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沴,漢語詞語,讀音是jī lì,意思指饑荒災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飢沴
- 拼音:jī lì
- 注音:ㄐㄧ ㄌㄧˋ
- 出處:《<荒年謠>序》
飢沴,漢語詞語,讀音是jī lì,意思指饑荒災害。
飢沴 飢沴,漢語詞語,讀音是jī lì,意思指饑荒災害。解釋 饑荒災害。飢,通“[[飢]]”。出處 清·魯一同《序》:“飢沴洊疊,瘡痏日甚。”
沴是形聲字,氵為形,㐱為聲。沴的本意是水流遇到阻礙而不順暢,引申指相違,即互相衝突、矛盾。沴讀作lì,是較容易讀錯的漢字。詳細解釋 (1)〈文〉[名] 水流不暢。引申為阻水的高地 [stagnation]跖魂負沴。——《漢書》...
所望仁聲廣被,聞風而興,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庶冀上天之潛消災沴,普降陽和,豈僅近地之大有書年、永膺多福而已哉。戊寅二月中浣,上海果育堂稿。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者簡介 經元善是...
在昔屯夷,締構皇業,乃掩衡、岳,用清氛沴,實吞雲夢,即敘上游。今茲盪定,恢我王略,風行電掃,貔虎爭馳,月陣雲梯,金湯奪險,威陵殊俗,惠漸邊氓。惟功與能,元戎是屬,崇麾廣賦,茂典恆宜,可都督、豫、合、建、光、朔、北...
飽餒,讀音為bǎo něi,漢語詞語,意思是飢飽不時。解釋 1.謂飢飽不時。2.使餓者飽食。出處 宋·陳造 《惟安堂賦》:“偕子耕而妻耨,寧燠寒而飽餒。”明·徐渭 《祠祀論》:“夫殤,傷也,厲,沴也,矧飽餒於幽,澤...
冬,十月,丁卯,遼以南京飢,挽雲、應等州粟以賑之。辛未,遼主獵於鏵子河。壬申,諭諸州非時災沴不以聞者論罪。庚寅,遼主駐達離山。十一月 辛亥,翰林學士李維等上新修《大中祥符降聖記》五十卷,《迎奉聖象記》二十卷...
災沴之鄉,所乏糧耳,它產尚在,賤以出之,易其雜貨,因人之力,轉於豐處,或官自用,則國計不乏;多出菽粟,恣之糶運,散入村閭,下戶力農,不能詣市,轉相沾逮,自免阻飢,不待令驅。以為二勝。晏又以常平法,豐...
若水旱作沴,則資為九年之蓄; 若甲兵或動,則饋為三軍之糧。上以均天時之豐凶,下以權地利之盈縮。則雖九年之水,七年之旱,不能害其人,危其國矣。”(《白居易集·策林》) 但實際上平糶平糴在實行中常常名不符實,滋生...
《壬申歲旱官為設食以濟饑民》是金末元初李俊民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千里地赤澤未沾,驕陽為沴烈火炎。就中秦頭晉尾旱魃所棲托,十室九室突不黔。撐腸一飽豈易得,咀嚼草木如薺甜。山川課雲職不舉,無乃風伯號令嚴。民是...
陛下神武超代,精誠動天,再掃氛沴,六合清朗。而後上順皇旨,俯念黔黎,高運璿衡,光膺寶籙。日月所燭之地,書軌未通之鄉,無不沾濡渥恩,被服淳化。十堯、九舜,未足稱也。明明上帝,照臨下土,宜錫介祉,以答鴻休。然...
《新正降旨加賑江浙去歲被水饑民並免米豆稅詩以紀事》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沴行三吳區,哀鴻嘆連歲。昨秋更甚前,嘉杭亦奄逮。下隰已無收,幸餘高原地。而何蟲生之,嚴霜復早至。嗟哉煢獨民,胡堪諸...
前此掃翰海之鯨波,洗妖璫之餘沴,威鬯惠洽,天實相之,雍容指麾,克龕而承之。夫功名之際難言,福祿之綏有本,賦畀者天也,享受者人也,際遇者時與事也,天與人合,事與時合,人又與人合。先生方岳凝姿,鐘鼎振響,盡...
至於水旱薦至,禱祀群神,以祈福祥,遏止災沴者,則不得不用牲也。何則?司徒荒政索鬼神,謂祭祀之也。若不以牲祭,索之何也?《祭法》曰:「堙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禳祈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
朕自即位以來,惟太祖開創之艱,世祖混一之盛,與人民共享安樂,常懷祗懼,災沴之至,莫測其由。豈朕思慮有所不及而事或僭差,故以此示儆歟?卿等其與諸司集議便民之事,其思自死罪始,議定以聞,朕將肆赦焉。”賑肇慶等處飢。
案,金穰木飢,天道恆然;堯水湯旱,聖朝不免。其挽回氣數,則在於人事之修舉。《周禮·荒政》十有二,多主於省事以節財。蓋預備之道,已散見於各職故也。我皇上宵衣旰食,軫念民依。或歲星偶沴,禾麥不登。賜蠲貸者動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