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後窩

顱後窩

顱後窩顱底內面後部的凹陷區,是三個窩中最大和最深的一個,窩的中間部為斜坡,承托著腦橋與延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後窩
  • 外文名:fossa cranii posterior
  • 科室:解剖
後顱窩介紹,後顱窩積液,處理,

後顱窩介紹

顱後窩主要由枕骨顳骨岩部後上面組成。窩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孔的前方為斜坡。在枕骨大孔前外側緣處有舌下神經管內口。顱後窩後部中央有枕內隆凸,由此向下有枕內嵴;自枕內隆突向上有矢狀溝;向兩側有橫溝,橫溝延伸到顳骨內面轉而向下,再轉向前,叫乙狀溝,最後通頸靜脈孔。在頸靜脈孔上方,顳骨岩部後上面中央,有內耳門。
顱底外面前部為面顱所覆蓋;後部與頸部相接,粗糙不平。後部中央可見到枕骨大孔及其兩側的枕骨髁,枕骨髁後方有不恆定的髁孔,前方有舌下神經管外口。枕骨大孔前方正中有咽結節,兩側有頸靜脈孔和頸靜脈窩。頸靜脈窩的前方有頸動脈管外口,再向內側可見破裂孔,頸靜脈窩的前外側生有莖突,其後莖乳孔,孔的後方為乳突。外耳道在莖突前外側,其前方有下頜窩和下頜結節,在枕骨大孔後方有枕外嵴、枕外隆凸及其兩側的上項線和與之平行的下項線。

後顱窩積液

小腦延髓池是蛛網膜下腔在小腦與延髓之間形成的較大腔隙,位於小腦下方,脊髓後面的蛛網膜下的間隙內,其後方為顱骨。正常情況下,通常小腦延髓池深度(5±3)mm。正常胎兒在32周之前後顱窩池寬度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寬,33周之後隨孕周的增加而減少。
賀晶等對妊娠20周以上的5400例孕婦行常規產前超聲檢查,發現胎兒顱後窩積液超過5 mm者110 例。每2~3 周動態觀察胎兒顱後窩積液的變化及其他異常情況,並對新生兒隨訪。胎兒顱後窩積液的發生率為2.0%,胎兒顱後窩積液於孕29~32周最易發現,且積液量最多;顱後窩積液量6~26 mm,平均(11±3) mm,其中10-14 mm者最多(占71.8%);顱後窩積液在<10mm,10-14 mm和≥15 mm3 種情況時,其不良圍產兒的發生率分別為4.0 %、7.6 %和83.3 %。
胎兒顱後窩積液可見於Dandy-Walker綜合症、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和顱後窩蛛網膜囊腫。Dandy-Walker畸形常伴有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如胼胝體發育不良,小頭畸形、導水管狹窄等,另外約60%伴有顱外結構異常,15-45%合併染色體異常。特點為第四腦室囊性擴張,小腦蚓部發育不全及阻塞性腦積水。其病因是第四腦室側孔及正中孔閉塞,使第四腦室擴張並充滿顱後窩。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可見於小腦半球發育不良、交通性腦積水及正常變異。小腦半球發育不良常是21三體的特徵性表現。交通性腦積水是因為腦脊液的再吸收受損,使腦室和小腦延髓池的液體量豐富,並有逐漸增多趨勢,因而經B超作動態觀察甚為重要。稍有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可能為正常變異。

處理

一旦發現胎兒顱後窩積液,應注意每隔1~2 周B 超測量其深度,觀察積液量的變化及與孕周的關係,如顱後窩積液≤10 mm,小腦大小、形態正常,觀察顱後窩積液消失、縮小或無變化,可能為正常的變異,對圍生兒無影響;而顱後窩積液> 10mm,在顱後窩積液的高峰期(29~32 周)後不消退,需要密切觀察其變化,應注意測量小腦半球的大小,以評估小腦發育情況,胎兒心臟超聲以及胎兒其他部位的生長發育情況,結合孕婦的年齡及其他高危因素,必要時加做孕婦的TORCH檢測和臍血染色體核型分析。當積液>15 mm 應引起高度重視,胎兒畸形的可能性大。超聲檢查如角度掌握不準,小腦半球可出現異常或認為擴大小腦延髓池,核磁共振能明顯改善後顱窩影像,確定小腦蚓部、小腦半球或四腦室是否正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