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比例

韋伯比例

韋伯比例:1846年韋伯發表了他關於重量差別閾限的研究,系統地闡述了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之間的關係,他指出,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成正比,並且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比例是一個常數,用△T/I=K這個等式表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伯比例
  • 外文名:Weber ratio
  • 人物:韋伯
  • 時間:1846年
  • 領域:重量差別閾限的研究
定義,韋伯,韋伯-費希納定律,心理學意義,

定義

韋伯根據實驗指出,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強度成正比,並且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比例是一個常數。可以用 I/I=K這個公式來表示。在這裡 I為差別閾限,I為標準刺激的強度,K為小於1的一個常數稱為韋伯比例。

韋伯

德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於1815年在萊比錫大學獲博士學位,因建立心理物理學而著名。
韋伯對心理學有兩大貢獻:
第一,兩點閾限。韋伯用實驗方法測定皮膚上兩步辨別刺激的準確度,提出了兩點閾限的概念。他利用類似圓規的儀器刺激被試者的皮膚,並逐漸加大圓規的角度,直到被試者清楚地說出是兩點刺激而不是一點刺激時,這個閾限值就叫做兩點閾限。
第二,最小覺差。韋伯用數量法則說明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之間的關係。就是確定刺激量之間能被區別得開的最小差異,即稱最小覺差,也叫差別閾限。

韋伯-費希納定律

亦稱“對數定律”或“費希納定律”。1860年費希納在韋伯定律的基礎上提出的說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間關係的定律,即感覺量的大小與刺激強度的對數成正比。
費希納的研究指出了韋伯發現的事實,因為韋伯只是指出刺激和感覺的比例關係,沒有涉及感覺的強度和身心關係的問題,而費希納進一步指出刺激強度和感覺強度之間存在著一種對數關係。用公式表示:S=klog I+ C,其中S為感覺量,k、C為常數,I為刺激強度(物理量)。故刺激強度的變化和它所引起的感覺變化之間是非線性的關係,感覺的變化要比刺激強度增長慢。當刺激強度按幾何級數增加時,感覺強度只按算術級數增加。該定律在許多感覺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驗證,但它只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此定律是西方心理學史上一大貢獻,可與伽俐略發現槓桿定律與落體定律相媲美。

心理學意義

韋伯分數告訴我們:必須在最初重量的基礎上再增加或減少它的2%,才能覺察出它比最初重量的差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實驗證明,韋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強度的刺激範圍內才是適用的。在刺激過強或刺激過弱(接近絕對閾限)時都不適用。
韋伯是第1個發現感覺對於外在刺激物及二者具有相互依存性的人。這說明在感覺這個心理學家的領域內,不僅可以用經驗來檢驗,而且可以用數學公式來加以表示,這一發現激起了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感覺過程的濃厚興趣,從而建立了心理物理學,所以韋伯定律在心理學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