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福祐王廟》是宋代詩人王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福祐王廟
- 作者:王淮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題福祐王廟》是宋代詩人王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題福祐王廟》是宋代詩人王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關中失鹿人爭逐,一去鴻門不可尋。千古英雄死遺恨,封侯廟食更何心。1作者簡介王淮: 宋婺州金華人,字季海。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以薦除監察御史,遷右正言。曾劾罷宰相湯思...
解州關帝廟是建於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元祐七年(1092)重修,這次重修屬於官民共同營修。解州關帝廟在金代重修,為政府官修。元代,關帝廟多次重修,據王緯撰《泰定修廟記》載:“至治三年(1323)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寶童前馬、晉寧路達魯花赤中書、刑部尚書馬思忽前馬、晉寧路總管二公,謂緯言解州故城...
據此碑載,《開成石經》《石台孝經》等碑石遷至唐尚書省西隅文宣王廟(今西安社會路一帶)後的陳列形式為“苔碑中立,石壁外周”。苔碑即《石台孝經》,石壁即《開成石經》。 宋嘉祐三年(1058年),《彥修草書》、張旭《肚痛帖》刊石。後有梁郡李丕緒題跋“乾化中,僧彥修善草書,筆力遒勁得張旭法,惜哉名不...
至淳佑季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明萬曆至清中葉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得半個鎮”之說。南得之所以一躍成為江浙雄鎮,主要是因為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附近遍地皆桑,家家養蠶,戶戶繅絲織綢”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南潯鎮是江南水鄉名鎮...
《宋會要》禮二十:“郎君神祠,永康崇德廟廣佑英惠王次子。仁宗嘉佑八年八月,[詔]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特封靈惠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張商英為山西當陽玉泉山撰《元祐初建關三郎廟記》載:“李冰治水患,廟食於蜀之離堆,而其子二郎以靈化顯。”趙挾古今集記》載:“李冰使...
延祐七年(1320年)春,倪瓚自書絕句一首:燕子低飛不動塵,黃鶯嬌小未勝春。東風綠盡門前草,細雨含煙愁路人。至治元年(1321年)仲冬,倪瓚為野舟(又號牧庵)作《江山夕照圖》。至治二年(1322年),倪瓚初識袁矩。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四日,倪瓚長兄倪昭奎病故。繼之,母邵氏和老師王仁輔相繼去世,...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朝廷選派太常博士名學者周延俊來富順任知監,努力興教化,辦學校,培育士子。宋慶曆四年(1044年),在周延俊的倡導下,富順鄉民集資在縣城南門建成一座文廟,主供孔子,時稱“文宣王廟”,並在廟內立石質“雁塔碑”,以刻全縣歷次中試者的名字。此後,歷任富順知監,均熱心教育事業...
正德十二年,布衣王大祐發地得碣石,乃崇封焉。郡守梁材建廟,修撰唐皋記之。牛皋墓在棲霞嶺上。皋字伯遠,汝州人,岳鄂王部將,素立戰功。秦檜懼其怨己,一日大會眾軍士,置毒害之。皋將死,嘆曰:“吾年近六十,官至侍從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議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為嘆耳!” [2]...
斯堤已崇,茲民獲祐.齯童相慶,室以完富。貽於襄人,願保厥壽。繄公之功,赫焉如晝。捍此巨災,崒若京阜。天子賜之,百姓載之。族孫作詩,昭示厥後。卷551_2「題甘露寺」盧肇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地從京口斷,山到海門回。曙色煙中滅,潮聲日下來。一隅通雉堞,千仞聳樓台。林暗疑降虎,江...
白鷺洲書院,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沿江路248號,南宋吉州知軍江萬里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宋代在白鷺洲上創建書院時,就依洲名而稱之為“白鷺洲書院”,為江西四大書院(一說為江西三大書院)之一。白鷺洲書院現存古建築除風月樓、雲章閣外,尚有中山院、文山院、紅樓,還有泮月池、復古亭等。白鷺洲...
喜之後醇與元祐黨籍,人物誌有傳。壽一名潛,官至節度使,見吉安志。壽子七,嗣邦以懦學立門戶,見《謝諤良齋集》。嗣興之後齊,仁宗稱為江西三瑞。嗣慶之後繼凱,元末義士。嗣元之後應雷,以循吏稱,人物誌俱有傳。嗣簡之後宜之,蕭大山有詩序。嗣藹之後方迥,文丞相有祭文。嗣嚴之後端,司馬溫公有書。
清·東嶽廟碑記 清·廣勝寺飛虹塔塔頂鐵板題刻 清·輝翁郝君治水功績序 清·北霍渠治水功竣碣 清·重建三教廟碑記 清·重修碑記 清·萬聖寺地震碣 清·重修洪崖寺募緣序 清·汾西縣團柏水潤二里新開金父渠成功記 清·廣勝下寺金妝前殿諸佛像碑記 清·重修地藏殿碑誌 清·塔下燈油地畝記 清·關王辭曹操...
金宣宗貞祐二年的公元1214年,蒙古兵南攻,金朝被迫遷都汴京(今開封),史稱“貞佑南渡”。當時25歲的元好問,便避兵在陽曲和秀容山中,揮筆寫下了《石嶺關書所見》這首紀事詩(前第三章的第三節已經有了介紹和分析),我們從賞景的角度看,詩中寫出了這裡山勢的逶迤和嶙峻,溝壑的彎曲和深邈,風砂的巨大和...
