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系統的經濟分析》的研究思路為:首先,對養老保險問題進行經濟學透視,把養老保險問題歸結為收入轉移的問題;其次,把收入轉移分解為兩個方面:繳費率的決定及繳費率對經濟的影響;再次,引入系統論觀點,把繳費率的決定置於封閉系統之中,研究繳費率的決定因素;最後,對中國養老保險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研究發現:在未來幾十年里,中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是養老保險制度需要由現收現付制向完全積累制過渡,繳費率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各分擔三分之一的融資方式對巨觀經濟最有利。
基本介紹
- 書名:養老保險系統的經濟分析
- 作者:李炅宇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定價:36.00
- 外文名:Economic Analysis of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16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選題的思考和研究目的1
二、研究的基本觀點、中心和思路2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2
第一篇養老保險系統
第一章養老保險的經濟學透視7
第一節引言7
第二節養老保險與消費函式理論8
第三節養老保險與福利經濟學12
一、舊福利經濟學的觀點12
二、新福利經濟學的觀點14
三、平等與效率18
四、養老保險與福利經濟學18
第四節養老保險與當代經濟學理論20
第二章養老保險系統21
第一節養老保險的運行機制21
一、幾個重要概念22
二、養老保險的機制23
三、兩個問題24
第二節養老保險系統25
一、系統論25
二、養老保險系統25
三、養老保險系統的封閉與開放的含義26
第三節基本理論框架26
一、封閉系統的理論框架26
二、開放系統的理論框架27
第四節人口理論28
一、引言28
二、生存組分析29
三、靜止人口理論31
四、穩定人口理論32
五、連續模型36
第二篇封閉系統下繳費率的決定
第三章封閉系統的基礎理論41
第一節利息理論41
一、累積函式的定義41
二、利率、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42
三、確定年金43
第二節生存分布與生命表45
一、與死亡年齡有關的機率45
二、生命表(lifetable)48
第三節生存年金51
一、生存年金的概念51
二、一年給付一次的生存年金52
三、一年給付多次的生存年金54
四、連續年金55
第四節人口理論55
一、引言55
二、生存組分析56
三、靜止人口理論58
四、穩定人口理論59
五、連續模型62
第四章養老保險系統的均衡模型及繳費率決定65
第一節現收現付制的均衡模型65
一、現收現付制的涵義65
二、養老保險的均衡模型及繳費率決定66
三、穩定人口下的養老保險均衡模型71
第二節完全積累制下養老保險的均衡模型73
一、引言73
二、基本概念74
三、人口模型77
四、基本函式78
五、個體均衡模型80
六、集體的均衡模型及繳費率決定82
第五章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下繳費率比較分析87
第一節確定條件下的比較分析87
一、引言87
二、現收現付制88
三、完全積累制89
四、比較分析與實證研究89
第二節不確定(生存年金)條件下的比較分析93
一、假定93
二、現收現付制93
三、完全積累制93
四、比較分析與實證研究94
第三篇開放系統下的經濟分析
第六章經濟分析的基礎理論101
第一節消費者行為理論101
一、效用101
二、效用基數論102
三、效用序數論103
第二節生命周期假說理論107
一、生命周期假說基本觀點107
二、生命周期假說的個人消費行為107
三、總消費函式110
第七章養老保險對勞動供求的影響111
第一節引言111
第二節現收現付制對勞動需求的影響112
第三節現收現付制對勞動供給的影響113
一、社會保險稅對勞動供給的影響113
二、引入政府養老金的情況下,現收現付制對勞動供給的影響122
第四節完全競爭下現收現付制對均衡勞動就業量的影響124
一、社會保險稅的歸屬(局部均衡分析)124
二、在勞動供給富有彈性時PAYG的影響126
三、在勞動供給缺乏彈性時PAYG的影響127
第八章養老保險對儲蓄、資本積累的影響129
第一節關於養老保險對儲蓄、資本積累的影響的爭論129
一、關於現收現付制(PAYG)對個人儲蓄和國民儲蓄的影響的爭論129
二、關於強制性的完全積累制(FFS)對個人儲蓄和國民儲蓄的影響爭論130
第二節養老保險、儲蓄與個人的跨時決策13l
一、概述131
二、生命周期模型132
三、現收現付制對個人儲蓄的影響134
第九章中國養老保險問題的專題研究138
第一節中國人口結構的狀況及未來老齡化趨勢138
一、人口結構狀況138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徵及趨勢140
第二節未來繳費率的比較分析及對策研究143
一、現收現付制143
二、完全積累制144
三、兩種機制的比較分析與對策研究147
第三節PAYG對巨觀經濟的影響148
一、單方程計量模型148
