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書院

寧夏書院

朔方書院、應理書院、維新書院、銀川書院、靈文書院、鐘靈書院、歸儒書院、又新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夏書院
  • 地理位置:寧夏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揆文書院,朔方書院,應理書院,維新書院,銀川書院,靈文書院,鐘靈書院,歸儒書院,又新書院,

揆文書院

位於寧夏銀川。又名養正書院、鼎新書院。明嘉靖十七年(1538)巡撫吳鎧創建,集諸生分館居業。四十三年,因地震傾圮,巡撫王崇古就遺署重新,建有儀門及明道、會講二堂各3楹,左右號舍各6區,名為六行六藝,築台為文昌祠等。隆慶元年(1567)六月落成,更名“揆文”。提學僉事殷武卿作記,詳載書院沿革及改建經過。萬曆間,巡撫羅鳳翔、黃嘉善相繼增修。後改為講院。

朔方書院

位於寧夏銀川。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广部郎中蔡國熙建於城中。有體仁堂3楹、號房12楹、儀門、大門、後廳3楹、左右廂各3楹、膳堂1楹。祀孔子,配祀鄉先生宋張載(橫渠)。有“春台”1座,為射圃,命諸生習射其中,以示不忘禦侮之意。體仁堂東壁揭以《白鹿洞教規》與《君子小人義利之說》;兩壁為張栻《西銘》、王守仁《立志》。明參政王道行撰《朔方書院記》,詳記書院創建過程、規模,贊為“大有造於兩鄙之士”,並望成“朔方之白鹿也”。

應理書院

位於寧夏中衛。清康熙間西路同知高士鐸創建於南門內。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周又溪因規模狹隘,移建於文昌宮右吳氏舊宅,建內院、外院、講堂及房舍共26間。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縣鄭元吉重修,並撰《重修中衛應理書院碑記》。鹹豐二年(1852)圮於地震。四年知縣封景岷重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王秉章改建縣高等國小堂。1918年改為縣模範初級國小校。

維新書院

位於寧夏寧朔城東大街。又稱滿城維新書院。清雍正間創建,為寧夏駐防旗人子弟肄業之所。正黃驍騎校景琪曾主講其中。光緒二十九年(1903)副都統志銳改為駐防滿營兩等國小校。1915年寧朔縣治移駐滿城,知事鐘文海改為寧朔縣第一高級國小校。

銀川書院

位於寧夏銀川。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府趙本植購光化門內西屋創建。募民墾田,以其收入為膏火費。三十三年知府顧光旭增拓重修。廣其址,築圍牆,有重門,大雅、岩綠堂,講堂可容數10人,東西序為文明祠、探源樓、藏書所、主院居處、齋舍等,計有屋百餘間。府人翰林路談作記,詳載重修增拓之事。同治二年(1863)毀於戰亂。十年知府李藻移建於文廟西,計有學舍數十間,廣東陸路提督張曜為之記。是年,因舊有試院焚毀,故改為試院。府、縣舉人吳樂卿、麥永年、張坦、魯克寬等人曾先後主講,多所成就。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府趙維熙改為府中學堂。宣統三年(1911)毀於戰亂。1913年改為高等國小堂。1918年改為省立第八師範學校附設第五中學。

靈文書院

位於寧夏靈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州周人傑於西門外鐘靈書院廢圮後,率士紳又於城內東南隅建奎文書院。同治二年(1863)毀於戰亂。光緒二年(1876)知州孫承弼重修,合鐘靈、奎文二院名靈文書院,亦取“靈佑斯文,化野為文”之意。署知州王鶴卿新墾荒田500畝以資束修膏火。孫撰碑記記之。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州陳必淮改為學堂,增修齋房23間。民國間改為靈武縣第一高級國小校。

鐘靈書院

位於寧夏靈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州周人傑就城西廢公廨創建。有門堂、環碧軒、遜敏齋、活水天來齋、左右學舍等。並捐米百石以充膏火。後凡官荒地、爭訟地大多斷歸書院,先後置田近千畝。周撰文以記之。後廢圮。位於寧夏金積(今屬吳忠)。清同治十年(1871)同知趙興俊創建於城東南隅。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學堂。民國間改為縣高級國小校。

歸儒書院

位於寧夏涇源。清同治間甘肅新設化平廳(今涇源)以處回民,十三年(1874)提督喻勝榮捐資創設,以教其子弟。總督左宗棠名之“歸儒”,意為:雖回民信仰與中原不同,但善惡之性亦同,若以儒者之說進之,因其性而達其情,又推其情至君臣夫婦朋友之間,則“倫誼明而習俗化矣”。並撰《歸儒書院碑記》記其事。光緒三十一年(1905)通判曾麟綬改建為兩等國小堂。
左宗棠為喻勝榮捐資創建書院請飭立案折左宗棠為喻勝榮捐資創建書院請飭立案折
左宗棠為喻勝榮捐資創建書院請飭立案折左宗棠為喻勝榮捐資創建書院請飭立案折

又新書院

位於寧夏平羅。創建年代、創始人不詳。清光緒三年(1877)知縣宋維孜用修文廟之餘資重建於城西南隅。有講堂及齋房,周築圍牆。以房租及1000畝田租充作膏火。工未遂即罷官,撰《重修平羅又新書院記》記其事,以告後來者繼之。三十一年知縣姚鈞改建為縣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