元祐四年(1089年),鑄金人台東南隅鐵人一尊(現存鐵人系民國十五年(1926年)補鑄。紹聖四年(1097年),鑄金人台西南隅鐵人一尊。紹聖五年(1098年),鑄金人台西北隅鐵人一尊。東北隅鐵人早毀,於民國二年(1913年)補鑄。宋徽宗崇寧中(1102年—1106年),重修聖母殿,賜號“慈廟”。政和元年(1111年...
福聖院 遵德保全院 梅林院 第七章兩宋時期(公元960-1279年)第一節宋時期墓群、墓葬 蘭沿千官嶺墓群 羽林後山墓群 楓家潭墓群 鳳凰窠墓群 董公健墓 陳煥墓 呂秉南、董氏宜人墓 袁一之、石妙觀墓 呂鐮墓 王逵墓 張枃墓 石氏家族墓 第二節已清理的宋墓 王家園北宋元祐(1086-1093)墓 坑西北宋元祐八...
上海順濟廟記碑(宋渤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黃渡滬瀆龍王廟記碑(許約撰元大德九年·1305年)嘉定集仙宮重建東嶽行祠記碑(張與材撰元皇慶元年·1312年)平江路嘉定州集仙宮瑞竹記碑(孫應元撰元皇慶元年·1312年)集仙宮瑞竹圖並題詩刻石(元皇慶元年·1312年)集仙宮上真殿記碑(章吉春撰元延祐四...
據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四川省道教協會顧問王家祐的《彭縣三道治考》而知,“漓沅”本名“麗元”,是蜀人專用名詞,指的是蜀人墳包上所立的石鏡,漓沅山是石鏡的意思(見《成都文物》1994年第1期)。據有關史志資料記載: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曾經遊歷此山,成為後來天師道在此設“治”傳教的...
〇八二重修蟲王廟增財神龍王像設因改祠名目美報祠碑序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〇八三元故康公墓誌元延祐七年(1320)〇八四康氏先塋碣銘元泰定元年(1324)〇八五康厚齋及妻朱氏墓碑民國三十一年(1942)康母太孺人賢德紀念碑 〇八六田自賢墓碑清嘉慶二十年(1815)〇八七田增及妻邢氏墓碑民國十八年(1929)益...
王審邽 王審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唐·乾寧元年(894年)權泉州刺史,三年(896年)實授 ,天祐元年(904年)卒於任,政績顯著。唐末,與兄王潮參加王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光啟元年(885年),隨軍渡江南下。入閩後,協助兄王潮治理泉州七年,任泉州刺史達12年。勤政愛民...
據傳,虔化縣麻田盧王廟廟門橫匾上寫的是“神光普照”四個大字,廟門上的對聯為“盧王威靈日朝日顯,廟前溪水長漲長流”。廟內有三幅對聯;其一為“昔日扶助後梁主四方平靜,韶水佑黎民百姓安寧”;其二為“恩施宇廟韶溪百姓皆沾恩,德貫日月麻田黎民齊感德”;其三為“來來往往賴盧王川流不息,古古今今...
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遙拜皇帝地方,現為福州市博物館。大士殿東鄰“護國寺”,西接“真龍庵”。定光塔坐落在於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層八角型白塔,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於唐天祐元年(904年)建造的。歷經千餘年依然屹立在白塔寺旁。從定光塔寺大殿...
○八二 重修蟲王廟增財神龍王像設因改祠名曰美報祠碑序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171 ○八三 元故康公墓誌 元延祐七年(1320)/177 ○八四 康氏先塋碣銘 元泰定元年(1324)/179 ○八五 康厚齋及妻朱氏墓碑 民國三十一年(1942)/181 康母太孺人 賢德紀念碑/182 ○八六 田自賢墓碑 清嘉慶...
宋紹興六年(1136年),宋高宗詔命權以府學為孔氏家廟。此乃衢州第一座家廟。寶祐元年(1253年)應孔子第五十三世孫、第六代衍聖公孔洙之請,宋理宗撥銀三十六萬緡、詔建孔氏家廟於郡東北菱湖芙蓉堤。這是衢州第二座家廟。南宋寶祐三年(1255年),衢州知府孫子秀奏請鼎建家廟。理宗以“端平入洛”失敗、北伐...
唐肅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6]。晚唐以後逐漸被神化。後晉時追封“靈顯王” [51],到南宋時累封為“輔世靈佑忠烈王” [117]。 李靖一生征戰數十年,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史家贊道:“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二公,誠煙閣之最。” [56]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
北宋皇祐年間重浚。北宋大觀四年(1110)在入江口建黃田港閘,明改名定波閘。從無錫市北郊皋橋起,經無錫縣石潼鎮、江陰市青陽鎮、南閘,由澄江鎮黃田港入長江。南通江南運河,東連九里河、錫北運河、青祝河、西接西橫河,長37公里。1953年澄江鎮西辟新航道,建黃田港船閘。1967年改建定波閘並改名工農閘。1981...
宋·大宋新修南海廣利王廟之碑 宋·林渭夫南山題詩 宋·黃夢松南山題詩 宋·劉仲堪南山十詠 宋·俞獻卿葬妻銘 宋·七星岩包拯題記 宋·南華寺木雕羅漢像銘(選一)宋·陶翼端州嵩台石室題刻 宋·惠州野吏亭詩殘碑 宋·廣東路新開峽山棧路記 宋·皇祐五年中書門下牒碑 宋·蕭淵言三洲岩題詩 宋·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