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鯇

青鯇

青鯇,體長,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頭部稍平扁,尾部側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頜稍長於下頜。無須。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咀嚼面光滑,無槽紋。背鰭和臀鰭無硬刺,背鰭與腹鰭相對。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鰭均呈灰黑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鯇[huàn]
  • 拉丁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
  • 別稱:青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亞科:雅羅魚亞科
  • 青魚
  • 分布區域:長江以南區域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藥用價值,

簡介

青魚(Mylopharyngodonpiceus Richardson),又名青鯇、黑鯇(兩廣)、螺螄青(江、浙)、青(魚軍)(安徽)、青根魚(東北)。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青魚屬。俗稱:黑鯇,青魚,螺螄青。英文名:Blak carp 。

形態特徵

體長,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頭部稍平扁,尾部側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頜稍長於下頜。無須。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咀嚼面光滑,無槽紋。背鰭和臀鰭無硬刺,背鰭與腹鰭相對。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鰭均呈灰黑色。

生活習性

一般多在底層多螺螄的較大水體中、下層中生活,食物以螺螄、蚌、蜆、蛤等為主,亦捕食蝦和昆蟲幼蟲。生長快,2-3冬齡可達3-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70公斤,長江中常見的個體重約15-20公斤。性成熟為4-5齡。4-7月在江河幹流流速較高的場所繁殖,生殖後常集中於江河灣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處越冬。

分布

青鯇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青鯇個體大,生長迅速,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肉質肥嫩,味鮮腴美,尤以冬令最為肥壯。其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質15.8-19.5克,脂肪2.6-5.2克,熱量96-125千卡,鈣25-72毫克,磷171-246毫克,鐵0.8-0.9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0.17毫克。

藥用價值

青鯇肉性味甘、平,無毒,有益氣化濕、和中、截瘧、養肝明目、養胃的功效;主治腳氣濕痹、煩悶、瘧疾、血淋等症。其膽性味苦、寒,有毒,可以瀉熱、消炎、明目、退翳,外用主治目赤腫痛、結膜炎、翳障、喉痹、暴聾、惡瘡、白禿等症;內服能治扁桃體炎。由於膽汁有毒,不宜濫服。過量吞食青鯇膽會發生中毒,半小時後,輕者噁心、嘔吐、腹痛、水樣大便;重者腹瀉後昏迷、尿少、無尿、視力模糊、鞏膜黃染,繼之騷動、抽搐、牙關緊閉、四肢強直、口吐白沫、兩眼球上竄、呼吸深快。如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