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中預設
20世紀60年代,預設進入語言學領域,並成為
邏輯語義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狹義上研究預設,認為一個句子一經形成,預設就己寓於句義之中,即語義預設,這是完全拋棄了語境的
概念。語義預設概念是由斯特勞森提出的。從廣義上研究預設,是將預設看成是交際雙方預先設定的先知
信息,即語用預設。語用預設是以句子意義和結構為基礎,結合語境推導出來的。語用預設概念是斯塔奈克提出來的。不過由於預設的特殊複雜性,直到仍然沒有建立起一種完備的預設
理論。
語言學中預設
預設(presupposition)
X 預設 Y ( Y 是 X 的先決條件)[ X presupposes Y ( Y is a prerequisite of X ) ]
例如:
X: John's bike needs repairing. (約翰的腳踏車需要
修理。)
Y: John has a bike. (約翰有一輛腳踏車)
X: The queen of England is old. (英格蘭的女王年邁。)
Y: England has a queen. (英格蘭有一位女王。)
從真值條件的角度來分析預設關係,我們總結如下:
如果X為真,Y一定為真。例如,如果約翰的腳踏車需要修理,他一定擁有一輛腳踏車。
如果X為假,Y仍然為真。例如,如果約翰的腳踏車不需要修理,他還是擁有一輛腳踏車。
如果Y為真,X有可能為真,也有可能為假。
如果Y為假,無真假值可言。
預設與生成
預設與
生成是辯證的對立
統一體,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體現對學生的尊重;預設體現教學的計畫性和封閉性,生成體現教學的動態性和開放性,兩者具有互補性。在教學
實踐中,預設與生成的關係突出表現為以下兩對關係。
一元與多元的關係
一元指的是一元標準、共性認識、
普遍價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釋、獨特認識、多元文化。認識和思維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為此,新課程教學提倡和強調學生對文本的多種解讀、對問題的多種解答和對情景與生活的多種體驗。多樣化和個性化激活了課堂,使課堂煥發出了生命活力。但是,不能由此走向認識和思維的另一個極端:否定答案,拒絕真理、共識和
標準。當前,在鼓勵學生多樣化解讀的同時要注意和強調:
第一,重視文本的價值取向。接受美學家伊瑟爾說得好:“文本的規定性嚴格制約著接受活動,以使其不至於脫離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結構,而對文本意義做隨意理解和解釋。”“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
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哈姆雷特應當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被解讀成
奧賽羅或是其他什麼人物。在
莎士比亞的心目中,也應當只有一個哈姆雷特吧!文本解讀應當逼近最初始的意義。一位教師上《狐狸和烏鴉》一課,初讀課文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對狐狸的看法。有的說狐狸“狡猾”,說的話一次比一次動聽,最後終於騙到烏鴉嘴裡的肉。有的說狐狸“聰明”,而且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於
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狐狸究竟是“狡猾”還是“聰明”?通過討論,統一了認識:狐狸是狡猾的,因為它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是不道德的。這是文本的
價值取向。這種教法既珍視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注意了文本的價值取向。
第二,追求
自我超越和更優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認識和思維都是有限的,因而個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答案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個人對問題的認識也並非必然是正確的,也有可能存在片面性。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自己的視野局限,消除囿於各種主客觀因素而形成的偏差,欣賞和汲取他人有益的看法、有價值的觀點,不斷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結論與過程的關係
結論與過程的關係也是預設與生成關係的體現,與這一關係有關的還有學習與思考、接受與發現、掌握與感悟、學會與會學、知識與智力、繼承與
創新等關係。
從教學的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即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即達到
教學目的或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
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
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
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
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也要重過程。從學習角度講,重結論也即重學會,重過程也即重會學。學會,重在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是一種適應性學習;會學,重在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新
信息以及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是一種創新性學習。正因為如此,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並把過程方法作為新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方法的地位。但是,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過程方法的“游離”現象:游離於知識、技能目標之外,游離於
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之外,游離於學生髮展之外,從而使過程、方法的價值喪失殆盡。
教學中預設
表現
1. 預設在課前,指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
規劃、設計、假設、安排,從這個角度說,它是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設可以在教案中,也可以不在教案中;2. 預設可以在課堂上,指的是師生教學活動按照教師課前的設計和安排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按計畫有序地
進行;
3. 預設在結果上,指的是學生獲得了預設性的發展,或者說教師完成了預先的教學
方案。
作用
預設是必要的,凡事預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性、有意識的教育活動,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特牲,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
要求。老師在課前必須對教學目的、任務和過程有一個清晰、理性一的安排,課堂上也需要按預先設計開展教學活動,保證教學活動的計畫性和
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