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天台國清寺》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天台國清寺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王十朋
- 出處:《梅溪集》
《題天台國清寺》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題天台國清寺》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題天台國清寺十里松聲接澗泉,清音入耳夜無眠。宜於四絕中稱絕,誰向三賢后更賢。寺就已無陳日月,時清長是宋山川。明朝杖屨尋劉阮,不待桃花入洞天。作者簡介王十朋(1...
南宋嘉定《赤城志·寺觀門二》“景德國清寺”條下稱:“在(天台)縣北一十里。舊名天台,隋開皇十八年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禪於此,夢定光告曰:‘寺若成,國即清’。大業中遂改名國清。李邕《記》所謂‘應運題寺’是也。唐會昌中廢。”國清寺始是依據天台宗創始人智者親手所畫的樣式所建的。智者開創...
《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是晚唐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七言絕句。詩文兼有奇朴二態,前兩句質樸寫景,寫國清寺所見;後兩句“怪來”、“元是”一問一答設思巧妙。作品原文 十里松門國清路,飯猿台上菩提樹。怪來煙雨落晴天,元是海風吹瀑布。十里松門:國清寺主建築群後的小山坡上,蒼鬱的松林儼然成了松門...
國清寺,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城掘港的西南,始建於唐憲宗時,開山祖師名為行滿,是天台山國清寺的第十代祖師,故此寺與之同名,為中國佛教最早宗派天台宗的一脈。唐代,掘港是黃海和長江支泓橫江交匯處的漁村,名沿海村,設煎鹽亭,國清寺地理位置險要,為海防門戶。唐初崇尚佛教,太宗曾下旨:“交兵之處,...
是寺本題天台,先是大師嘗夢定光禪師教曰:“寺若成,國必清。”大業元年,僧智璪啟其禪以為號,煬帝從而改焉。至義寧之初,寺宇方就,事屬皇運,言符聖僧。粵若右赤城,左滄海,艮背曾阜,襟開平原,寶勢雄侈於古今,奇表嚴淨於江漢。建置崇麗,慮矩恢殊,廣殿磴於重嚴,周廊廡於絕讞,峰台納景於...
《送僧歸天台住國清寺》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聞說台山勝,令人夢欲騰。松杉萬丈路,鉼錫半千僧。澗落煙中磐,岩垂雪裡燈。豐乾舊時席,花雨又重增。作者注釋 歸天 人死的婉辭。《前漢書平話》卷中:“ 高祖 歸天,文武舉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大太爺著了這一急,得了...
王十朋(1112-1171)的《題天台國清寺》詩稱豐乾寒山拾得為“三賢”:十里松聲接澗泉,清音入耳夜無眠。宜於四絕中稱絕,誰向三賢后更賢。王十朋,樂清(今屬溫州)人。南宋紹興二十七年狀元,官至龍圖閣學士。曾遊覽天台山,有《梅溪集》。自“三賢”之稱後,相繼出現了“三大士”、“三隱”、“三聖”之名...
南朝僧人智顗率弟子築庵而居,講經論道,創立了天台宗思想體系。現今的名剎國清寺就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場。唐貞元二十三年(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入華學天台教法,回國後創立了日本教法天台宗;11世紀,朝鮮僧人儀天入宋學天台教理,把天台宗傳回朝鮮。此後,日本及朝鮮佛教徒常入華參拜祖庭。天台寺建成於北宋乾...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更名為護國寺。宋天聖九年(1031),立“宋天台山護國寺碑銘”,此碑至民國時期尚在,由吳越王錢弘俶之子、中書令錢惟演(977-1034)所撰,工部尚書李端懿書,檢校司空、鄂州刺史錢惟濟題額。宋《嘉定赤城志》記載,護國寺有田1215畝、地120畝、山400畝。鼎盛時僧眾三百,殿宇森森。
唐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大師來國清寺取經,加回國後選擇了與天台山風光相似的比睿山興建一座仿擬國清寺的延曆寺,大興天台宗教義。從此稱該山為日本“天台山”,該寺為日本“國清寺”,日本天台宗稱天台國清寺為“祖庭”。最澄大師還把天台山的茶葉引種到日本。最澄以後,日本許多佛學大師也相繼來天台...
國清三隱指中國佛教歷史上三位著名的禪師:寒山、拾得、豐乾,他們都是唐代高僧,又都曾經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修隱,故稱“國清三隱”。寒山 寒山、拾得、豐乾皆隱棲天台山國清寺,故稱“國清三隱”。寒山(約691~793)寒山子乃唐代首都長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
國清景點 位於縣城北3公里,景點面積3.3平方公里。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後改名國清寺,寓“寺若成,國即清”之意。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為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構成一個擁有二萬多平方米,八百餘間房屋,殿堂齊全...
國清寺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改名國清寺,寓“寺若成,國即清”之意。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為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構成一個擁有2萬多平方米,八百餘間房屋,殿堂齊全,建築嚴整,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現...
國清寺北五里,即智者塔院。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圓寂於剡縣石城寺,其徒輿葬於此,建肉身塔,名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覺寺。後廢。隆興(1163一1164年)間,僧真稔重興佛殿僧房。清鹹豐、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毀於戰火,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國佛教天台...
來天台山遊覽的賓客總以一睹隋梅英姿為快。許多文人墨客競相撰文吟詠。郭沫若有詩調侃:塔古鐘聲寂,山高月上遲,隋梅私自笑,君夢復何痴。鄧拓《題梅》詩最為傳神:剪取東風第一枝,半簾疏影坐題詩。不須脂粉綠顏色,最憶天台相見時。遊客評價 梅花素以高潔、素雅而深受我國歷代文人與大眾的喜愛。隋代古剎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