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風味人間第二季
- 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 類型:紀錄片
- 導演:陳曉卿
- 首播時間:2020年4月26日
- 播出頻道:浙江衛視
- 播出時間:每周日晚21:20
- 線上播放平台:騰訊視頻
- 播出狀態:播出中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原創音樂,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因為地理環境、文明歷程和物產豐厚程度不盡相同,人們對食物的處理時而天差地別。本季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探究相同食材的不同做法、不同食材的相同做法、不同做法的相似味道。尋找新鮮、獵奇、少為人知的食材,提供趣味和知識,不斷創造意外之喜。從城市到鄉野,從山川到海洋,從廣闊草原到古樸村落,美食的變遷演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世界各地的不同風味,在交融中調和創新,迸發出新的滋味。
分集劇情
第1集《甜蜜縹緲錄》
從尼泊爾200米高的懸崖邊產出的純天然蜂蜜,到伊斯坦堡現代化後廚精心製作出的甜品,從揚州瘦西湖邊的早茶店裡熱氣騰騰的千層油糕,到四川青城山異曲同工的豬油與糖混合而成的甜燒白,從蘇州的水塘里長出的嬌嫩欲滴的雞頭米,到香港人愛喝的苦瓜湯帶來的一絲回甘,甜味穿越了時間與空間,游遍全球各地,最終歸於一處——人們的唇齒之間。
第2集《螃蟹橫行記》
蟹有千種,幻化出滋味無窮。北極圈內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從入侵物種到擺上人類的餐桌,生食腿肉豐盈飽滿,炭烤增添焦香,白灼清甜潤口;威尼斯的軟殼蟹,浸入牛奶再裹上麵粉油炸,整隻吞食外酥內軟還有溫和的爆漿質感;美國切薩皮克灣將藍蟹肉與麵包糠、蛋黃醬等佐料混合烤製成馬里蘭經典菜品蟹餅;而食鮮則是中國人的共識,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釋放鮮美的本質。
選集
資料參考於
幕後製作
第一集中尼泊爾蜂蜜獵人在懸崖上取蜜的素材是下雨天拍的,伴有冰雹。兩個攝像師在懸崖上緊靠兩根繩子,站在懸崖上,身體半探出去拍那個畫面。分期導演郭安在後面拽著攝像師的腰帶,把傘和雨衣打在他的身上。翡翠燒麥和千層油糕這兩道揚州早茶名點在片中總共出現了4分鐘多,但製作拍攝了足足4天,每天拍十幾個小時。原計畫拍攝的台灣飛魚,從2019年5月初一直到6月中旬,飛魚只有零星出現,最終只能放棄。
第二集攝製組在挪威零下 20 度的極夜隨著埃德加船長捕撈帝王蟹,巨大的風浪讓習慣出海的多名工作人員也被暈船所困擾,在船艙前拍攝的攝影師更是面臨著隨時掉入海中喪命的危險。
主創團隊
片頭主創人員 | |
---|---|
出品人 | 孫忠懷 |
總製片人 | 馬延琨 |
總策劃 | 王娟、韓志傑 |
商業總策劃 | 王瑩 |
總編審 | 黃杰 |
製片人 | 朱樂賢、張平 |
商業總監 | 孔育昭 |
市場總監 | 趙婧 |
總顧問 | |
首席科學顧問 | |
解說 | 李立宏 |
作曲 | 阿鯤 |
總導演 | 陳曉卿、李勇 |
資料參考於
原創音樂
信息 | 曲目 |
---|---|
1風味人間第2季主題音樂2風 3動 4時光2 5艱難的獲取 6匠心-東方大師 7美好 8俏皮的食物 9沙茶醬 10微觀的轉化 11 遭豬蹄 12 田園牧歌 13靜(片尾音樂) 14崖蜜 15秘 16 微觀的轉化2 17匠心西方大師 18現 19 艱難的獲取(快) 20 微觀的轉化3 21 微觀的轉化4 22蒼茫 | |
專輯信息: 流派:Soundtrack 原聲 語種:純音樂 發行時間:2020-4-26 唱片公司:成都小小青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類型:錄音室專輯 歌手:阿鯤 資料參考於: |
發行信息
宣傳信息
2020年4月20日,《風味人間第二季》發布終極預告,曝光本季尋味人間之旅的分集主題。
收視率
期數 | 播出日期 | 時間段 | 浙江衛視CSM55收視情況 | ||
收視率% | 收視份額% | 排名 | |||
第一集 | 4月26日 | 21:20:02 -22:14:32 | 0.186 | 0.772 | 17 |
第二集 | 5月3日 | 21:20:03-22:14:32 | 0.337 | 1.496 | 14 |
作品評價
從每一道佳肴、每一塊甜品、每一杯奶茶、每一盤水果中,我們得到的不僅有多巴胺,還有舌尖味蕾旋轉跳躍的快樂。《甜蜜縹緲錄》的最後一道食物,正是這父女二人晚餐中的苦瓜排骨湯。中國人的碗碟中常常充滿了哲學,用苦味的食物去釀造出回甘的驚喜,恰如人生。從食物上升到人生哲學,這很陳曉卿。(《錢江晚報》汪佳佳評)
該片雖然目標為“自然地理人文類”紀錄片,但大量的學術積累、細緻的田野調查,以及更深層次的人文思考都被隱於其後,主創們努力將好看、有趣、少說教的東西呈現在前端。另一方面,這又的確是一部扎紮實實的“自然地理人文類“紀錄片,生動的人間故事裹藏在風味的甜酸苦辣里。第一集裡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道蘇州人最愛的桂花糖水雞頭米,鏡頭不僅完整呈現了雞頭米的採摘和製作過程,更合著農民收工的畫面,配上汪曾祺的文字,“雞頭米老了,夏天就過去了”,詩意流淌,又絲毫不顯造作生硬。(《新民晚報》孫佳音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