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姓

頓姓淵源有兩個,一是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族姬弱的封國頓子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二是源於回族。主要分布在山東平度、山西太原、湖南芷江、河北博野等地。頓姓名人有宋朝泰州通判頓起、明洪武年間舉人頓欽、明朝學者頓銳、當代著名基礎教育家頓嵩元、石油地質專家頓鐵軍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頓
  • 屬性:姓氏
  • 淵源:源於姬姓,源於回族
  • 主要分布:山東平度、山西太原、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頓肅,頓琦,頓起,頓欽,頓銳,頓嵩元,頓鐵軍,頓長庚,頓耀武,

基本介紹

頓[頓,讀音作dùn(ㄉㄨㄣˋ),亦讀作dú(ㄉㄨㄛˊ)]
頓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族姬弱的封國頓子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期,姬姓周族有王裔名弱,受封於頓(今河南商水),建立頓子國,也稱弱頓子。到了西周末期,頓國為媯姓的陳國所逼,被迫南遷至今河南項城西南一帶,因而又稱為南頓國。古頓國,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小諸侯國之一。按照周王朝的封建官制,“王者之制祿者,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頓國國君在史籍中被稱作“頓子”,顯示頓為第四等的子爵小國,按周制,方圓五十里而已。頓國爵低疆狹,民寡勢弱,文獻記載簡約,考古資料非常有限。
周敬王姬丐(姬匄)二十四年(楚昭王熊壬二十年,公元前496年),頓國的國君準備事奉晉國,於是便背叛了楚國,並和陳國斷絕了友好關係。楚國便在陳國的幫助下發兵滅掉了頓國,使其納入了楚國版圖。這在史籍《春秋·定公十四年》中有記載:“二月辛巳,楚公子結,陳公孫佗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二月辛巳”,即夏曆2月23日。在史籍《左傳·定公十四年》中記載:“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滅胡”。頓國自此併入楚地。顯然,南頓國(頓子國)最後的確是被楚國所滅亡的,但時間是在河南省項城市政府所說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的一百三十四年後的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頓國從公元前1046年建立,經歷了比較穩定的西周時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開始,在陳、楚、魯、宋、晉等大國爭霸中原的夾縫中艱難生存,或失或續,到公元前496年終為強楚所滅,總共存在了五百五十來年。頓國的存續,是西周至春秋時期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變幻。
到了先秦末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頓國故地設定了南頓郡。到了漢朝時期,漢高祖劉邦將其改置為南頓縣。而亡國後的南頓國(頓子國)王室子孫和國民們,多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即稱頓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頓氏正宗。該支頓氏正確讀音作dùn(ㄉㄨㄣ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中國西北地區除了有較多的馬氏外,還保留了許多回族的傳統姓氏和今天稱為稀僻的姓氏,如:拉氏、陝氏、擺氏、靠氏、者氏、喜氏、牙氏、乜氏、糟氏、綻氏、扇氏、底氏、朵氏、敏氏、勉氏、把氏、初氏、滿,灑氏、撒氏、尕氏、阿氏、訥氏、塔氏、納氏、哈氏、虎氏、沙氏、喇氏、寶氏、和氏、貼氏、鮮氏、計氏、水,亢氏、仁氏、且氏、臘氏、百氏、花氏、冶氏、妥氏、黑氏、佑氏、拜氏、鹹氏、茹氏、頓氏、芥氏、海氏、消氏、鐵氏、笪,轎,密氏、查氏,朝氏、雒氏,踏氏、剡氏、銷氏、終氏、闡氏、鎖氏、母氏、明氏、嗽氏、鄴氏、乍氏、佘氏、彌氏、元氏、帖氏、弭氏、來氏,脫氏、禹氏、關氏等姓氏。其中就有頓氏。在這些姓氏中,有許多是漢族姓氏中也沒有的,大大地豐富了中國姓氏的文化內涵,也為回族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原始資料。
不過,回族頓氏起源於何時、何地,史無記載。有人聲稱是匈奴的分支高車族的後裔,唐、宋、元時期歸附伊斯蘭教,將以其先祖冒頓單于之名漢化的頓氏帶入後來的回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冒頓單于,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冒頓單于,公元前?~前174年待考,全名為攣鞮·冒頓,是頭曼單于之子,他是秦末漢初時期著名的匈奴族首領,在位時間從公元前209~前174年為期三十六年。冒頓,正確讀音作mò dú(ㄇㄛˋ ㄉㄨㄛˊ),其姓攣鞮讀音作luān dī(ㄌㄨㄢ ㄉㄧ),是匈奴部落聯盟的首領稱號。於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殺了自己的父親頭曼單于而自立,是北方少數民族中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帥。漢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去世,其子攣鞮·稽粥即位,號曰老上單于。冒頓單于是匈奴民族心目中無比崇尚的英雄,是他將整個匈奴民族引向全盛時代,因此在冒頓單于的後裔子孫以及後世的匈奴民族中,皆有以冒頓單于之名漢化為姓氏,冒氏、頓氏是非常普遍的用姓,後逐漸融入漢族、蒙古族、回紇族等民族中,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該支冒氏正確讀音作mò(ㄇㄛˋ),不可讀作mào(ㄇㄠˋ)。而頓氏正確讀音作dú(ㄉㄨㄛˊ),能否讀作dùn(ㄉㄨㄣˋ),還有待更嚴謹的姓氏學家、音韻學家、歷史學家們研究。

