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全集(202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顧頡剛全集(202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顧頡剛全集》是202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頡剛全集
  • 作者:顧頡剛 著,顧潮 編著
  •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61939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顧頡剛全集(附補遺、年譜)》收入顧頡剛先生所著《顧頡剛古史論文集》《顧頡剛民俗論文集》《顧頡剛讀書筆記》《寶樹園文存》《顧頡剛書信集》《顧頡剛日記》《清代著述考》及顧先生子女輩整理之《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顧頡剛全集補遺》《顧頡剛年譜(增訂本)》(前八種曾於2010年納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出版為《顧頡剛全集》),全書字數26900千字,分為六十四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全十三冊),是顧頡剛先生的學術代表作品。收錄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的論述以及古史傳說的夏、商、周至春秋史實的考辨,古代民族和疆域的探索,古書真偽、內容和著作時代的考訂,及其他史學專書。其中卷一收錄的《古史辨自序》提出的思想,可以稱為現當代中國史學研究的核心之一。書中並收入顧頡剛先生手制“早期尚書殘存篇目及文字表”、“漢代今古尚書篇目異同表”、“偽古文尚書及所錄書序篇目表”及彩色“康王東征北征圖”“三監反周及周公東征圖”等超大拉頁十數張,極大方便後世治學者。
《顧頡剛民俗論文集》(全二冊),收錄顧頡剛先生對於民俗學研究的專著、文章及重要資料,包括我國民間歌謠、故事傳說、風俗宗教,如吳歌、妙峰山香會、孟姜女研究等各個方面。顧先生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大眾文化的積極態度的影響,將這些研究題材提高到了與高文典冊中的經學、史學同等地位,開拓了我國的民俗學研究領域,為古史研究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顧頡剛讀書筆記》(全十七冊),是顧頡剛先生一生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錄顧先生六十多年積累的近二百冊筆記,約計五百五十萬言,內容涵蓋中國古代文化的政治、社會、經濟、宗教、思想各個層面,充滿了新材料與新見解,是收錄顧頡剛筆記最全的一種。
《寶樹園文存》(全六冊)收錄未入《顧頡剛全集》其他各卷的散篇文章,分為“學術”(一)(二)、“教育”、“邊疆與民族”、“文化”、“政治及其他”、“傳記資料”六編,按照寫作先後排列,部分文字誕生於特殊的年代,對後人研究那段特殊的歷史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顧頡剛書信集》(全五冊),收錄現存於世的顧頡剛致家人、友朋、同仁等各類書信計1921通,內容包羅萬象,為研究顧頡剛其人及二十世紀學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顧頡剛日記》(全十二冊),幾乎是顧頡剛先生對自己一生的記錄,始於1913年10月,自1921年起至1980年12月17日(去世前八天),基本未間斷。不僅是顧先生“生命史中最寶貴之材料”,更是近現代學術史、社會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
《清代著述考》(全五冊)是顧頡剛先生為研究清代學術而做的資料書,對清代學者的著述版本等作了詳細輯錄,並附有相關的序跋及考證,可以全面了解清代學者的治學成績。通過編纂此書,使顧先生對清代學術有了深入的領會,在他日後的治學生涯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本次收入《顧頡剛全集》,系影印《清代著述考》全部初稿,並將中山大學排印的二稿彙輯一處,附於初稿之末,史料價值,不言而喻。
《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全二冊),為“顧頡剛文庫”內古籍部分藏書之目。由顧洪、張順華整理。“顧頡剛文庫”藏書約計46000餘冊,遵顧先生遺願捐贈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其中線裝書約6000部,36000餘冊;平裝書約2600種,10000餘冊。《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只著錄線裝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外加叢書、新學,共分六大類,並匯集書上各家題跋為《題記編》。書末附《書名索引》《人名索引》《題記批校索引》,可用漢語拼音、四角號碼兩種方法檢索,極便使用。
《顧頡剛全集補遺》(全一冊),收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顧頡剛全集》出版後陸續發現的論文、讀書札記、雜文二十餘篇及書信一百一十餘通,並附《顧頡剛舊藏簽名本圖錄》中部分題跋補遺,由顧先生之女顧潮整理。
《顧頡剛年譜(增訂本)》(全一冊),由顧潮整理,從顧先生日記、筆記、信札、已發表作品等數千萬字數據中系統地蒐集了其在學術、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活動,較全面地反映了顧先生的一生以及八十餘年來中國學術界(以史學界為主)的發展,為國內外學者進行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和線索。

圖書目錄

顧頡剛全集(附補遺、年譜)全六十四冊
第一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一
第二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二
第三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三
第四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四
第五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五
第六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六
第七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七
第八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八
第九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九
第十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十(上)
第十一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十(下)
第十二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十一
第十三冊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十二
第十四冊 顧頡剛民俗論文集 卷一
第十五冊 顧頡剛民俗論文集 卷二
第十六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一
第十七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二
第十八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三
第十九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四
第二十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五
第二十一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六
第二十二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七
第二十三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八
第二十四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九
第二十五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
第二十六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一
第二十七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二
第二十八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三
第二十九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四
第三十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五
第三十一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卷十六
第三十二冊 顧頡剛讀書筆記 篇目分類索引
第三十三冊 寶樹園文存 卷一
第三十四冊 寶樹園文存 卷二
第三十五冊 寶樹園文存 卷三
第三十六冊 寶樹園文存 卷四
第三十七冊 寶樹園文存 卷五
第三十八冊 寶樹園文存 卷六
第三十九冊 顧頡剛書信集 卷一
第四十冊 顧頡剛書信集 卷二
第四十一冊 顧頡剛書信集 卷三
第四十二冊 顧頡剛書信集 卷四
第四十三冊 顧頡剛書信集 卷五
第四十四冊 顧頡剛日記 卷一
第四十五冊 顧頡剛日記 卷二
第四十六冊 顧頡剛日記 卷三
第四十七冊 顧頡剛日記 卷四
第四十八冊 顧頡剛日記 卷五
第四十九冊 顧頡剛日記 卷六
第五十冊 顧頡剛日記 卷七
第五十一冊 顧頡剛日記 卷八
第五十二冊 顧頡剛日記 卷九
第五十三冊 顧頡剛日記 卷十
第五十四冊 顧頡剛日記 卷十一
第五十五冊 顧頡剛日記 人名索引
第五十六冊 清代著述考 卷一
第五十七冊 清代著述考 卷二
第五十八冊 清代著述考 卷三
第五十九冊 清代著述考 卷四
第六十冊 清代著述考 卷五
第六十一冊 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 卷一
第六十二冊 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 卷二
第六十三冊 顧頡剛全集補遺
第六十四冊 顧頡剛年譜(增訂本)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名誦坤,字銘堅,號頡剛,江蘇蘇州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曾任廈門、中山、燕京、北京、雲南、齊魯、中央、復旦、蘭州等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北碚修志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邊疆學會理事長、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社長、大中國圖書局總經理等職。1954年起任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後主持《資治通鑑》、“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工作。曾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委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
顧頡剛先生是我國史學界泰斗,中國現代史學奠基人之一,其在1923年提出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為中國史學開闢了“古史辨”新紀元,顧先生也被目為“古史辨派”領袖,其學術思想有“顧學”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