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座落在黃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嶺之下的大力山。開鑿於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的《帝後禮佛圖》是我國現存的唯一石刻圖雕(另一處位於龍門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石窟寺背山面水,環境幽雅,風光秀麗,被稱為“溪霧岩雲”的聖地,“石窟晚鐘”為鞏縣八景之一,1982年國務院將石窟寺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級景區。
石窟寺佛像是我國至北魏以來開鑿的有關佛教文化的石雕,其充分的利用石雕的獨特藝術來對佛教文化的傳承和意義進行了闡釋,這不僅是佛教文化的展示,也是石雕藝術的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窟寺佛像
- 出土地點:河南省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
- 所屬年代:北魏熙平二年
- 景區等級:國家AAA級景區
- :
簡介,歷史,
簡介
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座落在黃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嶺之下的大力山。開鑿於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的《帝後禮佛圖》是我國現存的唯一石刻圖雕(另一處位於龍門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石窟寺背山面水,環境幽雅,風光秀麗,被稱為“溪霧岩雲”的聖地,“石窟晚鐘”為鞏縣八景之一,1982年國務院將石窟寺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級景區。
交通:在鞏義市區永昭陵南門(汽車站西)乘旅遊公車可達。
交通:在鞏義市區永昭陵南門(汽車站西)乘旅遊公車可達。
歷史
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淨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據唐龍朔二年(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相繼於此造窟鑿像。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2則、時代不詳的30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石窟寺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石窟寺現存洞窟五座,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百五十五個,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題記二百餘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石窟寺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石窟寺現存洞窟五座,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百五十五個,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題記二百餘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