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研究與套用技術》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食用菌行業的需求,首先介紹了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等,重點介紹了安徽省食用菌產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區位優勢明顯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食用菌研究與套用技術
- 作者:王海彥 編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頁數:24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12029370
- 語種:簡體中文
《食用菌研究與套用技術》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食用菌行業的需求,首先介紹了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等,重點介紹了安徽省食用菌產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區位優勢明顯等內容。
《食用菌研究與套用技術》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食用菌行業的需求,首先介紹了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等,重點介紹了安徽省食用菌產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區位優勢明顯等內容。內容簡介《食...
由於食用菌產業在我國歷史悠久,我國在其基礎研究和套用技術研究方面都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和革新,在某些領域一直居於國際領先水平。簡介 食用菌業,狹義是指食用菌採集、培育、種植業,廣義上包括以食用菌為生產對象的食用菌種植業、食用菌精加工業、食用菌流通貿易等系列產業。我國的農業分三大領域:植物——種植業、動物——...
食用菌科學與工程(Edible Fungi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套用生命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菌物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具有菌種生產、指導栽培、產品加工、品種選育、生物發酵及行銷等能力,能在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食用菌教學、科研、生產、管理、規劃、技...
食用菌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套用,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簡介 完成單位: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大學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胡秋輝 楊文建 方東路 裴 斐 趙立艷 陳 惠 馬高興 趙伯濤 ...
“蕈菌學”,是研究蕈菌的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套用真菌的現代學科;研究與蕈菌產品有關係的學科,包括蕈菌生物學,發酵技術,生化加工以及市場學和管理學等。名詞釋義 蕈菌英文是mushroom,但蕈菌一詞可譯成蕈、菌、菇或蘑菇等,缺少一個統一的名稱。研究mushroom的科學也在名稱上出現了蘑菇學、食用菌學、藥用菌學...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特色食用菌和藥用菌種質資源收藏、鑑定與遺傳育種,工廠化制種技術與設施研發,標準化栽培技術開發與套用,珍稀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與加工技術,特色食用菌保健與藥用產品研發等套用技術研究。領導班子 曾輝:所長 張明輝:黨支部書記 施肖堃:副所長 陳美元:副所長 科研成果 據有...
葉雷,男,1992年生,就職於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主要從事珍稀食用菌或藥用菌遺傳育種、高效栽培與微生物套用等研究工作。四川省食用菌協會主任。人物經歷 就職於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珍稀食用菌或藥用菌遺傳育種、高效栽培與微生物套用等研究工作。主要成就 Lei Ye, Qiang Li, Yu Fu, ...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藥用菌已成為具有無限開發潛能的種業。限於篇幅,在此僅介紹藥用菌栽培的一般工藝技術特點。套用種類 中國是食用菌物種多樣性高度豐富的國家,包括部分木質化的靈芝,總數統計可達1000多種。人工培養成功並形成子實體的有80多種,如果包括套用菌絲體發酵培養的達200多種。如香菇、豹皮香菇、大杯香菇...
第一篇內容為食用菌遺傳學基礎,重點介紹了食用菌繁殖方式與遺傳分析、子實體生長與發育、生物信息學基礎和種質資源評價等相關知識。第二篇內容為食用菌育種原理與技術,系統闡述了食用菌育種目標,以及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原生質體技術及其套用、基因工程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原理與方法。第三篇內容為7個食用菌遺傳育種實驗。...
使讀者 能夠一目了然,有助於讀者儘快地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術, 並在生產實踐中加以參考套用。本書在內容編寫上既注意到生 產手冊的實用性,又兼顧了食用菌學的系統性。 此書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和廣大食用菌生產愛好者 參考套用,也可作為職業學校或實用菌技術培訓的教材。
《中國食用菌菌種學》是2011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金霞。內容簡介 食用菌產業 作者簡介 張金霞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傑出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
引進培育了30多個新菌株,在豫北地區進行大面積推廣,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研究推廣多項新技術,在生產中套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農民的增產、增收、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奔小康做出了極大貢獻,多次受到市政府的表揚,帶領的食用菌研究所多次被評為我院年度先進工作者,年年被評為目標完成先進單位。所獲榮譽 2022年4月...
2000年從彰武縣的野生檳榔菇提取菌絲,進行菌種生產試驗研究,並在小面積人工栽培試驗成功。該菌已經獲得中國農科院微生物所檢測和鑑定,屬於傘菌目、白蘑科、離褶傘屬、煙色離褶傘。該項成果已獲得專利。栽培技術方面,在“平菇優良菌株適應性評價與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葡萄立體栽培食用菌技術”,“利用閒置冷藏庫...