二、可計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151
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三、平等與效率
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看,收入均等化意味著“平等”,資源的有效配置意味著“效率”。福利經濟學既要探討平等的問題,又要解決效率問題,平等與效率二者同時成為福利經濟學的政策目標。但這兩個政策目標是互相牴觸的,“據說,如果要做到平等(即實現收入均等化),那就要犧牲效率(即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反之,如果要提高效率,那就必然要擴大收人差距,難以實現平等”。
因此,平等與效率之間交替被認為是難以解決的。而對於平等與效率的誰先誰後的次序問題上,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經濟學家主張:效率優先,應當把市場競爭放在首位,側重經濟效率的提高,而不應當採取人為的收入均等化措施,強求平等。制度主義經濟學家主張:平等優先,強調應當把收入均等化放在首位,縮小市場的調節作用。而折中主義的代表阿瑟·奧肯認為:如果說平等和效率都應得到重視,那么在二者發生衝突的場合,則應當達成妥協。如果不這樣做,真正要實現收入的平等將是一種空想,而強調效率優先所鼓吹的“機會平等”更加難以捉摸。因此,應當兼顧平等與效率。
四、養老保險與福利經濟學
從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觀點出發,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社會福利是組成社會的各個人福利之和,那么社會福利自然包括老年人的福利;
(2)而增加社會福利,包括增加老年人的福利,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達到這一目標:第一,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貨幣收入的轉移給低收入者,將增加低收入者的效用,從而增加經濟福利。而現實中,在職工作的年輕人相對於退出勞動領域的老年人而言,年輕人的收入相對較高,因此,採用收入再分配政策,把年輕人的一部分收入轉移給老年人,將有助於經濟福利的增加;第二,國民收入是經濟福利的同義語,一國的經濟福利的增加表現為國民收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社會福利(包括增加老年人福利)的關鍵在於最佳化資源的配置,實現國民收入的增加,也就是實現經濟的增長。因此,增加老年人的福利的根本途徑在於實現經濟成長。
序言
十幾年前,準確地說應該是1996年,中國社科院博士導師賀菊煌先生收我為徒。那時的賀老師雖沒有名震中國經濟學界,但默默無聞的恩師,在消費函式研究領域中,絕對是造詣最深的學者,他的文章在國內外核心期刊曾廣泛轉載就是最好的佐證。拜讀完賀老師所有的專著及論文,發現老師所建立的消費函式計量經濟模型中,唯一沒有考慮的因素就是養老問題。後斗膽給老師提及此事,老師鼓勵我嘗試一下養老保險問題,我欣然接受此研究任務。
中國是人口大國,養老問題或者說養老保險問題,在當時甚至未來,都是一個需要面對和亟需解決的問題。它既涉及到巨觀經濟、養老制度、人口理論等問題,也涉及到中國的養兒育女防老的傳統文化。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鑒於個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有限,我立足於系統工程論的觀點,在封閉與開放的視野下,試圖比較世界各國所實施的現收現付制與完全積累制兩種制度的優劣,以探討在中國該建立哪種制度才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確立研究方向以後,我開始翻閱有關資料,期間北京大學數學系的楊靜平博士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並建議我到復旦大學去一趟,復旦大學數學系當時正在翻譯保險精算的系列叢書。匆忙趕到復旦大學,購到原版及翻譯的系列叢書,通讀完原版的保險精算、人口理論等譯著後我受益匪淺。
概括起來,本書立足於現收現付制與完全積累制比較分析基礎上,試圖釐清三個關鍵問題:第一,一個人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該如何確定?第二,在既定養老金水平下,如何繳費?第三,不同制度下,養老問題對儲蓄、勞動需求與供給、資本積累產生何種影響?研究這些問題,既需要掌握高等數學、統計學、經濟學、保險精算學、人口理論等理論,還需要創建一套新的邏輯思維架構,尤其要建立獨特的計量經濟模型才能實現研究的目標。這篇拙文,只搭建了研究的邏輯架構,並對局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有一些問題沒有涉獵。比如:人口結構與生存函式的變化對養老金的影響,通貨膨脹對養老金受益水平的影響、社會養老金的保值增值、養老金的投資組合,經濟成長對養老金的影響等等,原本希望畢業後,再深入研究,但迫於生計,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與養老保險沒有任何關係,也未做進一步研究,甚憾!
李炅宇
2013年1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