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樹灣鄉

槐樹灣鄉

槐樹灣鄉,金寨縣下轄鄉,位於大別山北麓、金寨縣中部、梅山水庫上游。東枕蓮花山峰,西浣梅山水庫,金碑公路縱貫南北,響山古寺雄居其中。槐樹灣鄉轄19個行政村、215個村民組。2006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6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76元。

2017年,槐樹灣鄉行政區域面積11935公頃,常住人口2023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槐樹灣鄉
  • 外文名稱:Styphnolobium Bay
  • 別名:槐灣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金寨縣
  • 下轄地區:轄1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槐樹灣街道
  • 電話區號:0564
  • 郵政區碼:237300
  • 面積:11935公頃
  • 人口:20234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皖N
歷史沿革,沿革,老區,庫區,山區,經濟發展,扶貧工程,農業,水產,勞務,交通通訊,旅遊環境,基礎建設,行政轄區,人口,

歷史沿革

沿革

槐樹灣鄉境內在五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現存高廟遺址。鄉境,在堯為皋陶封地,秦屬九江郡,在唐代初步形成集鎮,明朝嘉靖年間設定了巡檢司,清朝屬六安六區,境內金家寨鎮為鄂豫皖三省重要交通驛站和商品集散地。民國初年,境內,一部分屬安徽省六安縣槐樹灣保,一部分屬安徽省霍山縣響山寺保,一部分屬河南省固始縣金寨保。民國21年9月20日國民黨軍衛立煌部進占金家寨。10月,國民黨為加強對鄂豫皖邊區的控制,設定立煌縣,縣城即為金家寨,當年屬河南省,次年3月劃屬安徽省,境內分屬金家寨鎮、胡店鄉。民國27年至34年,安徽省政府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集團軍以金家寨為臨時省會和總部駐地,以大別山為據點牽制日本侵略軍。民國32年元月2日晚日軍竄入立煌市區,屠殺人民,四處放火,繁華一時的戰時省會被付之一炬,製造了“金家寨慘案”。民國36年9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鄧小平所部三縱八旅解放立煌縣城金家寨,將立煌縣更名為金寨縣,縣城仍為金家寨鎮。1949年9月全鄉解放。1954-1958年國家為治理淮河而修建梅山水庫,境內淹沒了鄂豫皖結合部最繁華的城鎮金寨鎮,同時奉獻了2萬畝良田,1萬餘人捨棄家園成為庫區移民。嗣後,境內分屬古碑區雙石鄉(公社)和槐灣鄉(公社)。1992年撤區並鄉,雙石鄉(公社)和槐灣鄉合併為槐樹灣鄉,鄉政府設在槐樹灣集鎮。
槐樹灣鄉

老區

槐樹灣鄉是革命老區。境內是皖西北根據地中心。在大革命時期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小組、支部、特支。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共立煌縣委、中共立煌市委、中共立煌中心縣委、新四軍立煌辦事處駐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有萬餘名英雄兒女參加革命,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槐樹灣籍人陳紹禹(王明)曾為我黨早期領導人。五六十年代受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中,該鄉有七位,皮定均為中將,丁世方、馬宗璜、陳宏、胡鵬飛、詹大南、康烈功為少將,2002年皮定均之子皮國勇被授予少將軍銜;桂伯炎為近代民主文化人士;另外,國民黨將軍中槐樹灣籍也有6位:桂丹墀、桂振遠、桂超、陳鋼、陳鐵、吳滄洲。

庫區

槐樹灣鄉是金寨縣重點庫區。1958年梅山水庫建成,淹沒了境內曾是鄂豫皖結合部最繁華的城鎮金家寨和2萬餘畝良田以及數萬畝經濟園林,1萬餘庫區移民就地安置,使槐樹灣鄉成為金寨縣重點庫區。槐樹灣鄉有庫區一線村12個,一線村民組91個,一線民眾12,615人,占總人口的46.4%。庫區農民人均耕地不足0.3畝,其中街後村民組總共只有可耕地0.5畝。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使槐樹灣農民長期掙扎在貧困線上。演繹了一曲曲搏擊貧困的戰歌。

