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育兵
- 外文名:Raising a soldier
- 初稱:“教養兵
- 特點:解決八旗余丁生計
八旗兵種名。初稱“教養兵”。清廷為解決八旗余丁生計而設立的預備兵。...... 養育兵編輯 鎖定 八旗兵種名。初稱“教養兵”。清廷為解決八旗余丁生計而設立的預...
“余丁”和不滿16歲的“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 “勇”與“兵”相比,“勇”就是後娘養的了。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
清代的兵制,大體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可分為綠營、鄉勇和新軍,其建立的時代,先後不同,多為前者破壞,而後者繼起。...
掌印總統大臣,翼長,署翼長前鋒參領,前鋒參領,副前鋒參領,署前鋒參領,前鋒校,副前鋒校,藍翎長,筆帖式,前鋒,委前鋒,養育兵。...
雍正二年(1724)於圓明園周圍建營房八所,選在京八旗護軍三千名、養育兵九十六人別組成營,八旗各設營總一人、副護軍參領二人、署護軍參領四人、護軍校十人領...
清代的旗人不得工作,只許當兵、當差。按八旗制度,旗人成丁之後,可以補本旗內的兵丁缺額,旗內的一般兵丁按待遇分為三類:馬甲、步甲、養育兵。補上之後即可按月...
他在上諭中說:朕綜理諸政,崇實黜華,即如添設養育兵額,實因旗人生齒日繁,生計拮据。各都統、副都統均有教養兵丁之責,嗣後務體朕軫恤旗仆之意,俾兵丁各...
佳貴妃(1816年-1890年)郭佳氏,道光帝妃嬪,正黃旗包衣佐領下人,內務府養育兵保兒之女,無子女。道光十四年初封佳常在,道光十五年晉佳貴人。道光十六年晉佳嬪。...
福州駐防八旗兵,清代前期的經制兵(正規軍)分為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清在福建設福州將軍,統轄駐省城的八旗兵,並節制陸路提督所轄的綠營兵。其直屬的部隊稱軍標...
旗餉是清朝的一種軍餉制度,釋義是八旗兵餉,財政名。...... 養育兵月支銀一兩五錢,四等鐵匠月支銀一兩,其由覺羅挑補之親軍、前鋒、護軍月支銀五兩(不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