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山東省濰坊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濰坊風箏興於明初的楊家埠村。濰坊風箏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徵。無論是軟翅、硬翅還是串式、立體式的風箏,除了板子風箏需要墜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輔助物都能平穩地直升藍天。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但近年來,因考慮製作成本而忽略了傳統的文化內涵,變換了材料,使用尼龍布和炭素鋼管,丟失了傳統技藝,也失去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8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申報地區:山東省濰坊市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Ⅷ-88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溯源,工藝特徵,造型,色彩,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溯源

唐朝時期,濰坊風箏的軋制開始流行。到了唐朝中期,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繁榮,風箏的功能開始轉向娛樂方面,形狀也開始縮小,尤其是紙風箏的出現,在風箏功能轉換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唐詩中出現了許多詠頌風箏的詩詞,體現了盛唐時期的風箏娛樂活動情況。但此時的風箏僅限於皇宮和貴族的府第之中,許多帝王專從民間調集能工巧匠製作風箏。宮廷風箏的發展對濰坊楊家埠風箏的製作產生了較大影響,使濰坊楊家埠風箏的製作更為精緻。
到了宋朝,濰坊風箏已有較大發展,風箏品種不僅增加了許多,而且性能也提高了不少,並從宮廷府第開始流向民間。《武林舊事》中有“少年郎競放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的記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風箏也漸漸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和畫家的題材。北宋濰坊諸城人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上就有放飛風箏的畫面。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使得風箏製作發展成為了一種專門的職業。
到了清代乾嘉年間,濰坊風箏進入鼎盛時期。清代的濰坊風箏以其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間氣息名揚海內,成為民間居民謀生的一種重要生計,外地客商在這裡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其中以楊家埠風箏最為稱道。“
清末民初,僅楊家埠村就有六十餘戶,二百餘人從事風箏製作,年軋風箏十八萬隻”,當時的盛況可見一斑。在此時期,濰坊風箏還傳到了美國、日本等地,當下他們的博物館裡都存有清代濰坊風箏的藏品。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陳善庭是同治年間有名的風箏藝人,當下在民間仍存有他的“雷震子”和“仙鶴童子”的風箏畫稿。

工藝特徵

造型

從造型方法上來說,可歸納為三種:突出特徵、誇張變形、簡化概括。按造型分類,當下可分為五種:板式風箏、立式風箏、硬翅風箏、軟翅風箏、串式風箏。
比較常的見的有平板式和立體式風箏。板式風箏其沒有凹凸的結構,風箏的尾端都有一個長長的穗子,便於在放飛的時候作角度調整,因為容易扎制,濰坊的這種風箏較為常見,有菱形、四邊形、正方形等不同的形狀。硬翅風箏較多做成浮雕式結構,而且除了翅膀造型,通過其他地方的變化來展現不同的風箏題材,此類風箏大多取材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造型基本上做成人物類,比如嫦娥奔月、昭君出塞等。軟翅風箏主要以蝴蝶、蜻蜓、飛燕等動物昆蟲為主,從主體骨架的做法來研究,浮雕式的占大多數。像蝴蝶風箏在放飛時,翅膀就像真的一樣在空中隨風飄動非常生動。串式風箏以獨具造型的龍頭蜈蚣風箏較為出名,多個單體的風箏相組合,也可以是不相同的風箏構成一個整體,較常見的串式風箏還有七仙女風箏、京劇臉譜風箏等。立體風箏也叫桶式風箏,代表作品是濰坊的宮燈風箏,還有漂亮的花瓶風箏、比較現代的火箭風箏都屬於立體風箏。
風箏的外輪廓形狀也較為重要,因為在放飛到達一定高度後只能通過它的剪影來識別,所以說風箏不但要圖案和造型精美,外輪廓形狀也較為講究。首先考慮到所要表現形象的特點,風箏藝人怎么運用獨特的想像,使其各具特色。其次是利用其不同結構表現不同形象,例如蝴蝶風箏就採用“軟造型”來表現,因為“軟造型”是比較多變的,可以在風中隨風而動,正好符合蝴蝶尾巴、魚尾巴或者旗穗等靈活搖擺的特徵,在空中表現更加生動。最後一個因素是考慮其飛行的穩定性,風箏外輪廓造型能夠影響到飛行時的平衡和穩定,因此做好風箏的造型與空氣動力的統一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

(一)對比色的運用。
傳統的民間風箏是製作者在積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製作的, 製作者常運用大色塊對比的手段。大色塊的處理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直接使用大色塊; 一種是把一些同樣的小色塊加在一起。製作者運用構成原理中的對比手法來突出風箏在天空中的視覺效果。蝴蝶風箏是較為常見的一類風箏, 製作者繪製時主要運用紅色和黃色兩種顏色來製造強烈對比, 雖然近看使人產生錯亂的感覺, 但當這隻風箏放飛時, 紅、黃兩種對比色會使這種風箏產生明快、 活躍等視覺效果。濰坊傳統的風箏 “黑鍋底”, 只有黑白兩色, 放在空中雖然醒目, 卻缺少形象感。對於風箏上的綠色, 較好不要使其與藍天直接相接, 而是要給它加繪上其他顏色的框線, 使其輪廓更加突出。
(二)表達喜慶吉祥主題。
從整體的感覺上來說,濰坊風箏多採用喜慶的、吉祥的主題,要表達好這樣的效果,對紅、黃、橙色的使用多一些,這幾種顏色都歸為暖色,產生的效果便是溫暖、熱情、喜慶。在中國對紅色的套用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逢年過節貼紅色的對聯、結婚時新娘穿的紅色的嫁衣,無不代表著吉慶的主題。在風箏的色彩運用的比例多少來說,首先紅色較多,之後是黃色,在中國人的印象中黃色曾經象徵皇權,象徵著高貴與氣派。再就是橙色,但不作為大塊顏色使用,多用於點綴。
(三)傳統風箏色彩調和手法的套用。
傳統的濰坊風箏色彩也並非單一不變, 唐家風箏創造的 “雙燕”, 充分地運用了現代人所理解的色彩調和原理, 被當地人稱為一絕。“雙燕” 風箏的色彩給人一種整體感, 其視覺效果打破了風箏單一的模式。

