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面疔瘡

顏面部疔瘡一般指本詞條

顏面疔瘡,中醫病名。是指發生在顏面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於顏面部癤、癰。其特徵是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釘丁之狀。該病病情變化迅速,易成走黃危證。顏面部疔瘡由於發生部位不同,分別稱為“眉心疔”、“跟胞疔”、“鼻疔”“迎香疔”、“中疔”、“虎鬚疔”、“鎖口疔”、“唇疔”、“承漿疔”、“地角穴”。西醫則稱為急性淋巴管炎。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顏面疔瘡
  • 常見發病部位:前額、顴、頰、鼻、口唇
  • 常見病因:外感火熱毒邪、臟腑蘊熱
  • 多發群體:所有人群
  • 疾病分類:外科—瘡瘍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治疔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疔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顏面部疔瘡是指發生在顏面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於顏面部癤、癰。其特徵是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釘丁之狀。該病病情變化迅速,易成走黃危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及特點,疔的範圍較廣,包括了西醫的癤、癰、壞疽的一部分,與西醫病名急性淋巴管炎、皮膚炭疽基本相同。

病因病機

主要因火熱之毒為患。其毒或從內發,如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臟腑蘊熱內生;或從外受,如感受風熱火毒,或從皮膚破損染毒。火熱之毒蘊蒸肌膚,以致氣血凝滯,火毒結聚,熱勝肉腐而成。若火毒熾盛,內燔營血,則成走黃重證。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多發於唇、鼻、眉、顴等處。
2.初起早顏面部的某處皮膚上突起一粟米樣膿頭,或癢或麻,漸漸紅腫熱痛,腫脹範圍在3-6cm左右,根深堅硬,狀如釘丁。重者可伴惡寒發熱。約5-7天,腫勢逐漸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膿頭破潰。可伴發熱、口渴、便秘、溲赤,約7-10天,頂高根軟潰膿,膿拴隨膿外出,隨之腫消痛止,身熱減退而愈。
3.凡顏面部疔瘡,症見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以致頭面耳項俱腫,伴壯熱煩躁,神昏譫語,脅痛氣急,舌紅絳,苔黃燥,脈洪數等症狀,此乃疔毒有越出局限範圍之象,是為走黃。

病證鑑別

癤 雖好發於顏面部,但紅腫範圍不超過3cm,無明顯根腳,一般無全身症狀。

相關檢查

本病的診斷可依據查血常規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若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則考慮為顏面疔瘡。症狀嚴重者應做血細菌培養。

辯證論治

治疔原則

內治以清熱解毒為大法,火毒熾盛證宜涼血清熱解毒。外治根據初起、成膿、潰後,分別採用箍毒消腫、提膿祛腐、生肌收口治療。

證治分類

1.熱毒蘊結證
主症:結瘡形如粟粒,或癢或麻,可見紅腫熱痛,腫脹範圍3—6cm,頂高根深堅硬;伴惡寒發熱;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代表方: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2. 火毒熾盛證
主證:疔腫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出現膿頭;伴發熱口渴,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瀉火解毒。
代表方:黃連解毒湯加減。
常用藥:黃芩、黃連、黃柏、梔子。

其他疔法

初起箍圍消腫,用玉器散以金銀花露或水調敷,或千捶膏蓋貼。膿成則提膿去腐,用九一丹、八二丹撤於瘡頂部,再用玉器膏或千捶膏敷貼。若膿出不暢,用藥線引流;若膿已成熟,中央已軟,有波動感時,應切開排膿。膿盡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紅油膏蓋貼。

轉歸預後

本病若及時診斷,早期治疔,病情較輕,正氣較強,一般預後良好。若處理不當,或妄加擠壓,可引起疔瘡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以致頭面、耳、項俱腫,容易導致損筋傷骨,疔瘡走黃而有生命危險。

預防調護

1.平時不要過食膏粱厚味。
2.全身症狀明顯者,宜臥床休息。
3.發生在口唇四周“危險三角區者,切忌擠壓碰撞,以防“走黃”。
4.忌內服發散藥,忌灸法,忌食菸酒、辛辣、魚腥等物,忌房事和憤怒。

文獻摘要

1.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疔腫》云:“初起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難治;……經五六日不瘥,眼中見火,神昏口乾。心煩即死也。”
2. 陳實功《外科正宗·疔瘡論》云:“夫疔瘡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發夕死,隨發隨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