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業的信息化規劃技術

面向企業的信息化規劃技術

《面向企業的信息化規劃技術》是202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光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企業的信息化規劃技術
  • 作者:陳光偉
  • 出版時間:2023年4月1日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12148888 
  • 定價:88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核心思想是通過“企業戰略”引領企業信息化,通過“促成因素”挖掘和最佳化企業業務需求,以適應企業戰略發展和數位化轉型需要,信息化規劃應該起到集成和保障的作用。全書共10章,內容包括如何編制企業戰略,如何將企業戰略轉化為企業信息系統,如何通過“促成因素”最佳化業務需求,如何建立企業業務、數據、套用、技術模型和架構,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走出困境 1
1.2 企業架構—由盲人摸象的故事說起 3
1.3 企業架構與信息化規劃 5
1.4 企業信息化發展歷程 6
1.4.1 諾蘭模型 6
1.4.2 軟體開發方法的發展 7
1.4.3 企業架構框架的發展 8
1.4.4 面向企業的信息化規劃技術 10
1.5 套用案例說明—順天企業 10
1.6 UML基礎 11
本章小結 14
第2章 企業架構演化 15
2.1 Zachman框架 15
2.1.1 Zachman框架概述 15
2.1.2 Zachman框架的順天企業實例說明 16
2.2 FEAF框架 20
2.2.1 FEAF框架的組成 20
2.2.2 FEAF實施模型 21
2.2.3 FEAF框架實施指南 22
2.2.4 聯邦企業架構參考模型 24
2.3 DoDAF框架 28
2.3.1 定義AV全視角 28
2.3.2 定義CV能力視角 29
2.3.3 定義OV業務視角 30
2.3.4 定義DIV信息視角 34
2.3.5 定義SvcV服務視角 36
2.3.6 定義SV系統視角 40
2.3.7 定義PV項目視角和StdV標準視角 44
2.3.8 DoDAF的六步架構開發方法 46
2.4 TOGAF框架 47
2.4.1 TOGAF架構開發方法 48
2.4.2 TOGAF能力框架 57
2.4.3 TOGAF企業連續 58
2.5 四種架構框架的比較和啟示 60
2.5.1 概況 60
2.5.2 四種架構框架的比較 61
2.5.3 對信息化規劃技術的幾點啟示 63
本章小結 63
第3章 建立企業願景 65
3.1 企業目標與企業願景的關係 65
3.2 企業目標分解 71
3.3 建立企業目標體系過程 74
3.4 實例:順天企業目標體系的建立 76
本章小結 80
第4章 IT戰略及與企業戰略一致性 81
4.1 企業戰略與各個業務戰略之間的關係 81
4.2 IT戰略在企業中的實施策略 83
4.3 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 85
4.3.1 以數據為中心的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 85
4.3.2 以決策信息為中心的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 87
4.3.3 以運營流程為中心的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 87
4.3.4 以項目為中心的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 88
4.3.5 戰略規劃方法的組合和集成 89
4.3.6 戰略規劃的其他分析方法 92
4.4 信息化規劃的作用 93
4.5 信息化規劃的主要內容 94
本章小結 98
第5章 企業目標促成技術 99
5.1 價值鏈分析 99
5.1.1 企業調研 100
5.1.2 價值鏈分析 100
5.1.3 價值鏈最佳化 103
5.1.4 實施新價值鏈 105
5.1.5 價值鏈評估 105
5.1.6 持續改善 105
5.2 企業資源計畫方法 106
5.2.1 ERP的概念和歷程 106
5.2.2 時段式MRP系統 107
5.2.3 閉環物料需求計畫 112
5.2.4 製造資源計畫MRPⅡ 115
5.2.5 ERP系統 116
5.3 企業流程重組 117
5.3.1 如何進行企業業務流程重組 117
5.3.2 如何描述企業流程 119
5.3.3 選擇重組流程 120
5.3.4 重組流程的規則 121
5.3.5 順天企業流程重組例子 123
5.4 成本核算 125
5.4.1 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 125
5.4.2 用作業成本法核算成本 126
5.5 約束理論 130
5.5.1 瓶頸基本概念 130
5.5.2 約束理論中實現生產控制的關鍵技術 131
5.5.3 依據約束理論制訂生產計畫與控制的核心步驟 132
5.5.4 按約束理論創建的信息系統功能 133
5.5.5 順天企業的例子 134
本章小結 134
第6章 企業業務架構和模型 136
6.1 企業信息化複雜性對策 136
6.2 業務需求建模 138
6.2.1 企業目標模型 140
6.2.2 企業組織模型 142
6.2.3 企業資源模型 145
6.2.4 企業功能模型 146
6.2.5 企業業務流程模型 148
6.2.6 企業業務規則模型 151
6.3 業務現狀模型的描述 152
6.3.1 業務現狀的組織模型 152
6.3.2 業務現狀的功能模型 154
6.3.3 業務現狀的流程模型 156
6.3.4 企業現狀的資源模型 158
6.3.5 企業現狀的問題模型 159
6.3.6 企業現狀的業務架構 159
