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潘海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潘海嘯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潘海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潘海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我國的快速城市化也伴隨著城市空間的拓展和結構的調整以及機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快速發展時期建立起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交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參加人,2010.01-2012.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城市住房建設的空間績效理論與規劃對策研究,參加人,2010.01-2012.12.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重點項目,城市綠色公交走廊發展模式研究,負責人,2010.12-2012.06.國家...
3.3 構建面向未來的低碳城市空間布局模式與規劃設計導則,引領科學方法 研究意義 二 方法篇 本書涉及的主要計算、分析、評價等研究方法 1城市總體空間布局特徵的定量表現方法·1.1 發展規模表征指標 1.2 用地形態表征指標 1.3 用地分布表征指標 1.4道路交通表征指標 1.5 綠色基質表征指標 2城市居民活動...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與交通耦合發展模式研究》,(批准號:50978186),負責人:潘海嘯,起止時間:2010, 1-2012,12,已完成。主持《生態城市的可持續交通策略——歐洲的整合規劃實踐對我國長三角地區中小城市的借鑑意義》研究,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
《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願景》是2010 年8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陳蔚鎮 內容簡介 本書以“空間性、技術性與社會性”的三大路徑建構氣候變化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以“空間性”為核心,回歸對城市作為一個高度複雜的空間和社會經濟綜合體的完整視野,並圍繞上海的城市案例展開深度解讀與剖析。本書可...
堅持雙輪驅動,協同增效,推動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加強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連結互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打好先進碳中和技術和綠色金融的組合拳,助推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聯動發展,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對布局新賽道、驅動新動能、提升城市能級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保障民生、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解決城鎮化進程中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城市和建築舒適性、健康性、功能性需求,提升建築宜居水平,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狠抓城鎮化領域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
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國際碳減排科技前沿,加強前沿和顛覆性低碳技術創新。圍繞驅動產業變革的目標,聚焦新能源開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前沿儲能等重點方向基礎研究最新突破,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加快建立健全以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導向、有力宣揚科學精神和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的研究模式,加快培育顛覆性技術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