山區

槐樹灣鄉又是高寒山區。有5個高寒山區村,居住在海拔600米以上農民3246人,占總人口的12%。其中竹絲坳村民組59人,均居住在海拔700米以上,距離村部13公里。

經濟發展

扶貧工程

槐樹灣是金寨縣重點扶貧鄉,是各級領導傾情關注的地方。由於槐樹灣鄉集老區、庫區、高寒山區和貧困地區於一身,且貧困面大、貧困度深,引起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朱成林同志從任六安地委書記起長期聯繫槐樹灣鄉,17次到槐樹灣鄉指導扶貧工作。回良玉同志在任安徽省委書記期間也多次來此調研指導。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也親臨視察並與農民黨員座談。他們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給這裡的人民,先後實施了萬名幹部結對幫扶工程、“451”科技扶貧工程、危草房改造工程、漁業富民工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通達工程等。貧困人口1996年為2600戶11527人,占總人口的41%。2005年下降到1299戶5094人,占總人口的19.2%。鄉容村貌得到較大改觀,農村綜合生產力持續增強。
槐樹灣鄉

農業

槐樹灣鄉是傳統農業大鄉。鄉境處於北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春多寒潮,夏多暴雨,有梅雨季節,年均無霜期228天左右,適宜農林等多種植物生長。境內有木本、草本植物1500多種,有百年以上古樹400餘株;各類水陸棲生脊椎動物400多種。有香獐、野豬、畫眉等稀獸珍禽。盛產100餘種名特優稀農副產品和中藥材。蠶桑、板栗、茶葉、菌藥是傳統支柱產業。其中,養蠶歷史悠久,通過大力推廣方格簇和育71-1桑樹新品種,已實現“二次創業”,年養蠶5000盒以上,年產蠶繭200噸左右;萬畝板栗帶初步形成,年產板栗900噸左右;年產乾茶50噸,種植天麻5萬窯、茯苓3萬窯、木耳50萬棒。

水產

槐樹灣是“皖西水產養殖第一鄉”,擁有廣闊的水產養殖發展空間。境內庫灣眾多,有可養水面2.1萬畝,庫區農民人均可占有1.7畝,且達到可直接飲用水標準。已發展常規網箱1.2萬隻,主養花白鰱,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大力發展小體積精養網箱,主養美國斑點叉尾魚回,出口美國,填補了全省水產品出口空白。組建了養魚科技協會,成立了利民水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已發展4個養殖基地,規模突破100萬公斤並逐年擴大。同時攔網庫灣興起,全鄉已建成攔網庫灣18處5000餘畝。槐樹灣鄉魚產品已經過無公害和綠色認證,註冊了“天堂灣”品牌。隨著規模的日趨壯大,產業鏈條的延伸凸顯美好前景。
槐樹灣鄉
“上碼頭”西瓜馳名皖西。槐樹灣鄉獨特的庫區小氣候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沙質土壤,使庫區生長的西瓜獨具風味。槐樹灣鄉堅持無公害生產標準,註冊了“上碼頭”西瓜品牌。“上碼頭”品牌西瓜由50戶100畝發展到1000戶2000畝。
油茶漸成新的支柱產業。槐樹灣鄉油茶資源蘊藏量豐富,現有油茶園1.2萬畝,遍布高寒山區。槐樹灣鄉把油茶作為促進高寒山區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著力實施低產園改造,大力推進品種改良,油茶園面積以每年1000畝的速度遞增,並註冊了“玉石山油茶”品牌。

勞務

槐樹灣是勞務輸出大鄉。鄉黨委政府積極促進富餘勞動力“雙向創業”,全鄉年勞務輸出82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無錫等大中城市和溫州、深圳等沿海地區,已實現從體力型向技術型轉變,有的進入了高新技術領域。勞務輸出成為全鄉加速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年創產值3000餘萬元,其中年收入逾百萬元的有20餘人。有成之士紛紛回鄉創業,槐樹灣集鎮新街被稱為“勞務輸出人員回鄉創業一條街”。