6.4 未來業務模型的描述 160
6.4.1 企業的目標業務架構 160
6.4.2 價值鏈建模探討 163
6.4.3 ERP建模探討 166
6.4.4 企業流程重組建模探討 170
6.4.5 作業成本法建模探討 174
6.4.6 基於約束理論建模探討 176
6.4.7 模型一致性檢查 178
6.5 制定過渡戰略 179
6.5.1 業務差距分析 179
6.5.2 信息系統設計方案 181
6.5.3 項目立項和過渡戰略 182
本章小結 183
第7章 數據模型和架構 184
7.1 資料庫模型 185
7.1.1 職能域和主題域 186
7.1.2 企業概念數據模型 189
7.1.3 邏輯數據模型 194
7.1.4 物理數據模型 201
7.2 數據倉庫建模 202
7.2.1 基本原理 202
7.2.2 數據倉庫建設路徑 203
7.2.3 數據倉庫多維分析模型 204
7.2.4 企業數據倉庫匯流排架構 206
7.2.5 ETL和決策模型 207
7.3 大數據技術 209
7.3.1 大數據與企業模型的關係 209
7.3.2 大數據技術 210
7.3.3 大數據模型示例和一種新的建模思想 211
7.3.4 大數據在企業生態系統中的套用 215
7.4 元數據和元模型 217
7.4.1 元數據和元模型定義 217
7.4.2 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 218
7.4.3 元數據的套用結構 219
7.4.4 元模型的組織 223
7.5 主數據模型 225
7.5.1 為什麼需要主數據 226
7.5.2 全局辭彙表方法 227
7.5.3 主數據分析方法 227
7.5.4 關於主數據的屬性問題 228
7.5.5 主數據模型 229
7.5.6 主數據管理 229
7.6 企業數據架構 231
本章小結 232
第8章 套用架構 234
8.1 單個系統的套用架構發展 234
8.1.1 功能建模方法 234
8.1.2 數據流圖方法 235
8.1.3 面向對象的方法 237
8.1.4 MVC設計模式 239
8.1.5 事件驅動設計模式 242
8.1.6 面向服務的方法 243
8.1.7 工作流方法 245
8.1.8 面向方面的方法 247
8.1.9 微服務的方法 249
8.2 套用架構模式 251
8.2.1 套用架構的組成 251
8.2.2 套用架構模式 252
8.2.3 設計模式 255
8.2.4 慣用法模式 259
8.2.5 模式的選擇和使用 260
8.3 用例驅動的架構方法 261
8.3.1 從用例圖開始 261
8.3.2 組件接口協定 262
8.3.3 組件內部的實現 263
8.3.4 組件間的關係 267
8.4 領域驅動設計方法 268
8.4.1 構造領域模型 268
8.4.2 使用通用語言建模 270
8.4.3 劃分子域 270
8.4.4 建立有界上下文 271
8.4.5 有界上下文中的層次結構 271
8.4.6 描述有界上下文之間的關係 272
8.4.7 有界上下文的集成方法 274
8.5 面向服務的架構設計 274
8.5.1 服務的基本概念 275
8.5.2 基本服務描述 275
8.5.3 組合服務 276
8.5.4 UDDI服務目錄 277
8.5.5 按流程編排服務 278
8.5.6 服務抽象過程 279
8.6 中台戰略 280
8.6.1 小前台與中台的關係 281
8.6.2 業務中台與領域驅動設計方法之間的關係 282
8.6.3 業務中台與面向服務架構的關係 283
8.6.4 如何設計微服務 284
8.7 軟體產品線 289
8.7.1 產品線變化性 290
8.7.2 領域工程 291
8.7.3 套用工程 292
8.7.4 領域工程與套用工程間的關係 292
8.7.5 產品線管理 293
本章小結 294
第9章 企業技術架構 295
9.1 企業IT參考模型 295
9.1.1 網路層的技術架構參考模型 296
9.1.2 平台層的技術架構參考模型 298
9.1.3 套用的技術架構參考模型 299
9.1.4 雲平台的技術架構參考模型 300
9.1.5 大數據的技術架構參考模型 302
9.2 技術架構的性能屬性 303
9.2.1 提高技術架構的可伸縮性 304
9.2.2 在技術架構中使用快取改善性能 305
9.2.3 技術架構中資料庫實行讀寫分離 306
9.2.4 資料庫中分庫分表 306
9.2.5 用排隊機制防止瓶頸 307
9.3 技術架構的安全屬性 307
9.3.1 架構分區 309
9.3.2 安全等級保護 309
9.3.3 建立認證機制 310
9.3.4 建立可信機制 310
9.3.5 建立多層次的安全防護技術架構 311
9.3.6 集中安全管理平台 312
9.4 技術架構的可靠性屬性 313
9.4.1 網路的可靠性 314
9.4.2 主機的可靠性 314
9.4.3 存儲的可靠性 315
9.4.4 災難恢復等級與災難恢復要素 316
9.4.5 磁帶備份技術 316
9.4.6 災難備份技術 317
9.4.7 基於架構的軟體可靠性 317
9.5 技術架構的柔性屬性 318
9.5.1 適應功能變化的柔性架構方案 319
9.5.2 適應流程變化的柔性方案 320
9.5.3 適應資源環境變化的柔性方案 321
9.5.4 適應輸入/輸出界面變化的柔性方案 322
9.5.5 適應非功能變化的柔性方案 323
9.6 基於質量屬性的技術架構設計 324
9.6.1 屬性驅動設計的主要概念 324
9.6.2 屬性驅動架構設計方法的設計流程 329
9.6.3 屬性驅動架構設計方法的疊代過程 341
本章小結 347
第10章 架構的實現技術 349
10.1 企業架構的實施 349
10.2 信息化的能力建設 356
10.3 信息化保障體系 358
10.4 企業信息化指標分析 361
10.5 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 366
10.6 企業信息化常見問題解決思路 369
本章小結 3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