通安全目標責任書。
第十條 單位應當遵守下列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規定:
(一)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教育所屬人員嚴格遵守;
(二)制定交通安全目標和工作方案,建立培訓和考核評比制度;
(三)建立和落實所屬機動車的使用、保養、維修、檢查制度;
(四)建立所屬人員的機動車及其駕駛人登記制度;
(五)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第十一條 專業運輸單位和其他擁有專用運輸車輛的生產經營單位,除遵守第十條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錄用機動車駕駛人時,不得錄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機動車駕駛人;
(二)對在發生致人死亡事故中負有主要責任的機動車駕駛人,3年內不得安排駕駛客運車輛、危險化學品車輛;
(三)機動車駕駛人被錄用後,1年內累積記分滿12分的,不得安排駕駛車輛;
(四)對錄用的機動車駕駛人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培訓、考核,建立檔案,並向當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五)對錄用的持有非本省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人,進行本省道路交通狀況、通行條件、通行規定等知識的培訓、考核;
(六)建立機動車駕駛人和車輛管理檔案,掌握駕駛人的交通違法信息,對有違法行為的駕駛人進行專項教育、培訓;
(七)建立機動車行駛信息檔案,對按照規定應當安裝的行駛記錄儀記載的行駛狀態信息進行檢查,落實防範措施,對應當安裝而未安裝行駛記錄儀及行駛記錄儀失效的機動車,禁止上路行駛;
(八)建立機動車駕駛人長途營運、逾時營運強制休息和出勤駕駛人異地駐車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應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按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已分享資料夾相互提供業務數據。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應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並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共同制定公路交通事故、擁堵等突發事件的救援預案以及特殊氣象條件下公路應急預案,提高快速處置能力。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利用電視、廣播等媒體及公路收費站、服務區、跨線橋、顯示屏等,及時發布公路交通流量、道路狀況、氣象預報等信息。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單位實行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記錄製度。對單位的車輛、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超過控制指標、發生負同等以上責任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超過控制指標等信息予以記錄,並可以公布。
第十六條 公民發現突發道路交通事件、道路塌方、路橋垮塌等影響道路交通安全通行緊急情況和重大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縣、鄉(鎮)人民政府或者交通運輸部門報告。
接到報告的縣、鄉(鎮)人民政府或者交通運輸部門應當立即對報告事項進行核實、確認,並採取必要的先期處置措施,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七條 對在道路交通安全防範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對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制的單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報本級人民政府給予通報批評,並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的建議。
專業運輸單位和其他擁有專用運輸車輛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職責,本行政區域內1年發生2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農業、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管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防範管理職責、日常監督檢查不到位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施行時間

本規定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