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正書院,在山之北,舊為法禪寺。
養正書院,在山之北,舊為法禪寺。
長春養正書院建於清光緒十年,由長春廳通判李金鏞在城北以東購地捐建。中文名稱 養正書院 建於 清光緒十年 講堂 五間 正屋 五間清末...
長春養正書院建於清光緒十年,由長春廳通判李金鋪,在城北以東購地捐建。清末民初,廢科舉興學堂,書院停辦,院址為省立二中占用。 書院有講堂五間、正屋五間、’...
養正書院位於陝西西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鹹寧、長安兩縣各於城外郭內建春明、青門二學舍,專教兩縣童子。養正書院位於陝西西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養正書院,在山之北,舊為法禪寺。在山之北,舊為法禪寺。附見《寺觀》。明嘉靖七年,按察副使何喬新字廷秀,廣昌人,見府志《名宦傳》。改建為講學之所,...
據陳璉《養正書院記》載:“邑人秦君壬秀以好義稱,乃欲建學延師以教族裡子弟。”遂在何榮遜兄弟捐助之水北地建屋3間,以為授徒講道之所。屋周“環以清池,...
長春養正書院舊址,清代學府。位於長春市南關區大經路東,現為吉林文教校辦公司貿易中心等單位占用。此書院系長春撫民通判李金鏞倡導,於清光緒九年(1883)集資募捐...
宜章養正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原名玉溪書院。明永樂年間邑人鄺璽創建於玉溪河畔,故名。後廢。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
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由原市十二中和市四中組建而成,市十二中的前身是長春第一所官辦學校--“養正書院”,至今已有130年的歷史,有“長春第一校”的美譽。 長春市...
博白九大書院 編輯 歷史上博白其實不止本詞條中的四大書院,博白有九大書院其中如下:養正書院 明嘉靖年間, 福建光澤縣人饒天顯調任博白知縣,為培養人材,於嘉靖二...
揆文書院位於寧夏銀川。又名養正書院、鼎新書院。明嘉靖十七年(1538)巡撫吳鎧創建,集諸生分館居業。四十三年,因地震傾圮,巡撫王崇古就遺署重新,建有儀門及明道...
此外,菏澤縣的佩文書院、右文書院,曹縣的居敬書院,鄆城縣的宣文書院,巨野縣的麟川書院,單縣的鳴琴書院,定陶的養正書院等在魯西南一帶都頗具盛名。
揆文書院 編輯 位於寧夏銀川。又名養正書院、鼎新書院。明嘉靖十七年(1538)巡撫吳鎧創建,集諸生分館居業。四十三年,因地震傾圮,巡撫王崇古就遺署重新,建有儀...
據志書記載,明嘉靖年間,在寧夏鎮城設養正書院,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改名揆文書院,後停辦。嘉靖四十五年重建為朔方書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寧夏太守趙...
雲龍書院、彭東書院、彭西書院、養正書院、呂梁書院、境山書院、河清書院。”其中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雲龍書院,對徐州地區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
乾隆十八年(1753)知縣楊焯見其規制太狹,修廩不給,合七紳移建於縣西南儒學左、李盱江祠前,初名養正書院。並勸捐田畝,以資月廩。工未畢楊調任。十九年繼任顧...
瀛州書院 位於廣西大新。原名養正書院。明萬曆三十年(1602)養利州知州葉朝榮創辦社學,後改為書院。清嘉慶二十年(1815)州事高攀桂、李兆梅目睹該院日久塌壞,...
可見,當時的“城東書院”主於官(候銓教諭),山長例須舉人,與“養正書院”齊名。民國之年後傾圮,現存遺址。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著名的愛國人士、國民黨陸軍...
伽瑜教寺 在福州烏石山北。元至正十七年建。國朝景泰六年改為法禪寺,俗呼地平堂。今廢為養正書院,復改為提學道。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
?華北博物院的創辦人是赫立德博士,他是天津養正書院(1864年建)的第二任院長、天津新學學院(1902年建)的創始人及第一任院長,1904年在新學書院內創辦華北博物院,...
於福建省城創建道南書院,教育諸生“先行後文”,注重品德教育。又選優秀生員集於養正書院,研討洛閩理學。賁亨一生潛心理學,身體力行。他認為治學之道,要在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