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颱風生命史
- 外文名:typhoonlifecycle
- 釋義:自開始形成、發展,到消亡的過程
- 時期1:形成期
- 時期2:發展期
- 時期3:成熟期
- 時期4:衰亡期
颱風自開始形成、發展,到最後消亡的全過程。颱風的生命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形成期,由最初形成低壓環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到八級,一般需要兩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幾個小時;(2)發展期,繼續發展,直到中心...
颱風韋恩是198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韋恩的生命史活躍於南海北部及菲律賓海西部,是一個在各方面都相當與眾不同的熱帶氣旋;生命期長達20天,仍是西太平洋最長壽的熱帶氣旋之一;其路徑之錯綜複雜甚至可以拆開看成3個圓圈和...
生命史 颱風海貝思在2002年5月14日於關島東南偏南的太平洋上發展成一個熱帶低氣壓,它向西北移動,於16日晚間增強為熱帶風暴,獲得了JMA的命名“海貝思”。5月17日,海貝思進一步增強為一個強熱帶風暴。其後它減速及轉向北移,於5月18...
5919號颱風(SARAH莎拉)JTWC:165KT CMA:85M/S--905HPA JMA:905HPA 生命史 在1959三姐妹中,JOAN用200KT證明了自己的價值,VERA也成了緯度最高的五級颱風,而莎拉卻是最不為人知的一個,這對SARAH並不公平。她們之中,唯有莎拉...
颱風特點 縱觀“聖帕”的生命史,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強度強 “聖帕”是2007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的第一個超強颱風,也是該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的最強熱帶氣旋。鼎盛時期,“聖帕”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了65米/秒,與...
5921號颱風(VERA 薇拉)產生於1959年9月日本名古屋,薇拉使4697人被薇拉奪去了生命,401人下落不明,38921人受傷,而名古屋就有超過3300人不幸罹難。基本資料 5921號颱風(Vera 薇拉)時間:1959年9月 誕生 1959年9月,是名古屋建市...
太平洋颱風季,即指一年內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中熱帶氣旋的活躍時間段,是熱帶氣旋季(風季)的一種。其時間範圍包括一年內公曆1月1日至12月31日協調世界時的任意時間段,空間範圍為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
生命周期短:西太平洋颱風生命史約7天,南海颱風生命史約3~5天,“木蘭”9日10時生成,11日8時減弱停編,生命史僅兩天,生命周期較短。影響範圍廣:“木蘭”的雲系覆蓋了颱風中心東側直徑約800公里的範圍,先後影響了南海中北部海面及...
從9月7日8時生成後短短21個小時,就從熱帶風暴一路加強為超強颱風,一天之內完成四連跳,發展速度之快為歷史罕見。強度超強 “燦都”生命史80%時間維持超強颱風,已超過80個小時,最強時近中心風力68米/秒,中心氣壓905百帕,為2021...
,是指範圍小、生命史短、氣壓和風發生突變的狹窄強對流天氣帶,多發生在春夏過渡季節冷鋒前的暖區中,颱風前緣也常有颮線出現,以3~9月居多。本次為“尤特”一名第三次使用。因本次颱風“尤特”對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故菲律賓於2014...
納德的路徑飄忽不定,包括了4次大轉彎、2次增強,並在17天內兩次登入,它的生命歷程是1991年西太平洋的熱帶氣旋中最長的;JTWC對其發布了61次的警報,僅比1972年的颱風莉泰少了18次;其行徑及變化令人想到1986年的颱風韋恩。由於其路徑...
颱風赫拔(英語:Typhoon Herb,台灣譯作賀伯,港澳譯作赫拔;日本氣象廳JMA)國際編號:96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臨時編號:10W;JTWC分級為超級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分級為強烈颱風,是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也是...
颱風特點 颱風“蓮花”生命史短、強度弱,從其被中央氣象台起編為熱帶低壓到最終停止編號僅有不到兩天時間,其作為編號颱風的在編時間更是不足一天,強度峰值也僅有熱帶風暴級別。但從衛星分析來看,“蓮花”仍有明顯的近岸加強特徵,其...
該颱風源自於楚克附近的一個低壓槽,在其沿著副熱帶高壓脊邊緣行進時不斷增強,並在琉球諸島附近達到巔峰,之後逐漸減弱並嚴重影響了琉球地區。浣熊在其生命史上嚴重影響日本和其他國家,其中日本尤為嚴重,受颱風和梅雨鋒配合產生的暴雨...
溫帶氣旋伴隨著鋒面而出現,同一鋒面上有時會接連形成2-5個溫帶氣旋,自西向東依次移動前進,稱為“氣旋族”。溫帶氣旋從生成,發展到消亡整個生命史一般為2-6天。溫帶氣旋是造成大範圍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對中高緯度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