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帝嚳陵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高陽氏顓頊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其建陵歷史久遠,傳統祭祀文化源遠流長,歷代王朝祭祀不絕,宋代以後列為定製。自2002年起,在農曆三月十八日顓頊誕辰“高王廟會”基礎上舉辦顓頊帝嚳陵祭祖節,並納入河南省“拜祭月”文化活動序列,成為河南省拜祖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顓頊帝嚳陵祭祖節
- 時間:農曆三月十八
- 舉辦地:內黃縣梁莊鎮顓頊帝嚳陵景區
- 活動形式:祭祖儀式、高王廟會、文藝演出
- 紀念對象:顓頊、帝嚳
- 主辦單位:內黃縣人民政府
祭祖節簡介,歷史背景,顓頊帝嚳功德,節慶活動,公祭大典禮程,
祭祖節簡介
顓頊帝嚳陵位於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村,俗稱“二帝陵”,民間稱“高王廟”,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的陵墓。顓頊、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為開創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內黃縣委、縣政府為弘揚顓頊帝嚳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凝聚民族精神,自2002年起,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帝顓頊生日)都要舉辦公祭大典活動。每屆此時,海內外數十萬華夏兒女雲集帝陵尋根問祖,虔誠敬祭,國家領導人王光英、王文元、布赫、孫孚凌、張思卿等先後參加公祭大典活動。
歷史背景
顓頊帝嚳陵被譽為中華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華夏尋根祭祖聖地,是華夏子孫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農曆三月十八日顓頊帝嚳陵傳統祭祀活動,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據顓頊帝嚳陵《流芳百世》碑記載:“顓頊帝嚳陵自大唐立廟以來,國有大慶,即隆祀事,歷代如斯,迄今未艾。”其後歷代王朝祭祀不絕,宋代以後列為定製。顓頊帝嚳陵現存御祭碑碣165通。
顓頊帝嚳功德
高陽氏顓頊(zhuan xu)、高辛氏帝嚳(ku)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和第三帝。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禹之三代祖 ,舜之七代祖。帝嚳為黃帝之曾孫,顓頊之族侄,堯帝之父。4500年前,顓頊、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制曆法,象天時,開啟文明曙光;定婚姻,制嫁娶,規矩洪荒子民;革巫教,整秩序,初成國家集權;創九州,定版圖,完成華夏統一;曆日月,分節令,指導拓植耕耘;明善惡,信而惠,修身誠服天下;專冶煉,扶農工,開拓文明紀元;生商祖,育周宗,接續華夏根源,被後人尊為“人文始祖”。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史記·五帝本紀》
“昌意之子,祖自軒轅。始誅九黎,水德統天。以國為號,風化神宣。威鴻八極,靡不祗虔。”
——曹植《帝顓頊贊》
“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無寧天地,神聖靈察,教弭四海,明並日月。”
——曹植《帝嚳贊》
仰惟聖神,繼天立極,功被生民,萬世永賴。予嗣承大統,祇嚴祀事,用祈佑我家園,永底昇平。—— 明·正統元年御祭碑文
節慶活動
1、公祭典禮
2002年三月十八日,內黃縣人民政府為緬懷聖祖功德,弘揚華夏文化,在顓頊帝嚳陵公祭顓頊、帝嚳二帝,並由此列為定製。每年此時,國家、省市領導、社會知名人士以及數十成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雲集帝陵,緬懷先祖。
2、高王廟會
顓頊、帝嚳位列上古“五帝”之第二帝和第三帝,受尊華夏人文始祖。因顓頊為高陽氏,帝嚳為高辛氏,民間通稱為“高王”。顓頊帝嚳二帝陵,也因此俗稱“高王廟”。相傳農曆三月十八為顓頊帝嚳誕辰,八方百姓,雲集帝陵,焚香祭拜,緬懷先祖,廟會由此形成。
顓頊帝嚳陵傳統的祭祀活動,帶動了廟會的形成與發展。隨著廟會規模的不斷擴大,積德各業的商販爭向廟會靠攏,利用人們尋根祭祖的機會,出售祭祀用品,隨著古廟會人流的不斷增多,逐步擴大商品種類,以滿足人們在拜祖之餘購買生產和生活伺服器的需求。正是因為這樣,廟市交易便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隨著近年祭祀節的成功舉辦,遊客的不斷增多,旅遊紀念品、地方特色小吃、綠色無公害家副產品成為廟會上的主要商品,廟會商品各類更加繁多,應有盡有。
3、文藝演出
民間文藝團體演出是顓頊帝嚳陵祭祖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舞龍、舞獅、秧歌、抬閣、背閣、高蹺等獨具特色的地方民間文藝表演,還有雜技表演、動物表演、武術表演,吸引了大量遊人駐足觀看。景區內也推出免費的古裝祭祀表演。
公祭大典禮程
公祭顓頊帝嚳二帝大典禮程:
第一項 鐘鼓炮禮
第二項 敬獻花禮
第三項 行上香禮
第四項 行奠帛禮
第五項 行奠酒禮
第六項 恭讀祭文
第七項 行鞠躬禮
第八項 樂舞告祭
第九項 拜謁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