第四個淵源

源於器物,出自蒙古民族樂器名稱冒頓潮爾,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冒頓潮爾,是蒙古民族喜愛的一種胡笳,是木管、三孔、吹管樂器。“冒頓”, 漢義“木頭”;“潮爾”,就是這種胡笳樂器的真正名稱。“潮爾”,實際上是古匈奴語,漢語譯為“笳”字。在典籍《爾雅·釋樂》中記述:“大管名”笄音正是潮爾。這種潮爾的吹奏方法十分特殊。它以竹或木為管,兩端均無簧舌而空,吹奏時既不似簫,亦不似笛,而是將管頭含唇內抵上齒,由吹奏者喉部發出低音,通過這種冒頓潮爾吹出美妙動聽的旋律,聽來使人產生一種悲戚蒼涼之感。由於吹奏冒頓潮爾時需要喉唇並用、吟吹結合,因此這種吹奏之法不經長期習練是不易掌握的。如今,內蒙古喀喇沁旗一帶著名的“橫胡笳”,就是在古老的冒頓潮爾上進行改進,於一端加上了一個能振動發聲的銅質簧片,並且把管身加長,兩端鑲以牛角,吹奏時兩手斜橫而持,省力而音色依然悲愴、蒼涼、雄渾、悠揚,優美之極。
宋、元、明時期,人們將能夠吹奏冒頓潮爾的蒙古藝人就稱作“冒頓潮爾”,非常受蒙古族同胞的喜愛和尊敬,不論走到哪裡,都受到人們的歡迎,因此有操持該職業者即以其為姓氏,稱冒頓潮爾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冒氏、頓氏、潮氏、爾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滿族社會職業撒頓,屬於以職業稱謂漢化為氏。
撒頓,滿語為sadun,本義為“親家”,後成為專職從事說媒者的稱呼,就如同漢族中的“紅娘”、“媒婆”等。後有人以其家族職業為漢化姓氏者,稱撒氏、頓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牂(頓子)、攣鞮·冒頓(冒頓單于)。

