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清寺碑

《國清寺碑》是唐代李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國清寺碑
  • 作者李邕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國清寺碑
觀夫密教將開,必有其地;靈岳將應,必降其人。是以兆發真僧,功成宏願,以一如正受之力,致三朝大事之因:故得帝王宅心,王公攝念,國祥備至,家寶荐臻。玉宇懸空金谷飛月,婆若之海塵不能淄,安明之山風不能振:莫與京者,其在茲乎!國清寺者,隋開皇十八年智者大師之所建也。大師強植之根,已於千萬佛所;本性之照,豈於一百年閒?是以相眉雪光,慈目水淨,入不住地,得無上緣。五部律儀,具分金界;三昧定力,更立寶山。始入天台,居於佛隴,則知冥符事現,元感名征,構室者不立於空,托跡者必興於物。是寺本題天台,先是大師嘗夢定光禪師教曰:“寺若成,國必清。”大業元年,僧智璪啟其禪以為號,煬帝從而改焉。至義寧之初,寺宇方就,事屬皇運,言符聖僧。
粵若右赤城,左滄海,艮背曾阜,襟開平原,寶勢雄侈於古今,奇表嚴淨於江漢。建置崇麗,慮矩恢殊,廣殿磴於重嚴,周廊廡於絕讞,峰台納景於下視,雁塔排雲於中休。八部來思,不孤其德;三身在此,有其容。亦猶妙勝之鄉,乾竺之里,若即見佛,豈與登仙?曷雲菩提樹閒,必能七日成道;忉利天上,可以三月安居而已哉!借天仙往還,神秀表裹,靜漠漠而山遠,密微微而谷深,自然羅浮遷移,既因風雨;育王製造,載役鬼神。落落然列星陳於九天,昭昭然飛霞夾於二曜,松閒豁達,祥雲飛和雅之音;橋路逶迤,德水照澄清之色:佇立者神奪,散心者目明:所以信士永言,至人馳想,不遠萬里,有以一臨。離垢道場,遇之即是;去結法意,願之便成。淨水寶珠,見者無染;高山甘露,受者有知。起念事功,頓超十劫之地;坐入位證,遙比千眼之天。別有放生溪源,通流朝信,鱗介千族,壓海而隨波;綱罟萬般,因利而興簺。崑崙之水,天地經通之極,恆沙之命,溪壑無醉飽之期。
大師憫其殺因,示其宿世:父母妻子,俱是輪迴;山石地方,盡歸報復。百味歡喜之藥,願樂法王;五指慈悲之根,降伏師子。由是漁父易節,鮮食向風,釋綸解徽,停筐去笱,暢撥刺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乘佛之威,入佛之境,不恐不懼,且安且懷,矧過去之罔窮,固未來之靡盡。福德輕重,等須彌之斤兩;濟度廣大,同法界之範圍。所以欽若九重,煜炔萬國,光贊者五主,襟絕者數朝。儀鳳二年三月十日制曰:“台州國清寺,迥超塵俗,年代或異,妙相真容,累呈感應之跡;或淨居仙宇,函有徵祥之效。大啟良緣,實寄茲所,宜今寺內各造七級浮圖一所,度僧七七人,自今有闕,隨即簡補。”故其智印接武,草系傳薪,千葉蓮華,了無異色;五彩繒藎,休有圓光。莫不清涼之泉,沃茲劫燒;定慧之力,刜彼魔幢。羅漢之身,時可去矣;如來之室,歲豈留乎?昔有顫禪師者,即大師之複次也,戒珠圓明,德芽俊茂,以精進大力,運自在他心。每指堂東因如廁,奄忽泉涌,須臾石開,雖炎赫曠時,而清冷彌載。又堵波歲久,根據勢危,首亞西南,趾留東北,一遇瀑雨,稍浸廣庭,護法陰騭而扶持,信力潛運而平正。宜其女子不宿,葷血不臻,鎮之以法似,守之以山神,永懷水月,高謝風塵:此又奇也。
於時明牧敬公名鹹,忠賢相門,德禮邦鎮,宣慈被物,遺直在人。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為有守,惠愛恤下,貞固乾時;大德行續、上座神軌、寺主道翹、都維那首那、法師法忍等,三歸法空,一處心淨,景式諸子,大濟群生:皆賞嘆幽奇,明徵相事,雖裴回縱目,而仿佛畫屏,豈曲盡於筆端?固懸天深造。以為孫公之賦,未究三仙;郭璞之經,罕知十地:是存刻石,以廣披文。其詞曰:
兆出名山,功加賢位。倏甫和令,茲焉感致。佛隴通明,國清發瑞。征名立榜,應運題寺。法寺神麗,像殿崇嚴。九成台閣,百丈松杉。瞰瀛列座,倚蠍飛檐。風庭肅爽,霧谷沈潛。想像梵宮,超遙仙宇。目有書傳,耳無浪語。不知從來,相去幾許。施物及僧,唯吾與汝。外物莫際,密教自傳。心淨色淨,有邊無邊。持劍豈失?喻筏能捐。若遇諸佛,已超四禪。聞者斯來,見者斯悅。果果法似,因因地岊。心境始開,知印皆發。求仁得仁,即說非說。沙彌救議,菩薩放生。溪流晝夜,潮水虛盈。鱗介萬族,濕化千名。福河不絕,佛土常寧。郡邑才良,紀綱禪律。恭惟令始,雅尚休畢。保綏地靈,光照佛日。將播美於永代,愧當仁於雄筆。

作者簡介

李邕(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李善子。歷任左拾遺、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州刺史,玄宗天寶初,為汲郡、北海太守,被李林甫殺害。世稱李北海。為人剛強激烈,累忤權貴,數遭貶斥。邕能文,尤長碑頌,並善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