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養正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原名玉溪書院。明永樂年間邑人鄺璽創建於玉溪河畔,故名。後廢。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章養正書院
- 外文名:Yizhang YangZheng Academy
- 原名:玉溪書院
- 現狀:今宜章第一中學
- 創建:明永樂年間
學校簡介,學校發展,師資力量,理念作風,取得佳績,教學特色,教學改革,
學校簡介
宜章養正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原名玉溪書院。明永樂年間邑人鄺璽創建於玉溪河畔,故名。後廢。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四十二年(1777)邑人吳德漢遷建於城南水口山,有講堂、文昌樓等,可居生徒80-90人。
六十年(1795),知縣衛際可“以其規模少隘,來學者或不能容”,改桄榔山景星觀為書院,更名“養正書院”。有敬業堂和果行、育德二齋。嘉慶間,置學田121畝,年收租224石。
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縣邵綬名重修。鹹豐時邑紳蔣啟貴增修講堂,題名“講易山房”。山長曆來“例須舉人”,後以經費不足,常以兩教官更迭兼任。每月官、齋2課,分別由縣令、山長主持,課時文1篇,試帖詩1首。生員分超、特、一三等,童生分正、副取,各給獎賞。另設首事2人,“經理公款,由山長遴派住院生員充任”。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高等國小堂。
民國時期(1918-1949)四易校名: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縣立簡易鄉村師範、縣立初級中學、湘南中學。舊址遺蹟幾無存。 近城團人李文香(1879-1927),1895年於養正書院攻讀,後受聘於縣立高小,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任國文和歷史教員。1925年7月當選為中共宜章縣委首任縣委書記。1927年5月1日犧牲。
據《宜章縣誌》載:“岩嶺空玲瓏,內有白石晶瑩如玉”,宋邑令吳鎰云:“上岩下泉,蒙之象也,因以名岩。”岩口橫鐫“天巧”二字,徑一尺,古人石刻甚多,尤以宋姚逸仲、趙希逾平寇刻石和元偰世玉的詞為有名。偰題詞為菩薩蠻一闋:“蒙岩幾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橋去,只恐到天台,誤通劉阮來。玉堂開綺戶,不隔塵凡路,休認避秦人,壺中別有春。”
學校發展
學校1980年晉級為湖南省重點中學,現為湖南省示範性高中,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位於107國道旁,具體地址:文明北路4號。校園面積占地255畝,建築面積達6.8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教學大樓、辦公大樓、科技大樓、體藝館等各種教育教學設施一流。學校高起點、高標準地建成了現代計算機校園網路系統、校長電子評估系統、校園廣播智慧型系統、閉路電視教學系統等現代電子信息教育系統;建立了計算機網路專用教室、多媒體專用教室、現代語音專用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學生電子閱覽室和虛擬遠程教育教室。 學校校刊:《蒙泉新視窗》《蒙泉》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225名,有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77名,外籍教師2名。擁有市級學科帶頭人2名,省級骨幹教師8名,市級骨幹教師13名,薈萃了全縣最優秀的教師。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班級42個,在校學生2600多名,聚集了全縣最優秀的學生。
長期以來,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心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科學規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三年來,高考本科上線率達62%以上,其中重點本科上線率達40%以上,高考上線人數穩居郴州市前列;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獎勵125人次,獲省級獎勵261人次,獲市級獎勵368人次。
理念作風
學校堅持“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信息強校,特色揚校”的辦學思路,正朝著“教師隊伍高水平、學校管理高層次、育人環境高格調、設備設施高標準、教育教學高質量”的辦學目標邁進。
校訓: 成 才 報 國
校 風 :重德育 勤學習 愛勞動 守紀律
學 風 :勤奮 求實 進取 創新
教 風 :熱愛教育事業 精心教書育人;處處為人師表 事事嚴肅認真
領導作風 :光 明 磊 落 廉潔 奉 公 ;艱 苦 深 入 辦 事 嚴 謹編輯
取得佳績
桃李滿園,文馨百代。學校高考成績卓著,教研教改碩果纍纍,活動課程特色紛呈。近三年來,學生獲國際級獎4人次,國家級獎138人次,省級獎296人次,市級獎398人次。學校先後成功承辦了全省協同教學研討會、全省第2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郴州市第十屆中小學生(英東杯)運動會和郴州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專家報告會。在創新大賽中獲4個省一等獎、4個省二等獎,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學校”;在運動會上學校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的佳績。
宜章縣第一中學(宜章養正書院)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協同教學與心理發展’重點實驗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信息奧賽優秀學校”、“全國學法名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湖南大學青少年科技輔導基地”、“湖南省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民眾體育優秀學校”、“郴州市校園文化建設樣板校”等多項殊榮。
教學特色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獨具特色。以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目標崗位責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四制”為核心的整體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是湘南粵北學校教育改革的樣板。近幾年來,學校承擔了三個國家級、兩個省級、三個市級的課題實驗,是全國“中學協同教學與發展”的總課題、全國“電化教育促進中國小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總課題的重點實驗研究學校,被定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信息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學校”、“郴州市校園文化建設樣板校”。
教學改革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獨具特色。以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目標崗位責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四制”為核心的整體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是湘南粵北學校教育改革的樣板;以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為內容的國家級課題研究如火如荼,成為了郴州市唯一一所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以漸進模組激勵反饋式為方法的信息奧賽培訓取得灼人成績,步入了全省先進行列;以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活動長期深入開展,並且成果突出,進入了全省優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