遷徙分布

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零八十位,以項城、漠南、漠北為郡望。
今北京市,天津市薊縣,河南省的漯河市原匯區、郾城縣,山東省的濟南市、青島市、平度市、泰安市、菏澤市牡丹區、德州市平原縣、禹城縣、棗莊市台兒莊區、東明市,河北省的秦皇島市、保定市博野縣、廊坊市、高碑店市、遵化市、豐潤縣、玉田縣,山西省的太原市、大同市、陽泉市,甘肅省的酒泉市,安徽省的宿州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嫩江縣、蘭西縣,吉林省的長春市、白城市、樺甸市、梨樹縣,遼寧省的鞍山市,河南省的鄭州市、新鄭市、許昌市、開封市、濮陽市、漯河市源匯區、郾城縣、平頂山市郟縣、洛陽市、周口市、盧氏縣、遂平縣、長垣縣、息縣,江蘇省的徐州市沛縣,江西省的南昌縣,湖北省的武漢市武昌區、荊州市江陵市、黃岡市浠水縣、張家界市、公安縣、潛江市、石首縣、宜昌市、建始縣,湖南省的衡陽市、懷化市漵浦縣、芷江縣、常德市石門縣、慈利縣,甘肅省的天水市,廣東省的江門市、深圳市、惠州市,陝西省的三原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內蒙古自治區的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頓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項城郡:在周初年為項子國,是西周初期封疆劃界分封的子爵,也是封國而治的地方行政單位或行政區劃之一,為周天子附庸國。到東周春秋時期,仍為項子國。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秦始皇併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定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項城縣縣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1949~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至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隸屬於周口市。
漠 北: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從秦朝末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統稱“漠北“。漢朝時期所稱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帶,因其大部分位於長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稱漠北,比照現在的政區,主要分布在蒙古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貝加爾湖流域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88年),出於主動打擊匈奴的需要,漢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陰山以北的大沙漠中。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的政權多建庭於漠北,這樣與南面的農居民族政權隔了一個大漠,有利於揚長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東突厥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建庭於漠南,對漢族政權保持忠誠,然而其內心還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漠 南:主要位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匈奴的發祥地就在漠南的陰山(今內蒙古鄂爾多斯)。

堂號

項城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河北頓氏族譜,(民國)頓占鳳續修,民國末期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北省玉田縣鴉鴻橋鎮小劉莊村。

字輩排行

湖北武昌、江陵、公安、潛江、石首、宜昌、荊門、湖南芷江、石門、慈利、懷化頓氏字輩:“岱泰昭慶象煥然祖德新耀宗儒道顯獻瑞玉書陳延祚惟天錫業光景運申大昌其嗣胤之子作朝賓”。
湖北浠水頓氏字輩:“有陽欽廷應啟龠建書乃光世德文武周全作扶萬國仁良忠厚智信恭儉寬慈蓉敏大治維則”。
河南息縣頓氏字輩:文德安邦國,詩書紹聖賢,有為開大業,忠孝本家傳。
吉林樺甸頓氏字輩:“溫良恭謙讓……”
安徽宿州、河南周口頓氏字輩:“明成紀廣中永士保國宏”。
四川大竹頓氏字輩:岱太昭承相,祖德煥然興,儒道宗孔聖,獻瑞玉書呈;延祚惟天賜,業光景運申;大昌其嗣胤,之子作朝賓
河南省長垣縣頓氏字輩:“海林年祥柏,宗宏廣賢修,保善新建民,世澤常發州。”

歷史名人

頓肅

頓 肅:(生卒年待考),魏郡人。為邵陽長。

頓琦

頓 琦:(生卒年待考),廣州人。著名西漢孝子。據《廣州先賢傳》記載:頓琦至孝,母喪感慕,哀聲不絕,飛鳧白鳩廬側,見人即去,見琦而留。

頓起

頓 起:(生卒年待考),蔡州人。宋朝泰州通判。

頓欽

頓 欽:(生卒年待考),明洪武年間舉人.

