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山寺

響山寺

響山寺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中部,槐樹灣、雙石、古碑交界處。歷史碑文記載,該寺原系唐建中四年(783)段太尉秀實舍宅興建。在槐灣鄉境內,距縣城梅山約六十華里,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廖磊之墓壘於寺後。一九八四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此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遊方和尚化緣來此,不化錢,不化物,而是化一領袈裟之地建廟。此和尚將一領袈裟旋於空中,落下時,覆蓋了一大片山巒丘壑遂慘澹經營,建立了響山寺。響山寺屬南宗派南嶽系的臨濟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山寺
  • 地點:安徽省
  • 興建時間:唐建中四年
  • 類型:寺廟
周圍環境,建寺來歷,古寺重修,佛教影響,

周圍環境

響山禪寺始建於唐德宗朝(公元七七九年一八0五年),因其後有響山嶺而得名。它的正前面傅氏祠背後有一山尖,名為香爐尖,地勢雄偉,山形壯觀,周圍林木蔥翠,每逢春暖時節,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景色絢麗,頗有唐代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詩句的意境,廟前河沿南邊一岸有店鋪,有茶室,有酒肆。這裡當年是去六安、霍山的交通要道,在地理位置上甚為重要。

建寺來歷

響山寺是唐朝司農卿段秀實之故宅。段曾任代宗、德宗兩朝太尉,後任節度使,為人正直,鄙視奸佞。考據正史:公元七七九年,唐德宗(李适)即位,急躁刻薄,猜忌功臣。七八O年,罷免涇原(今甘肅涇川縣)節度使段秀實,遭到涇原諸將的拒絕。德宗任用楊炎、盧杞為相,此二人專以害人報仇為能事,陰狡詭詐,大殺忠臣,在這種形勢下,段秀實堅決同奸賊舌戰辯論,"罵賊身死,忠肝義膽,節烈可風",諡號忠烈公(大清光緒二十六年九月重修響山寺碑文)。
段忠烈公太尉秀實,生前"舍宅為寺遂成名勝之區,古蹟流傳載在志乘","室非魯壁,曉聞綠竹之音;山異石鐘,時聽噌咴之奏。公於是同魯人之徙宅,遠效鶯遷,等僧紹之,舍家輕拋燕夏……"這一段話,見於寺內勒石碑文(中華民國九年八月)。它告訴後人:響山寺的原宅基系唐太尉段秀實所捐獻。段公很樂意讓僧人遷住室內,並擴大寺內的各項建築。段公死後,在寺內建立段忠烈公祠,以紀念。

古寺重修

響山寺自唐朝中期以來,歷經五代、兩宋、元、明、清、民國多次兵焚之後,屋宇損毀。明朝英宗(朱祁鎮復辟)天順七年八月重建響山禪寺(六安州附生馬錫鶯書寫勒石碑文)。中華民國九年三月,六安州知事李銘楚接到督辦公函,內稱:"桂姓侵占四十四世祖段太尉的山場墳墓田產,請乞查辦。"該州公署明確指出祠產劃界,紳民不得越界生事(中華民國九年八月碑文,有明住持僧了緣)。
查響山寺原有六十四石租課,由佃戶馬元佩耕種,並看護寺廟房舍。民國初年,雙河鄉九侖山黃鵲寺的和尚覺受來到響山寺主持佛寺,後三年,了緣也來到寺內參與主持,了緣除了誦經拜佛之外,善於交接應酬,攀結士紳和官府,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和尚。寺內有專門種花的小和尚,花卉品種繁多,四季有花開放。抗日戰爭時期,了緣經常出人立煌縣政府和安徽省政府的公門,親見縣長沈佐伯和省主席李品仙面稟事宜,每年每季應時的鮮花,由他親自送至府第,頗得官員們的歡欣。
響山古寺,原有規模是二十六間房屋:前殿五間供有東嶽大帝;後殿五間供有釋迦牟尼大佛;後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房舍,東為學堂,西為方丈室、藏經室、廚房。左右包廂供有觀世音菩薩及其他神仙牌位;右包廂是段忠烈公祠及忠烈祠。據考證,民國八、九年時,有胡金基在東屋學堂教書,約有學生三十餘人。胡先生後來參加共產黨幹革命去了。一九二九年,土地革命時期,工農紅軍打開金家寨,這一帶屬六安六區二鄉,在響山寺辦蘇維埃國小,余壽民曾任教師,一九三二年,立煌縣建立,陳紹為(陳紹禹之弟)、程級三先後在響山寺辦短期國小。抗日戰爭時期,在響山寺內學屋辦保立國小,寺店左右包廂均為第五戰區二十一集團軍副官處占駐,並在大殿後建築彈藥油庫一座。一九四三年元月二日,日寇竄犯大別山,禍害金家寨,放火燒毀響山寺的彈藥汽油庫,火勢蔓延整個大店,一夜之間竟化為灰燼,倖存東頭三間學屋。
響山寺被日寇燒毀後,了緣和尚多次向省府要求集資重建,得到新桂系李品仙將軍的允諾,撥款重建。重建後的響山寺規模是三十間房屋,中十間分前後大殿;東廂十間為廖公祠,內有安徽省會計處長王和題"氣壯山河"匾額;西廂十間為段忠烈公祠。門首大書"響山禪寺"四個金字,傳說是李品仙所寫。
昔日,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做廟會,四鄰八鄉的百姓,都來朝拜佛祖,齋醮三至五天。民國十年的一次做了九天大會,各鄉村民掌旗擂鼓,捧香盤,放施捨,和尚插幡響鈸,尾隨二百餘眾,至金寨西門外黑龍潭"取水",供奉佛祖,以示虔誠之心。

佛教影響

佛教自西漢末年至東漢明帝時,從印度漸次傳入我國。佛教在哲學上認為"生活的本質"由"生老病死"四苦組成,木生的目的是解脫一切,達到完全為靜止的涅盤境界,宣揚神秘的輪迴觀念,提出關於生物轉世的教義,麻痹人們的思想,使勞動人民和被壓迫者安於貧困和無權。但佛教在另一方面卻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互相吸取了哲學、文化、藝術、建築、雕塑等方面的知識,從而豐富了中外的文化寶庫。
今天,記述響山禪寺史跡,旨在正確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用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現實社會上的有神論者,進而以唯物主義世界觀來改造世界、為人類造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