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者(專門的譯電員)

風語者(專門的譯電員)

二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外族人無法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

當地時間2014年6月4日,二戰中最神秘的“納瓦霍密碼”譯電員切斯特·內茲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辭世,享年9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語者
  • 外文名:wind
  • 國籍:美國
  • 人數:29名
產生原因,發展歷史,代表人物,外界評價,

產生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制勝的關鍵要素是那些從未上過戰場,整天跟數字打交道的人:密碼員。從潛艇戰到諾曼第登入,從中途島海戰再到擊斃山本五十六,失敗的一方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密碼上栽了關鍵性的跟頭。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形象地稱這些密碼員是“下了金蛋卻從不叫喚的鵝”。

發展歷史

1942年5月5日,經過嚴格的選拔和培訓,內茲及另外28名新入伍的納瓦霍族年輕人組成海軍陸戰隊第382野戰排,受命編寫密碼。但是這些黑頭髮、黃皮膚的納瓦霍族年輕人卻差點喪生在自家美軍的槍下,因為他們長得跟日本人太像了,而他們的任務又是保密的。
29名納瓦霍族年輕人成為美軍第一支少數民族情報部隊,人稱“風語者”,他們的使命是創造一種日軍無法破解的密碼。他們從自然界中尋求靈感設計由211個密碼組成的納瓦霍密碼本。因為納瓦霍辭彙中並不存在軍事術語,他們將常用的軍事術語和原始的納瓦霍辭彙對應起來。例如,貓頭鷹代表偵察機,鯊魚代表驅逐艦,八字鬍須則代表希特勒等。密碼設計完成後,美海軍情治單位的軍官們花3周的時間力圖破譯一條用這種密碼編寫的信息,終告失敗。就這樣,被美軍稱為“無敵密碼”的納瓦霍密碼終於誕生。密碼本完成後,這29名“風語者”被鎖在房間內長達13周,每個人必須背會密碼本上的所有密碼,然後將密碼本全部銷毀,以免落入敵人手中。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美軍使用“人體密碼機”造就了“無敵密碼”的神話:他們編譯和解譯密碼的速度比任何密碼機都要快;他們成功地從飛機或坦克等移動目標上傳遞密碼。
對於“風語者”快速、準確工作的讚揚貫穿於整個二戰戰場。在硫磺島戰役中,6名“風語者”在登島的前兩天裡保持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總共收發超過800條信息,無一出錯。
內茲和他的納瓦霍戰友從事的這項工作,一直被認為是美軍的最高機密之一。直到1968年,這群“風語者”的故事被解密。
2001年,最初的29人小組被時任美國總統布希授予“國會金質獎章”。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知道納瓦霍密碼和這群神奇的印第安“人體密碼機”,是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拍攝的電影《風語者》。

代表人物

2014年6月4日,美國最後一名“風語者”切斯特·內茲去世,終年93歲。從此,美國海軍的29名“風語者”全數凋零。

外界評價

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他們開發的密碼從未被日本人破獲,保全了太平洋戰場上成千上萬的美國士兵。美國海軍陸戰隊表揚稱:“如果沒有使用納瓦霍語,海軍陸戰隊永遠無法攻克硫磺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