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寺造像,中國古代雕塑。在今河南鞏義市(舊鞏縣)大力山(即邙山)斷崖上。始鑿於北魏晚期,東魏、北齊至唐代續有修造。現存北魏石窟5個、摩崖大像3尊,東魏、北齊與唐代大小佛龕329個,造像7700餘尊,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1至4窟有中心方柱(塔柱);1、3、4窟有數層高浮雕帝後禮佛圖;窟內大量出現伎樂人、神王怪獸,飛天形象也獨具特色。造像面貌方圓、衣紋處理概括簡練,不注重細部雕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鞏縣石窟寺造像
- 類型:雕塑
鞏縣石窟寺造像,中國古代雕塑。在今河南鞏義市(舊鞏縣)大力山(即邙山)斷崖上。始鑿於北魏晚期,東魏、北齊至唐代續有修造。現存北魏石窟5個、摩崖大像3尊,東魏、北齊與唐代大小佛龕329個,造像7700餘尊,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1至4窟有中心方柱(塔柱);1、3、4窟有數層高浮雕帝後禮佛圖;窟內大量出現伎樂人、神王怪獸,飛天形象也獨具特色。造像面貌方圓、衣紋處理概括簡練,不注重細部雕飾。
鞏縣石窟寺造像,中國古代雕塑。在今河南鞏義市(舊鞏縣)大力山(即邙山)斷崖上。始鑿於北魏晚期,東魏、北齊至唐代續有修造。現存北魏石窟5個、摩崖大像3尊,東魏、北齊與唐代大小佛龕329個,造像7700餘尊,碑刻題記200餘...
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石窟寺現存洞窟五座,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百五十五個,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題記二百餘塊。
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河洛鎮寺灣村,坐落在黃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嶺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淨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禮佛的聖地。寺後有120米...
鞏縣石窟,原名希玄寺,宋代名十方淨土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東北9千米的大力山南麓。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各代相繼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鞏縣石窟坐北向南,有洞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第1—4窟為中心塔柱窟...
《鞏縣石窟北朝造像題記六品》主要講述的是:北碑的代表作品集中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群,現存碑碣和造像題記多達三千六百,其中北魏造像題記約有二千。鞏縣石窟寺群造像和題記,與龍門造像幾乎同時,其形制及藝術風格,也與龍門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書法家馬健中編著的《鞏縣石窟北朝造像題記六品》考察蒐集整理編印造像題記...
《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講述了鞏縣石窟寺是繼龍門石窟之後,北魏時期的又一座偉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它位於京都洛陽東北約55公里處,邙山東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黃河,面向伊洛。這裡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蔥鬱,自古以來就是洛陽地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內容簡介 《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圖書...
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石窟寺現存洞窟五座,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百五十五個,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題記二百餘塊。石窟寺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它把佛教藝術的外來影響同中原漢族藝術相結合,擺脫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點,代之以面貌方圓,神態安詳,多呈...
《中國名窟:石窟寺摩崖石刻與造像》是2005年5月1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雕塑、繪畫和書法藝術中,石窟寺和摩崖石刻與造像,要算是最為突出的一部分了,而且其體量之大,內容之豐富,更是一些宮殿、壇廟、寺觀中之所不及。因而它們之中很多都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敦煌、雲岡、...
北朝石窟伎樂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樂伎的寫照,樂伎的社會地位低下,實際是供統治者縱情享樂的音樂奴隸。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在北朝,佛教石窟藝術勃興,聞名於世的石窟寺,有甘肅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鞏縣石窟、河北響堂山石窟等。這些石窟中保存了豐富的伎樂人和伎樂天形象。它們是...
2.啟動鞏縣石窟數位化保護工程。委託資質單位對鞏縣石窟五個洞窟,三尊摩崖大佛,一個千佛龕,7743尊造像等文物資源進行三維雷射高精度掃描和信息化處理,建立鞏縣石窟數位化信息和文物模型資料庫。3.籌備鞏縣石窟數字展館。以高精度掃描和信息化為基礎,加快展廳、傳統媒體、網路、移動終端等硬體建設,充分利用多媒體、...
《中國美術全集-石窟雕刻》是198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明達。內容簡介 本卷石窟雕刻屬於北朝晚期, 也有隋開皇年間造像, 個別為唐代作品。本卷所收的石窟雕刻,選白鞏縣、天龍山、響堂山和安陽雲泉寺等地。這幾石窟,屬於從北魏分裂至隋統一的北朝晚期,歷經北魏、東魏、北齊和隋四僩朝代,集中反映了魏...
石窟寺造像技藝、河圖洛書傳說、常香玉豫劇唱腔藝術等被列入鞏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景名勝 河洛鎮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鞏縣石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洪溝遺址、伏羲台遺址、興佛寺、劉振華莊園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洛口倉遺址、常香玉故居等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吉鴻昌天塹飛渡處、三元寨碑2處。有鄭州市愛國主義...
宗教造像 宗教雕塑的發展,在南北朝時期是空前的,這與佛教在中國的興旺緊密聯繫在一起。佛教造像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石窟寺的造像,另一類是一般放置於寺廟或宮室、民居的供養像。石窟寺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著名的石窟寺如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炳靈寺、鞏縣、響堂山、天龍山等都有這一時期的雕塑...
東漢佛教造像 二、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時期的雕塑 敦煌石窟早期佛教造像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 龍門石窟北朝佛教造像 炳靈寺石窟佛教造像 河南鞏縣石窟寺佛教造像 麥積山石窟雕塑 鄴城響堂山石窟佛教造像群 太原天龍山石窟佛教造像 太原西山大佛 南朝棲霞寺石窟藝術 剡縣大佛像 釋迦牟尼苦修像 洛陽永寧寺佛教造像 河北正定午猷...
第三節 藏傳佛教及其造像 第四節 南方佛教藝術的傳播及其遺存 一、西南北上的傳播方向 二、雲南地區的佛教造像 三、東南北上的傳播方向 第二章 南北朝時期佛教藝術的流變 第一節 敦煌莫高窟的開鑿 一、莫高窟的雕塑 二、附錄:莫高窟的壁畫 第二節 雲岡石窟 第三節 龍門石窟 第四節 鞏縣石窟寺及響堂山石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