工藝流程

濰坊風箏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徵。無論是軟翅、硬翅還是串式、立體式的風箏,除了板子風箏需要墜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輔助物都能平穩地直升藍天。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濰坊風箏的獨特個性是通過“扎、繪、糊、放”的四藝來具體表現的。
扎:濰坊風箏的骨架一般用竹材紮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選竹材、破竹材、削竹條(有“抽削”、“推削”諸法)、修竹條、彎竹條、扎結竹條等。風箏架子多種多樣,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說掌握了硬翅風箏、軟翅風箏和拍子風箏架子的基本扎法後,就可以自由變化,扎制各種風箏了。前輩藝人們在扎風箏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有的還編成了歌訣。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訣是:胖燕四四法較新,一頭一腹一尾根。一條平直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千,托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亭。頭部迎風腹為主,竹要軟好瀉風。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慨。
糊:糊風箏用紙,用礬絹,用薄綢等,可依風箏形式確定。倒如,糊蜻蜒風箏用絹,因為絹比紙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龍青魚尾部用綢,放飛時迎風抖動肖似魚尾,糊鷹不能用絹,因為絹受風后抖動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鷹了,必定要用皮紙或托裱了的防風紙。糊風箏時,先比著架子剪紙,紙比架子大些,邊緣部分剪開一些口子,在邊緣塗漿糊後,依次把剪開的邊緣糊在紙條上。糊法有兩種;一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此法叫“包邊兒”,二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幹了之後,用刀把多餘的紙裁下來,這種方法叫“裁邊兒”。這種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條,以顯示藝人的製作技巧。風箏可以先糊後繪,也可以先繪後糊。因為風箏的彩繪圖案多是對稱的,為了使圖案對稱一致,藝人們一般是先繪後糊。先把各部分的紙剪好,彩繪、陰乾,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繪時,各部分銜接處圖案不畫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後再把銜接處的圖案補畫整齊。各種風箏的具體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風箏先糊兩膀,再糊兩腿。最後糊頭、腹,米字風箏也是先糊兩膀,拍子風箏用平貼法糊紙等等。
繪:風箏的繪畫構圖與設色較能體現地方特色。濰坊的風箏吸取了濰縣木版年畫的技法,又博採京津畫風箏之長,線條粗獷,色彩以紅、黃、藍三顏色為基礎色,重筆濃抹,色調明快,渾樸,在對稱中達到強烈的美的視角效果。如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為主,便以濃艷著色,直觀效果對比強烈;康萬香派則以普蘭為主,代表海水,同時以紅或桔紅的暖色,使整個畫面形象鮮明,風箏騰空之後,與蔚蘭的天空產生和諧又鮮明的視角效果。西方藝術大師說過:“要懂得用較少的顏色,如果該用七個顏色,你卻用二個表現時,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濰坊的風箏藝人對風箏的構圖和彩繪,正是這樣做的。他們儘量少用色,以塊色為主,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民間藝術色彩單純而濃郁的特點。
放:放風箏的工具有線、繞線工具和供遊戲用的各種附加物。放風箏的線有“縫衣線”(適合放小風箏)、“小線”(三股棉線,民間較為常用的風箏線)“衣線”(真絲線,細的叫“絲線”,粗的叫“絲繩”)、“麻線”(從前民間用此線放大風箏)等等,繞線工具較為普遍的是“線桄子”,這是一種穿在軸柄上的六角線線軸,可以自由地旋轉著放線。收線時,一手拉線,一手打輪,十分方便,樣子也玲瓏可愛,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愛的玩具;還有一種“簡易桄子”,軸柄上穿著一種扁框,用起來也較為方便。如果放大風箏,則要用“線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絞車”。風箏的附加物,是放風箏時作遊戲用的,種類較多,主要有:“風琴”“鑼鼓”“送飯兒的”等。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韓福齡,男,漢族,1934年9月21日出生,山東省濰坊市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申報地區為山東省濰坊市。
張效東,男,漢族,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東院村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申報地區為山東省濰坊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濰坊市寒亭區文化館獲得“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項目保護單位濰坊市寒亭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依託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項目的濰坊楊家埠民俗藝術有限公司,被認定為“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0月30日,第二屆中國(淄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大會在山東淄博舉辦,活動上展現了濰坊風箏製作技藝。
2020年8月1日,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濰坊風箏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與榮耀中國節合作。
2020年9月29日,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暨第16屆世界風箏錦標賽頒獎典禮在濰坊濱海國際放飛場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