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靜脈窩(jugular fossa)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頸靜脈窩
- 外文名:jugular fossa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頸靜脈窩(jugular fossa)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頸靜脈窩(jugular fossa)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定義顳骨岩部下面,圓形頸動脈管外口後方的深窩。容納頸靜脈上球。1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頸內靜脈起始處稍膨大,稱為頸靜脈上球(superiorbulb of jugular vein),右側比左側為大,位於頸靜脈窩內。頸內靜脈的末端亦膨大,稱為頸靜脈下球(inferior bulb of jugularvein),位於胸鎖乳突肌胸骨頭和鎖骨頭所形成的鎖骨上小窩的...
頸靜脈壁 頸靜脈壁(jugular wall)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鼓室的下壁,分隔鼓室和頸靜脈窩的一薄骨板。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4.乳突管小溝:顳骨岩部下面,有頸靜脈窩,頸靜脈窩的外側骨壁上有一淺溝,稱為乳突管小溝,該溝向後穿入骨質而成一小管,成為迷走神經耳支的通路。5.鼓室小管下口:顳骨岩部下面,頸動脈管外口和頸靜脈窩之間的薄骨嵴上,有鼓室...
頸靜脈窩的前方有頸動脈管外口,再向內側可見破裂孔,頸靜脈窩的前外側生有莖突,其後莖乳孔,孔的後方為乳突。外耳道在莖突前外側,其前方有下頜窩和下頜結節,在枕骨大孔後方有枕外嵴、枕外隆凸及其兩側的上項線和與之平行的下...
可分三部分:①岩部:尖伸向前內,底向外耳門;前面朝向顱中窩,中央為弓狀隆起,前外側為鼓室蓋,岩尖處有三叉神經壓跡;後面近中央處有內耳門;下面中央有頸動脈管外口,其後方為頸靜脈窩,外窩後外側的突起為莖突。②顳鱗部:...
1.錘骨柄層面:此層面可見鼓岬、錘骨柄、耳蝸。鼓岬為鼓室內壁一骨性突起,其內方為耳蝸底螺旋,錘骨柄呈邊緣光滑的線狀骨性密度影指向鼓岬,鼓室後內半圓形骨性切跡為頸靜脈窩。2、錘骨頸層面:鼓室內呈逗點狀骨性密度影為聽小骨,...
頸靜脈球頂部的外膜內有頸靜脈球體分布,緊靠頸靜脈窩,為頸靜脈球體瘤的原發組織。4.前壁:前壁有頸動脈壁(carotid wall),上寬下窄。上部有鼓膜張肌半管(semicanal for tensor tympani muscle)及位於其內的鼓膜張肌,其下為咽鼓...
頸動脈管口後方的深窩是頸靜脈窩,後外側的細長骨突為莖突。在外耳門的後方,岩部向下伸出的突起稱乳突,內有許多腔隙稱乳突小房,莖突根部後方的小孔為莖乳孔。枕骨 位於顱的後下部。前下部有枕骨大孔,藉此孔枕骨分為4部。前為...
枕髁外側,位於枕骨與顳骨岩部之間前後依次分布著不規則的頸靜脈孔和圓形的頸動脈管外口。兩對頸靜脈孔和頸靜脈窩之間、枕骨大孔前方是咽結節。頸動脈管外口內側可見蝶骨、枕骨和顳骨圍成的破裂孔,頸靜脈孔的後外側是莖突,頸突前外側...
內耳門.顱底外面觀:由前向後:骨齶,牙槽弓,鼻後孔,犁骨,切牙孔,齶大孔,卵圓孔,棘孔,下頜窩,關節結節,破裂孔,頸靜脈窩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莖突,乳突,枕外隆突,莖乳孔.顱側面觀:外耳門,顴弓,顳窩(顴弓上方),顳下窩(顴弓...
為了避免損傷面神經,手術應限於乳突前緣,若頸靜脈窩明顯高位時,面神經乳突段與頸靜脈毗鄰。反之頸靜脈窩低於莖乳孔平面。頸內動脈管到莖乳孔的距離約10mm,這個長度是恆定的。面神經在鼓室內的主要分支為:①岩大淺神經,位於膝神經...
側顱底指以鼻咽頂壁中心,向前外經翼齶窩達眶下裂前端,向後外經頸靜脈窩到乳突後緣兩 條假想線之間的三角區。側顱底區常見的腫瘤有鼻咽癌、中耳癌、中神經與面神經鞘膜瘤、腦膜瘤、畸胎瘤、先天性膽脂瘤等;其中重要而複雜者為頸...
骨折線與岩骨長軸垂直,由顱底後窩橫過岩錐到顱中窩,多從枕骨大孔或頸靜脈窩,橫過內耳道和迷路到顱中窩的破裂孔或棘孔區。內耳損傷重 ,耳蝸及半規管內常有出血,迷路受損時有較重的眩暈、噁心、嘔吐,檢查可有傾倒及自發性眼球...
在此層面內圓窗膜和耳蝸第二回均已消失,耳蝸為一類似“月牙狀”的呈弧形的骨管;耳蝸水管的上緣已經出現;圓窗龕與頸靜脈窩骨壁間的距離較上一層面更短。圓窗龕與頸靜脈窩間骨壁的最短距離右側(2.13±1.88)mm,左側(2....
岩小窩 岩小窩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顳骨岩部下面,蝸水管外口、頸靜脈窩和頸動脈管外口之間的骨嵴上的一小淺窩。內有鼓室小管下口。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3.下壁亦稱頸靜脈璧,僅為一薄層骨椒,分隔鼓室與頸靜脈窩內的頸靜脈球。部分人的鼓室下壁未骨化,僅借黏膜和纖維結締組織分隔鼓室和頸靜脈球。這種情況施行鼓膜或鼓室手術時,易傷及頸靜脈球而發阻嚴重出血。4.前壁也稱頸動脈壁....
迷走神經的顱內段長約17.1(15.0~22.9)mm,自延髓發出後,經Luschka孔和小腦絨球腹側抵達頸靜脈孔。上迷走神經節位於迷走神經進入頸靜脈孔的硬膜摺疊處,上端暴露在腦脊液中。該節下部發出耳支,在頸靜脈窩走行,穿越顳骨岩部狹窄...
蝸水管外口 蝸水管外口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頸靜脈窩前內側三角形壓跡底部的小孔。有外淋巴管及靜脈通過。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顱底外面觀:由前向後:骨齶、牙槽弓、鼻後孔、犁骨、切牙孔、齶大孔、卵圓、棘孔、下頜窩、關節結節、破裂、頸靜脈窩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莖突、乳突、枕外隆突、莖乳孔。顱側面觀:外耳門、顴弓、顳窩(顴弓上方)、顳下...
四、頸靜脈窩 五、頸內動脈 六、蛛網膜顆粒 七、岩錐尖 第二節 顳骨先天畸形 一、影像學分類 二、胚胎學 三、傳音系統畸形 四、面神經畸形 五、內耳畸形 六、耳蝸畸形 七、前庭導水管和內淋巴囊 八、半規管和前庭 九、內耳道...
下面近中央處為頸動脈管外口,向上通頸動脈管,管由岩部尖端經頸動脈管內口,開口於破裂孔的後壁。頸動脈管外口之後的骨面凹陷,為頸靜脈窩,窩與枕骨頸靜脈切跡相連線,形成頸靜脈孔,孔內自前往後為岩下竇、舌咽神經(XI)、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