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寺坐落於河北省肥鄉區,建立於唐貞元二十三年,是佛教北方天台宗稀有弘法道場。天台山原為山名,山在天台山村東側。雍正十年《肥鄉縣誌》卷一記載:天台山在縣西南十五里,上建天台寺。因系浙江天台山僧人結庵而居,山名為僧人所起,稱天台山,寺稱天台寺,與浙江天台山天台寺(國清講寺原名),山名同,寺名同,法脈相連,血脈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台寺
- 地點:河北省肥鄉區
- 時間:唐貞元二十三年(804年)
- 性質:佛教北方天台宗稀有弘法道場
名字的起源
歷史沿革
隋唐時期,浙江天台山僧人行腳於此,見平原大地獨顯此山,遂築庵於土山之上,山名天台山,“村亦名天台山”,後建築寺院,名天台寺。(雍正十年《肥鄉縣誌》卷一)。寺僧晝誦《法華》,暮修止觀,教化一方。天台寺圍牆均由大青磚砌築,寺院由南至北沿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修定殿、瑞光殿(別名鐵佛殿)五部分。配殿有大悲殿、準提殿、祖師殿、五觀堂、丈室、鐘樓和鼓樓等,另有僧舍寮房二百餘間。各殿宇之間甬道,全部由青石鋪就。寺院建築層甍巍峨,氣勢恢宏,名揚遐邇。山門殿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由青磚綠瓦配以木質椽檐飛羽而成,內塑伽藍菩薩像,伽藍菩薩是關公化身,眾有誤做關帝廟者。山門殿的北側是天王殿,內塑有彌勒菩薩,面向前方,大肚偏偏,長耳笑眼,姿態動人,似迎四方香客。韋陀菩薩與彌勒菩薩隔屏正北站立,身披甲冑,雙目圓睜,威風凜凜。山門殿與天王殿之間的東西兩側各建鐘樓和鼓樓。穿過天王殿,北邊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寬五間,進深兩間,內塑釋迦牟尼佛,兩側站像為阿難和迦葉,與之隔屏北向的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師利菩薩,三位菩薩各自坐在獅象犼上,面向正北,寓意倒駕慈航,普度眾生。再往北走是修定殿,修定殿是整個寺院的最大殿宇,在順治丁亥年(1647)有過修整,大殿寬七間,進深三間,重檐四角攢尖,下檐方木構成,五彩斗栱,彩繪棟樑,高大雄偉,大殿上築有日月樓,高七尺,在日、月光線的照射下,金光四射,巍峨壯觀。修定殿閱台一丈寬,台階下東西兩側各有石碑,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石碑至今尚存。修定殿內供奉著三世佛,中間是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右側為東方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左側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均為坐姿,連著下面的須彌座有一丈五尺多高,佛像均雙目下垂,面帶慈祥,猶似教化世間,法音宣流,由於修定殿之宏偉,寺院曾被人稱為修定寺。瑞光殿在最北端,殿內供奉的是燃燈古佛,鐵佛一丈多高,銘文記載鑄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由忠武軍(今河南許昌)工匠鑄造。在瑞光殿與修定殿之間的東西兩側,左右各建配殿,左側供奉準提菩薩,右側供奉觀世音菩薩,均由香椿木雕刻而成。據說,明朝雕制佛像時用的香椿木,為邯鄲縣上宋村村民布施,幾百年過去了,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邯鄲縣上宋村很多人來天台寺“走親親”,他們稱這些用香椿木所刻的菩薩像為菩薩姑姑,直到解放後還有人來。寺院東西側配殿為祖師殿、五觀堂、鐘樓和鼓樓等,另有丈室、僧舍寮房二百餘間。寺院苑林占地七十餘畝,苑林內,古木參天,名卉甚多,風景怡人。許多文人騷客遊覽並留下了很多詩文,詩人李貞吉在遊覽天台寺時,題有 “天台有蕙蘭,奕世乃齊烈”詩句。天台寺緊鄰東側漳河,構成了一幅天然亮麗的風景畫。
史料記載
《肥鄉縣誌》稱“村由寺興”蓋源於此。明朝詩人喬年曾寫有《天台晚眺》詩“滿目煙霞春雨後,萬山蒼翠夕陽中”,描寫了當時登覽眺石所見的情景。“日落晚眺石”實系天然的紅外線玉石,清澈透明,堪稱國寶。藏兵洞在天台寺鐵佛殿佛像前供桌下,地洞之所以稱藏兵洞,是因為該洞開挖在隋唐時期,因竇建德在廣府老城建立大夏國,當時兵將較少,因為懼怕外敵侵略,曾鑿洞在其府邸後院,向南通四十里天台山村天台寺,向西通四十里永年縣通頭村。藏兵洞深三丈多,與廣府竇建德的夏兵洞銜接互通,洞口蓋一方石,村民沿洞常下去,由於地洞較深且長,多走數丈便放棄者。天台寺苑林內,舊有一棵皂角樹,明代植載,至今六百多年,仍然蒼勁挺拔,樹蔭一畝多,樹身需三人連手合抱,古樹至今尚結皂角,皂角個大修長,大者尺余,村民多於深秋於樹下拾之,洗滌衣物異常淨潔。天台寺是北方天台宗最早和最大弘法道場,與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血脈相連,天台宗是佛教第一宗派,而今,兩岸三地擁有300萬多信徒。如能修繕開放肥鄉天台寺,將為天台山鎮注入民族文化和經濟騰飛的機緣,小鎮的明天會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