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紙印郵票:即通稱的特材郵票,是採用除紙張以外的其它材料而印製的郵票。如金屬郵票、絲綢郵票、塑膠郵票、木質郵票等。 ...
非紙質郵票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張以外的材料做成的郵票材質有金屬、塑膠或者木質,發行數量極少,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即非紙印郵票,又稱非紙質郵票,特材郵票。是採用除紙張以外的其他材料所印製的郵票,如金屬郵票、絲綢郵票、塑膠郵票、木質郵票等。最早的非紙印郵票出現於1886年...
仿製郵票屬於仿印郵票中的一種,是指模仿郵票原票另行在各種非紙質材料、介質的上仿製的郵票製品(郵品),材質有貝殼、金銀等。仿製郵票只是郵品,不能作為郵資寄信。...
紙質郵票:以各種紙張為材料而印製的郵票。郵票延生以來,紙張一直是各國印製郵票的主要材料。 ...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PENNY BLACK)原定於1840年1月1日啟用的郵票因設計的延誤,1840年5月6日正式開始使用,與“黑便士”同時使用的還有“藍便士”(面值...
postage stamp paper 用來印刷各種郵票的高級印刷紙。 一般多為捲筒紙。定量84g/㎡。紙質潔白(白度80%以上)、伸縮率小、抗捲曲、濕強度高、打孔性和耐水性好,...
壓印郵票也稱凹凸壓印郵票、壓凸印郵票、壓凸郵票。採用一對凹凸的陰陽模壓印的郵票,故名。凹凸壓印是郵票印制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工藝,把郵票紙放在凹模(陰模)和...
仿印郵票是指模仿郵票原票另行在各種材料、介質的上仿印、仿製的郵票製品(郵品),仿印郵票只是郵品,不能作為郵資寄信。...
背面印有文字的郵票:票背印有各種文字的郵票。昕印文字常見的有詠票正面的圖案說明、標語口號、商業廣告、面值數字及郵票編號等。有些利用鈔票紙、香菸紙、電報紙...
為印製某種郵票而生產的專用水印紙,紙上所製圖文均與相關郵票的單枚票幅或全張張幅相適應,以保持每枚郵票上都有水印顯現。這種水印紙上的特定水印形式以單一...
為印製郵票專門生產的紙張:根據郵票採用的不同印刷方式.造紙廠生產出各種不同版別需要的專用紙,如影寫版郵票專用紙、雕刻版郵票專用紙、塗料郵票專用紙、磷光(螢光...
錯版郵票就是有問題的郵票版本,按印製工藝的不同階段區分,有的在設計圖出錯,有的在製版出錯,有的在印製過程中出錯,也包括用紙或齒孔出錯。 錯版郵票本是操作...
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郵票的版銘: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
大清紅印花郵票壹分、大貳分、小貳分、大肆分共四枚,其中大字當肆分為新票,保存極好,上品;壹分票為舊票銷海關大圓戳,下端有稍微缺損,背貼;小貳分票兩枚...
《永樂宮壁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宣揚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於2001年5月5日發行的,志號為2001-6的特種郵票。 [1] 《永樂宮壁畫》郵票全套4...
舊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郵戳清晰、郵戳銷於郵票一角(約占票面的1/4左右),這樣的郵票為上品;郵戳輕印不損害票面美觀為中品;郵戳重油影響圖案美觀為下品;如果...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或稱紅印花郵票,為清朝在1896年國家郵政正式開辦後,在各種較高面值郵票需要均甚迫切下,於1897年將造冊處儲存未經使用之紅色3分海關印紙六十...
印刷郵票時,紙張(捲筒紙,是每卷按次放置,當第一卷郵票紙印竣後,便將待印的另一捲紙拼接於前一捲紙的末端,如果郵票被印在兩捲紙拼接騎縫的重層上,便出現...
在世界各國發行的郵票中,郵票上印有盲文的不多見,我國郵政部門於1985年3月15日發行的T105《中國殘疾人》(附捐郵票)(4--1 )郵票主圖即為平面的盲文,用手指是...
郵票邊紙上用列印方式列印上去的非印版上固有的標記,為非版銘邊紙標記。如印剛日期號、印刷順序號、成品檢驗號等,均為非版銘邊紙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