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願景

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願景

《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願景》是2010 年8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陳蔚鎮

基本介紹

  • 書名: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願景
  • 作者:陳蔚鎮
  • ISBN:9787030283252
  • 類別:工業技術 > 環境科學 > 環境管理
  • 頁數:264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 年8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空間性、技術性與社會性”的三大路徑建構氣候變化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以“空間性”為核心,回歸對城市作為一個高度複雜的空間和社會經濟綜合體的完整視野,並圍繞上海的城市案例展開深度解讀與剖析。
本書可供城市政府部門決策者,尤其是規劃、建設、環境等核心職能部門的決策者使用,也可供城市學科行業內的學者、大型地產集團管理者及對低碳發展感興趣的公眾使用。

目錄

“把脈河口,應對氣候變化”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我們身處的世界
1 緒論
1.1 從虛幻到現實
1.2 氣候變化總體趨勢
2 人類社會的積極應對
2.1 博弈與共識
2.2 一個地球生活下的低碳發展
3 國家轉型與重構中的低碳視野
3.1 中國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基本特徵
3.2 資源與能源瓶頸下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
第二章 低碳城市理念的透視與解析
1 多樣的低碳城市實踐與發展模式
1.1 全球掠影
1.2 城市尺度案例
1.3 社區尺度案例
2 中國的城市經營與低碳城市發展
2.1 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趨向
2.2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章 低碳城市理論的框架性建構
1 低碳城市的理念分異與發展評價
1.1 中國“低碳生態城”發展指標評價
1.2 面向低碳的歐洲綠色城市指數評價
2 一個新的議題:氣候變化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1 氣候變化下城市的應對
2.2 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中規劃的作用
3 三大路徑:空間性、技術性與社會性
3.1 從生態、低碳到eco2
3.2 理論框架
第四章 低碳城市的空間性路徑
1 交通系統最佳化實現低碳城市
1.1 減少交通系統碳排放的必要與可能
1.2 影響交通系統排放特徵的主要因素
1.3 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相關結論
2 土地利用與交通系統的耦合
2.1 交通與城市互不可分
2.2 以適當的密度促進低碳城市
2.3 對密度決定論的反思
3 空間結構最佳化促進低碳城市
3.1 過度聚集的城市中心
3.2 居住與產業發展的空間不均衡
3.3 安亭新鎮個案分析
3.4 結構最佳化的政策建議
4 空間形態最佳化促進低碳城市
4.1 對近郊環狀綠帶的反思
4.2 以適宜的街區特徵促進低碳城市
4.3 促進街區功能的混合
第五章 低碳城市的技術性路徑
1 技術影響能源使用特徵
1.1 技術因素的兩大影響
1.2 城市兩大過程碳排放:生產與運行
2 能源結構調整與工業節能技術發展
2.1 能源結構調整
2.2 典型行業節能技術發展
3 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技術發展
3.1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體系
3.2 綠色建築技術發展趨勢
4 交通技術進展
4.1 道路交通工具的節能技術
4.2 鐵路部門的節能技術
4.3 水運部門的節能技術
4.4 航空部門的節能技術
第六章 低碳城市的社會性路徑
1 低碳領導力:政策和制度因素
1.1 國際碳減排政策
1.2 中國碳減排政策演化
2 低碳社會模式:生活方式與住房消費
2.1 低碳社會的價值
2.2 低碳社會行動的公眾參與
2.3 綠色地產與住房消費
第七章 伯克利——一個典範的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統合方案
1 時空的承繼:從生態走向氣候變化應對
2 路徑的整合:空間性、技術性與社會性
2.1 描述溫室氣體排放源現狀
2.2 設立減排目標
2.3 具體政策和行動
3 尺度的跨越:城市-區域
第八章 上海低碳城市發展的願景
1 城市發展與氣候變化
2 上海低碳城市發展的願景描述
2.1 願景一 調整能源結構與降低能源強度
2.2 願景二 城市功能重組與空間重構
2.3 願景三 城市生態安全保障與碳匯保護
3 上海低碳城市試點先行區域
3.1 崇明低碳發展示範
3.2 虹橋商務區低碳發展示範
3.3 臨港新城低碳發展示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