頓銳

頓 銳:(生卒年待考),字叔養,號鷗汀;涿州人(今河北涿州)。著名明朝學者。明正德年間進士。著有《鷗汀集》十卷。

頓嵩元

(公元1932~今),河南郾城頓莊人。著名基礎教育家。曾執教國小,並任校長。
1953年考入許昌師範,1956年考入河南師範學院(今河南大學)中文系。曾從國學大師黃侃和詞學專家吳海的高足高文先生攻《說文》及宋詞。畢業後任教於南陽農專。農專停辦,調入桐柏高中。三下放時,回郾城完中、二中。後為駐馬店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兼許慎研究會副會長、省社科院郾城許慎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學研究集刊》主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駐馬店地區方誌協會理事。並為中國訓詁學研究會終身會員。協助成立許慎研究會、許慎研究所,創辦《許學研究集刊》。還協助舉辦許鎮與說文學及中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為許學做出了貢獻。先後參加八次國際學術會,四次在大會宣讀論文,七篇論文被選入論文集。出版《許慎與郾城》、《許慎生平事跡考辨》等論著。發表《淺談訓詁學與古籍整理》、《楊雄方言及對說文的影響》、《中原胡姓與北方胡人考》等論文四十餘篇,其中《范縝生平事跡考》等四篇論文轉載於台灣《中原文獻》。《許慎故里考辨》獲1990年省語言學會論文二等獎,《淺談訓詁學與古籍整理》獲1991年省社科院優秀成果獎,《許慎年譜》獲1991年河南駐馬店地區地方志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許慎生平事跡考辨》獲1992年省語言學會優秀論著一等獎。撰有十餘萬字的《許慎年表》待出版。還協助寫出十集《字聖許慎》電視劇。其事跡被收入美國ABI《世界名人錄》。

頓鐵軍

頓鐵軍:(公元1938~今),河南漯河人。著名石油地質專家。任西安工程學院教授兼工程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稠油研究所所長,系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學會、地球物理學會、陝西科技學會會員。兼任西北地質出版社特邀編委、中國波浪鑲嵌構造委員會終身理事、中國地學哲學委員會陝西分會副理事長等職務。被譽為中國當代地球科學家。主要從事石油地質及中國稠油研究,先後在遼河玉門、新疆、長慶鄂爾多斯、河南、蘇北等油田進行過科學研究,承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局級獎勵。
發表論文八十餘篇,出版有《中國稠油油藏》、《地學的哲理》等專著,開創了中國稠油研究之先河。召開了兩次全國石油地質新進展學術會,1995年赴加拿大參加國際重油會議,被中外石油界稱為石油地質專家。

頓長庚

頓長庚:(公元1955~今),天津人。著名鐵路集通正鎮白旗工務段職工。畢業於內蒙古包頭鐵工校。現任內蒙古集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正鎮白旗工務段段長。主要業績:白旗工務段成立於1994年,現有正式員一千五百七十人,臨聘員工三百十五人,擔負著集通線西部三百九十五公里正、站線,四百三十八座橋涵及附屬房建的養護維修任務。集通鐵路是全國最長的一條合資鐵路。地處內蒙古大漠腹地,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設備質量差,人員素質低,開通運營時,任務最為艱巨的首屆工務系統。為提高設備質量,1995~1997年帶上檢查錘徒步行走一千四百多公里,先後多次檢查了管內線橋設備,發現問題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並組織工區及時進行解決,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全段線路優良率大幅度上升,設備質量顯著提高,軌檢車動態檢查時全部達到優良。他不斷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起草並制定了白旗工務段的“獎懲制度”及各項“管理辦法”總計九個重頭檔案。嚴格經濟責任制,實行科學的側重於“險、苦、累”的按勞分配製度,為企業適應改革開放,進入市場,走向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頓耀武

頓耀武:(公元1946~今),湖北江陵人。國家首批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荊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總農藝師。1963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農學系,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先後成功地推廣了“敵稗”、磷肥、紅蘭花草子、水稻高桿改矮桿、“IR”、雜交稻、優質稻、兩膜秧、躉秧下水田、溫室有土秧、無土秧、兩段秧、多效咄育秧、百萬畝碳按全層深施、水稻白葉枯病栽培防治、雙季稻、麥(油)稻兩熟制、麥田蓋草、大秧無土地植等新技術。
1989年參加“全省百萬畝雜交稻豐收計畫”,獲農業部一等獎。先後發表論著24篇(本),其中,幾種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較效應研究被《中國農業文摘》摘用。《荊門縣農業區劃報告(農作物)》獲1983年省一等獎。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