交通通訊

槐樹灣鄉水旱交通便利。縣道金碑公路縱貫全鄉,直接經過8個村,境內全長18公里,到達縣城梅山只需45分鐘。航運暢通,境內有上碼頭、高廟、槐灣、胡店等固定碼頭,鄉內有3艘客船和5艘貨船以及150餘只自用船,客貨出入鄉境十分方便。響山寺至上碼頭鄉級公路已改造成水泥路,水陸互通。全鄉村村通公路,通村部的公路2005年改造成水泥路。75%村民組通公路,晴雨通車裡程56公里。滬漢蓉鐵路和合武高速公路途經鄉境,交通更加便利。
槐樹灣通訊便捷。境內建有移動通訊機站一處、聯通通訊機站三處,無線通訊覆蓋率90%.有18個村開通了程控電話,裝機容量3000餘門。

旅遊環境

境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眾多,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庫區內水天一色,碧波萬頃,盡顯自然美妙;古城遺址中古墓群、古戰場,文化積澱,催人浮想聯翩;將軍故鄉、名人故里,一代風流,可歌可泣,鼓舞人心。另有棋盤石、張公山、蔚遲山、梳妝檯、金龜出水、神龜探海等名勝,惟妙惟肖,造化神韻。其中以響山寺為中心的旅遊業發展已初具規模。響山古寺是全縣佛教中心,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唐建中四年(公元780年),歷經興衰,香火彌盛。相傳建寺之時“四周地動山響,晝夜不息”,現寺內“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每年春秋兩屆廟會人山人海,商賈雲集。廟內現存有各個歷史時期重修廟宇的碑記。曾被日寇焚燒的古銀杏,改革開放後突然萌發,現又枝繁葉茂,唯樹幹焚痕猶在,成為日本法西斯罪行歷史見證。寺後拾階而上,即為原國民黨二十一集團軍上將總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抗戰名將廖磊的墓地,蔣介石、于右任、林森等國民黨要人題贈輓聯巨型碑刻林立墓前。後山是宋代古墓群,宋氏居多,有宋朝三品官員墓、王明先祖墓群。寺旁是老紅軍、毛澤東的炊事員李開文的故居和墓地,李開文中晚年生活和工作於此,一生清廉儉樸。響山寺東建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皮定均將軍陳列室以及皮定均將軍子女捐資興建的定均圖書館,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基礎建設

槐樹灣鄉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教育事業始終處於優先發展的地位。現有2所國中、11所完全國小、9個單班國小。其中希望中學1所、希望國小5所,教學布局正逐步規範,教育教學環境在逐步改善。在職教師158人,在校學生3460人,其中中學生1331人,小學生211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素質教育向縱深邁進。畢業生中10%以上考取縣以上重點高級中學,60%以上就讀普通高中。師德建設持續加強,湧現了“全國優秀教師”詹治璧;青少年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常抓不懈,見義勇為蔚然成風,湧現出“全國十佳少年”熊俊峰。
槐樹灣鄉地質構造複雜,礦藏儲量遠景甚佳。板堰村龔家灣和祝沖村黑堰的鐵鉛鋅礦蘊藏量大,玉石山石英品位較高,花崗石、大理石礦藏豐富,均極具開發價值。
鄉鎮企業起步雖晚發展較快,發展潛力大。主要是依託資源發展資源開發型企業。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發展了燕子岩、大橋和興田電站,利用富饒的毛竹資源引資興辦了查坪竹製品辦工廠。另外吳家高山蒸籠、胡店臭豆乾、瞿塘灣土紙生產歷史悠久,傳統工藝,市場俏銷。
集鎮規模逐步壯大,發展日新月異。境內已形成槐樹灣、響山寺和雙石三個中心集鎮以及數十個人口聚居區。集鎮人口8000餘人。市場繁榮,購銷兩旺,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
槐樹灣鄉

行政轄區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3347

11940

11407
家庭戶戶數
6894
家庭戶總人口(總)
23294
家庭戶男
11895
家庭戶女
11399
0-14歲(總)
5600
0-14歲男
3069
0-14歲女
2531
15-64歲(總)
16345
15-64歲男
8204
15-64歲女
8141
65歲及以上(總)
1402
65歲及以上男
667
65歲及以上女
73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3184
2017年,常住人口2023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