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寄柯敬仲》為元代詞人虞集所著,通過對自己往年奎京閣當值的情景的描述,意在喚起朋友柯敬仲對當年生活的回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入松·寄柯敬仲
- 作品出處:《道園學古錄》
- 詞人:虞集
- 朝代:元代
- 體裁:詞
作品內容,注釋譯文,原文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原文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寄柯敬仲①
畫堂紅袖倚清酣②,華發不勝簪③。幾回晚直④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⑤。書詔許傳宮燭⑥,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⑦水挼⑧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⑨。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注釋譯文
原文注釋
①柯敬仲:柯九思,浙江仙居人。工詩藏,官至奎章閣學士。
②清酣:清新酣暢的意思。
③華髪不勝簪:白髪稀少,插不住簪子。
④晚直:晚上當班。直:通“值”。金鑾殿:皇帝寶殿。
⑤驂(can):同駕一車的三匹馬。這裡泛指馬。
⑥傳宮燭:傳喚掌燭火的宮人.送學士歸院。
⑦泮:溶解。《詩經·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⑧挼:揉搓。
⑨銀字泥緘:指書信。
白話譯文
在彩繪的廳堂里,姬妾清閒、暢意,獨有自己自發紛紛脫落,連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鑾殿值宿,春風輕柔,萬花齊放,惹人停住車馬流連。在柔軟的春風裡,無數次在金鑾殿前值夜,為皇帝起草好詔書後,換上輕羅朝衫,宮人執燈(將我)送回歸學士院。
皇城的御溝里的邊沿還有殘冰存在,但殘凍的邊沿卻是藍汪汪的水在晃動,燕子呢喃迎春。簾幕重重,春寒還沒消退,還有誰、敢給你寄信慰問呢?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濛濛,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
創作背景
虞集和柯九思(字敬仲)曾共事於奎章閣(在皇宮西面)。九思以畫著名,虞集詩集中有好幾首題柯畫的詩。虞集長柯九思四十歲,也就是忘年交。虞集生長於臨川崇仁,宋代也稱為江南西路,他詩中也常以江南為念。後因受元主厚遇,頗為權貴子孫妒忌,欲中傷而未成,南還之念更切。他曾經草詔說元順帝非文宗子,文宗逝世,大臣將立順帝,虞集心中自感不安,有些大臣不希望他留在京中,便託病回到臨川。這首詞當是這一時期所作。
作品賞析
原文鑑賞
詞分上下闋,上闋寫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形容自己的年老、寂寞。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開頭兩句從家裡生活寫起,似乎開得太遠,與懷人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卻暗蘊懷念遠方朋友的意思。作者不說自己年邁,盼望與老友相聚。而說自己沒心思與姬妾周旋,姬妾清閒自在。以側寫正,委婉曲致。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接下去敘述自已在金鑾殿當值的情景。金殿是皇帝的寶殿,學士怎么能在那裡值班歇宿呢?原來學士執掌內廷書詔,為讓皇帝傳呼方便,學士院便設在金鑾殿側。金殿當值是作者寫自已的生活,也是寫柯敬仲當年的工作。
“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一個停住車馬的細節,暗示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許傳宮燭”補足了“晚直”(值), “輕羅初試”照應了“風軟”。“幾回晚直金鑾殿”到“輕羅初試朝衫”幾句,描寫了作者作“侍書學士”時的活動。在金鑾殿替皇帝書寫詔書,允許傳呼執燭官人,允許在天熱時穿輕羅朝衫,這描寫的是金殿當值所做的事,所受的待遇。多么安逸的生活,但詞人已是遲暮之年,歸隱之心在所難免。
下闋改變手法,側重以景言情,寫思念朋友和歸心似箭的情懷。
上下闋都以春天為背景,畫面顏色調得勻稱、明艷,意境柔和嫵媚、動靜相宜,仿佛要讓讀者跌入甜糯的燕子呢喃聲中,迷醉在花飛爛漫的東風裡。尤其是最後一句“杏花春雨江南”,全是明艷的名詞,組合在一起,有聲有色,儼然一幅濕漉漉的江南水墨圖畫,明明軟媚入骨,卻坦易明亮,可以長長久久地令人心動。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寫春之色,冰白水藍,顏色鮮明。“接”,“挪”的異體字, “挪”字很傳神,將剛化的冰水的形態寫得逼真、恰切。依舊是春天,御溝的冰漸漸化去,燕子已呢喃迎春,只可惜因為柯九思不在,令人感覺不到春天的暖意。“語呢喃’’,自是雙燕,邊飛邊噪,其聲是流動、變化的。
“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這是描寫春天的氣溫,卻不僅僅去寫春寒。柯敬仲是遭受猜忌、誹謗而不得不隱居家鄉的,故此“重重簾幕寒猶在’’便一語雙關,說明柯敬仲雖回鄉隱居,但對他的飛短流長並沒因此而消失,相反,流言蜚語仍象“重重簾幕"包裹著他,讓人感到寒氣森森。當此之時,連柯敬仲昔日的朋友怕招惹是非,竟也不敢同柯教仲來往了。“憑誰”句看似矛盾:既然已經填了這首詞寄給柯九思了,怎么又說“憑誰寄銀字泥緘”呢?詩人要告訴好友的真實意圖也正在這裡,到了杏花春雨江南時候,我也要南歸了。這裡作者對老友的關心,對世態的鄙棄,都一古腦兒地表現出來了。
“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歌拍以景結情,極為警策。“杏花春雨江南”。寥寥六個字,勝過一篇文。通過這六個字,仿佛看到了: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濛濛,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未加任何形容詞,以白描筆法寫成,把江南春色描繪得淋漓盡致,可謂妙筆天成。
名家點評
瞿宗吉《歸田詩話》云:“虞邵庵在翰林,有詩云:‘屏風圍坐鬢毿毿,銀燭燒殘照暮酣。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又作《風入松》詞云云,蓋即詩意也,但繁簡不同爾。曾見機坊以詞織成帕,為時所貴重如此。張仲舉詞云:‘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即指此也。”
夏承燾先生說“這首寄贈之作,重在自況”。(《金元明清詞選》)
張翥在《摸魚兒》結尾記:“召試問,人生誰是無情者。先生歸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