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成長

非典型成長

《非典型成長》是2012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甄殿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典型成長
  • 作者:鄭殿興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1日
  • 頁數:838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0597818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關明義,是京郊農村的農民子弟——沒考上高中,只好回鄉務農了。他趕上了“四清”,趕上了“文革”,趕上了招收工農兵學員……他那勤奮好學、奮力筆耕的勁兒和“不隨俗”性格,促使他辭掉生產隊保管員搞起了業餘寫作,更踏上了社員、“造反派”、工農兵學員、共產黨員、高中教員、機關公務員的漫長人生路。

圖書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鶴立雞群
第二章棄“官”從文
第三章運交華蓋
第四章波詭雲譎
第五章慘遭暗算
第六章蓄勢待發
第七章首戰告捷
第八章阻力重重
第九章目標各異
第十章不速之客
第十一章合縱連橫
第十二章波瀾又起
第十三章遠離武鬥
第十四章聯合之路
第十五章喜憂參半
第十六章唇槍舌劍
第十七章驀然回首
第十八章聲名大噪
第十九章始見亮色
第二十章夢圓時節
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目不暇接
第二十三章推上一線
第二十四章效力桑梓
第二十五章意外收穫
第二十六章考驗多多
第二十七章保持距離
第二十八章偷嘗禁果
第二十九章五味雜陳
第三十章世事難料
第三十一章禍從天降
第三十二章勝似夫妻
第三十三章軍旅生涯
第三十四章風雲再起
第三十五章巨星隕落
第三十六章校園晨曲
第三十七章“四五”怒濤
第三十八章有驚無險
第三十九章也是考驗
第四十章精彩一幕
第三部
第四十一章順與不順
第四十二章去意漸生
第四十三章脫穎而出
第四十四章撲朔迷離
第四十五章苦其心志
第四十六章波瀾不驚
第四十七章好事多磨
第四十八章馬不停蹄
第四十九章取經滄州
第五十章本末之思
第五十一章濁流頻現
第五十二章潔身自好
第五十三章恕我直言
第五十四章異態情感
第五十五章暗礁險灘
第五十六章非常時期
第五十七章心緒難寧
第五十八章留侯留名
第五十九章縱橫司法
第六十章天降大任
尾聲

作者簡介

鄭殿興,筆名一檉、艾蒿、關爾等,生於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七里店村;一九七六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官稱大普學歷——工農兵學員是也);先後在房山區委宣傳部、房山區司法局和北京市司法局辦公室、政治部宣教處工作。二零零七年秋退休。在省市以上媒體發表雜文、散文和新聞、論文等八百餘篇;結集出版《檉柳集》、《艾蒿集》、《昨天的記憶》、《艾蒿集續編》書籍四部;主持或參與編纂出版新聞、政工書籍三部(約一百四十萬字);各類作品獲省市以上獎勵五十餘篇(部),其中雜文《論“公雞下蛋”》在《羊城晚報》“創維電視杯”大賽中,獲一等獎(唯一);雜文《將“曬權力”進行到底》在《中國(浙江)。魯迅故里杯”廉政雜文大獎賽》中獲一等獎雜文《另一類“校殤”》,獲廣東梅州市單道生先生個人千元獎勵。北京市雜文學會會員、北京市雜文學會理事會理事;全國思政委員會特約研究員:高級政工師。

序言

我的工作與業餘生活,與宣傳與筆耕總有些不解之緣。所以,在新聞、論文寫作之外,亦有雜文、散文等文藝性的篇章斷斷續續見諸報端。詩歌、小說之類,也曾操弄過,終因自己的才疏學淺沒能成氣候。
退休了,賦閒了,創作小說的欲望亦愈加強烈起來。我的經歷或閱歷,使我能夠對人生實踐做出自己的判斷——不敢說絕對正確,卻一定會多有真情實感,少一些虛言造作。
我曾多次說過,搞宣傳的人,在寫作上該是“十八班兵器”樣樣來得。至今,我對此言也未懷過二意有過膩煩或逆反。所以,我就貿然拿起筆來,花了一年半的功夫,鼓搗出了這部所謂的長篇,填補了我的寫作甚至人生上的一個空白。
人的成長,多會免不了時代的局限。小說主人公關明義的成長,自然不會例外。在成長過程中,他所面臨的主要是左傾專制環境。倘硬要刨一刨根兒,“在劫難逃”便是我的看法:一個不是典型資本主義充分發展了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一個封建歷史長達幾千年的老大帝國,經革命造反後再造的新政權(自然,革命無罪,奪權有理),很難一下子全新起來,把舊的東西徹底擺脫的。所以,上上下下、此此彼彼的封建主義黴菌,便會不勝枚舉直至鑽入人的腦髓。這些可怕的東西,在領袖與國民的頭腦里一旦做起怪來,極易在漂亮的口號下,在革命的慣性中,屢屢弄出些左傾或者什麼傾的社會動盪社會悲劇來。
這,是這種社會環境下,無產階級革命的一種代價——中國與蘇俄革命的歷史與變化,足以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此的社會環境,能說是典型(典型!)的社會主義環境嗎?
但我看來,非典型的社會主義環境,僅是關明義非典型成長的緣由之一。之二呢,就是與此相聯繫,黨內有些人對這種成長的成見或偏見:在事實上(不是在有時候有的理論上),他的這種成長,很難是典型的主流意識所喜歡所認可的那種(譬如他的“不成熟”、“不隨俗”)成長。所以,他的被冷落被晾在一邊終未成了張志新,無疑是這類成長的最好歸宿了。
這樣寫人的成長,不僅題材有點兒新,而且內涵也會有點兒深。此言,儘管露出了點兒大言不慚的味兒,但我卻不悔。很久以來,對“文革”造反派的描寫,多是人們深惡痛絕的打砸搶惡行,但這並非是這些人的全部——比較理性比較注意政策、策略確有一定內涵的關明義,實際生活中不乏其人,他們與蒯大富與陳阿大之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近百萬的工農兵學員身上,難免會有那個時代的印痕。但他們也決非都是“白卷英雄”,各種各樣的佼佼者大有人在——不僅當年的“四.五”怒濤里有他們的身影,就是當今的科技尖端人才直至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佇列里,都不曾缺了“大普學歷”呢。
對改革開放大潮,關明義唱的主要是讚歌,但他的清醒與理智,令他決不只唱那種“就是好,就是好”之類!對改革之誤對官場的醜陋,同樣是深惡痛絕——即便個人“無力回天”,也力求自己做到潔身自好……
關明義,不是“高大全”也不可能是“高大全”,更不會無懈可擊。他胸懷正義,卻並不時時去“赤膊上陣”,有時也不得不在政治上搞一點兒“違心”;他堅守婚戀的道德底線,卻沒能擋住紅顏知己的“借種”欲求,有了那么一段兒異態情感……
唯有“這一個”,才是關明義啊。
世有非典型性肺炎,便會有非典型成長——這,也算是合乎邏輯的一個說法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