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與美國哈佛大學有機體與進化生物學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生物學系、美國弗羅里達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研究,並與綠源永樂(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產學研用的合作開發,促進成果轉化套用。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組建一個省級會企創新聯盟,為十多家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主持研究食用菌工廠化制種新技術在國內首次將作坊式的蘑菇制種技術提升到工廠化的層面,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制定的國家標準“雙孢蘑菇菌種”獲得發布實施。制定了蘑菇制種良好操作規範(GMP)套用於生產,在國內首次擺脫傳統作坊式蘑菇瓶裝制種工藝的禁錮。研製...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套用微生物研究所是江西省唯一的省級食、藥用菌科研單位,承擔著全省食用菌技術支撐工作,主要在新品種引進、篩選、馴化和示範推廣;新基質、新材料的開發利用;高產、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研究;科技產品的開發;食用菌技術推廣及技術諮詢等領域開展工作,在全國食用菌行業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全所現有...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天敵昆蟲的工廠化生產和套用技術、蔬菜果樹病蟲害診斷及綜合治理技術、農田雜草防除技術、化學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食用菌優良品種的選育及栽培技術等方面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和優勢。在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天敵昆蟲品質資源和套用資料庫,庫容已達30種64品系,其中寄生性天敵13種34品系,捕食性...
固定化蛋白酶生產複合胺基酸液技術; 植物細胞固定化生產鬼臼毒素(抗癌藥前體); 檸檬酸固定化微生物發酵技術; 果膠梅深層發酵生產技術; 小麥根際聯合固單俊生產技術; 30畝生物技術套用中試基地; 優質花卉花期生物調控技術; 200株工業微生物菌種資源和500株藥用食用菌菌種資源。
這種模式以套用專用香菇品種為前提,採用“瓶中發菌、壓塊、出菇”的工藝,充分利用國內十分成熟的木腐菌工廠化生產基礎進行栽培。這種新模式相較於日韓現有香菇工廠化生產模式需要專用設備和材料,更適宜中國現有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其優點是生產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極大降低了使用透氣袋栽培引發的污染幾率,以及對...
研究方向為真菌和食用菌資源調查研究,食用菌栽培技術研究,食用菌病蟲害研究,食用菌產品加工利用研究,食用菌產品營養分析和衛生檢驗研究。中心在真菌分類、食用菌資源調查、食用菌栽培及技術推廣和食用菌病害研究方面,在我國處於先進水平,有較強的技術推廣能力,有十幾個系列開發產品和20多項套用新技術。主要著作有《食用菌...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農業環境與生態保護,土壤改良與質量評價、規劃整理,植物營養與精準養分管理,新型肥料研發,食(藥)用菌育種、栽培及深加工研究,農業微生物研究與套用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設有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開發套用研究中心,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綠色食品環境監測...
該所根據麗水林業產業的現狀與發展特點,開展了工業原料林培育、油茶高效栽培技術引進與研發、鄉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與套用、實用林業機械研發等方面。自2003年以來,全所承擔省市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已通過驗收或鑑定18項。先後獲得各類成果獎10餘項,發表科技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2部。食用菌研究所 現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重慶市萬州區渝閩食用菌研究所 重慶市萬州區渝閩食用菌研究所是2016年10月18日登記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範圍 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設施設備、新種植模式等研究及成果推廣與套用。註冊地址 重慶市萬州區高峰鎮馬嶺村5組。
還與省供銷社食用菌科技情報站、(致富報)社聯合舉辦食用菌函授班3期,編印函授教材1萬餘冊,編寫發行食用菌技術資料(單行本)3.8萬冊。同時還為省食用菌科技情報站主辦的《江蘇食用菌》雜誌進行組稿、編輯、發行等工作。建所以來,先後承擔省、市下達的科研項目8項。至1985年底,已完成62.5%。是年,平菇良種套用及...
蔡為明,研究員、博士,自1989起一直從事食藥用菌育種、生理生態及栽培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食用菌育種與栽培研究室主任、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浙江省食用菌育種協作攻關專項牽頭人、《食藥用菌》(ISSN12095-0934)主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工作經歷 先後...
食用菌發酵液中多酚的研究 多酚是有兒茶素和表兒茶素通過C-C鍵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食用菌中的多酚類物質來自於次級代謝產物。酚類檢測常用Folin酚法、高錳酸鉀法、酒石酸亞鐵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Folin酚法由於操作最簡捷, 用時最短套用最廣。採用溶劑萃取法、超音波輔助提取、超臨界流體、微波輔助提取法、...
萬魯長,男,1965年7月生,山東省定陶區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85年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獲得農學學士學位。現為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微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主要社會兼職為: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山東微生物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食用菌及農業套用微生物技術的研究,技術特長:食用菌育種、栽培、基地示範、病蟲害防治、專用...
7、1993年~1996年在廣州市白雲山食用菌研究實驗場採用仿野生模式栽培了所有可以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共29種)。成為在國內第一個可在一年中同時栽培20多種食用菌的單位。8、從1997年起在全國第一個採用五種靈芝菌絲體、五種冬蟲夏草菌絲體和與這些菌絲體藥性相適宜的八種食用菇菌絲體生產五芝液產品,並套用在所有不...
主要從事大型真菌分類學、珍稀食用菌資源與利用及食用菌栽培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珍稀食用菌人工馴化、新品種選育、林下食用菌栽培及菌渣改良土壤等。先後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良種工程、山東省重點研發、山東省農業重大套用技術創新、中央引導地方科技創新、國家“863”等科研項目20餘項,獲得...
1、主持山西省科技發展計畫項目“食用菌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20140311017-7)2、主持臨汾市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平菇大棚栽培高產優質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1626)獲得獎項 1、參編的《中國食藥用菌學》榮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國家級大獎。2、“玉米芯工廠化周年栽培杏鮑菇技術研究及套用”獲省級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