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中國青銅器的修復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應該說從青銅器一經問世,就有相應的修復技術產生。
春秋戰國時就有贗鼎的故事:“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日贗也,魯人日真也,……(《韓非子》)可證在春秋戰國就有青銅器偽造之說。
宋時則有“肇新宋器”之說:”上仿製以崇古,下偽造以圖利”說明了宋代也有仿製、偽造之例。
鑄造複製以及其它工藝的發展與修復技術工藝有著密切的關係,隨這些手工藝技術的發展並用於古董鑑賞收藏保存的需要,也就開始產生了修復技術。
近代的修復技術由官坊走上社會,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專門技術,一套完整的綜合技術體系。
1952年,以京派趙振茂為首的青銅器修復專家進入故宮博物院開始利用傳統工藝修復、複製青銅器文物。這些專家還包括長期從事青銅器修復、複製的京派傳人趙同仁、李會生、孟海泉及景德泉、古德旺、張聚如等人。幾十年來,這些專家修復、複製各類青銅器文物上千件。
工藝特徵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不論是拼接碎片,還是鏨刻花紋、銘文,不論是做各色漆皮地子,還是噴、點鏽蝕,不論是鎏金, 還是金銀錯,都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傳統工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是一個嚴謹科學的過程,針對不同的器形和破損的程度,使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藝不盡相同,有時還要交替使用,但一定要遵循修舊如舊、儘量不破壞原器物的原則。
工藝流程
整形
當青銅器整體變形時,可以根據變形的程度及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工裝、夾具,採用支撐、頂壓、撬搬、扭等方法,進行校正。不管使用什麼手法,都要看文物的應力變化及承受能力,一般根據經驗及對文物性能的了解,量力較正。青銅文物大都是鑄造而成,經歷長期腐蝕後,其延展性、彈性都有一定的降低。因此,對於變形嚴重的器物只能鋸解、組焊才能達到最後整形的目的。
補配
補配方法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相似於打料銅器的製作工藝在補配上的套用;另一類以銅器的鑄造工藝為基礎的補配方法。兩種方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打料銅器是利用銅的延展性,經過打、拋、收、悶、鏨、組焊等工藝而成器,在修復技術上也是一樣。
拓樣
青銅器缺塊了,先用紙托在缺塊的裡面(後面)畫上缺塊的形狀大小紙樣,把紙樣貼在厚薄與原器相仿的紫銅板上,用鋼鏨切割下來。
鈑金
拓樣銅板,經過打、拋、收等工藝處理成為一個定形的補塊。打,是利用平錘將一塊銅板打薄以達到合適的厚度;拋,是將切割下來的平面銅板補塊用圓頭凸面錘打出鼓形,以符合原器物的形狀要求;如果拋得太鼓了也可以在圓頭鐵棍拐砧子上收,一拋一收以使適合原器形要求為止。
鏨花
是一種用鋼鏨在銅板上雕刻花紋的技術。古代青銅器上多有紋飾,有的還有銘文,對於破殘青銅器的缺塊補配僅僅鑲上花面銅板還不理想,還應該雕刻出同原件風格統一的紋飾、銘文,這就要鏨花。鏨花工藝除了要掌握雕刻技術外,重要的是要熟悉和掌握古代各個不同時期銅器紋飾的風格,同時還必須會根據花紋的深淺、寬窄、變化形式,自己打制各種直刃、彎刃、鏟、溝、平、踩、挑、抹、眼等鋼鏨。兩隻手,一把錘,加上幾根鋼鏨要刻出多種多樣的流暢的花紋,這是一門技術。
鏨花的過程是:先在素麵銅板的補塊上,根據原來的紋樣將需要補雕的花紋延續描繪出來,然後用鏨花膠將要鏨花的補塊或成件在膠板_上粘結實;如果是瓶、壺等中空器物鏨花就可以在器內灌滿膠。等膠冷卻變硬就可以用鏨子鏨刻紋飾了。紋飾雕刻後稜角、邊沿都較鋒利,必須磨光,最後用磨炭蹭圓滑。完成後加熱,取出鏨花膠,一個青銅器的補塊就完成了。
補配的另一種方法是翻模鑄造。當器物的缺塊在原器上還能找出它的相對應的形狀和紋飾部分時,那么,可以在原件上進行翻模鑄造。以前傳統的工藝是用土模搬砂披砂造型,後來改為用石膏和紅磚粉翻造模具。用石膏和紅磚粉及耐火材料的混合料在原件相應部分翻模,風千再在烤爐中燒紅,取出後澆注銅水成形。形塊再按照原件上短缺的大小銼好,花紋經過雕刻整理能與原器對接,成為一個完整的青銅器補塊。
焊接
焊接在傳統的技術中有兩類,一類是“銅焊”,一類是“錫焊”。“銅焊”比較牢固,古代有熟紅、黃、白銅等,鍛打製成的銅器銜接處都用銅焊,銅焊就是熔焊,需預先準備好銅焊料,焊接時需要以硼砂熔焊,技術上主要掌握火候。古青銅器都不採用這種工藝,一般用錫焊接,它能焊銅、鐵、金、銀,焊接溫度比較低,對原件的破損傷可以控制在最小限度內。所以,在對古代青銅器的修復技術中,包括補配、組焊,基本上是錫焊。錫焊技術主要是運用焊接工具焊燙、拉、掛,其技術都集中在烙鐵尖上。
對塊
根據破碎銅器的形狀、紋飾茬口找塊拼對,並劃上記號。
銼口
一般是選擇沒有花紋的背面銼成坡口,銼斷面的三分之二,保留靠花紋面的茬口,這樣能保證在焊接後的花紋面嚴絲合縫。對於銅鏡來講,鏡面(光潔面)應該光滑平整,所以在焊接時不能焊在光滑面上,應在紋面和邊沿焊接。在銅鏡的花紋面用刀刻成棱形口對好進行跳焊,也就是間隔焊接。
焊接
銅器由於受到腐蝕,銅性差別很大,銅性好的能焊,銅性差的難焊。茬口為紅磚色的還可以沾錫焊,但是要多燙口;青磚色或淺綠色的茬口則已無法焊接,只能用粘合劑粘接。對於銅鏡,由於是在花紋面焊接,所以只能用點焊。對於鎏金件的補塊必須用銅焊,否則無法鎏金。經過焊接的青銅器應該在蒸餾水中浸泡一天,以清除焊錫帶來的有害物質。
加固
破碎青銅器焊接成型後,對焊縫還要加固,就是在焊縫中填加粘合劑,使焊縫結合牢固。
作銹
一般在銅器表面最底層的光滑層,在傳統修復技術上習慣稱地子,在它的上面為銹塊。青銅器的表面修飾,首先是從作地子開始,而後一層層往外做銹塊。
銅器的地子實際上是銅器經過埋藏或受到環境氣體侵蝕而形成的緊密地附著在銅質表面的腐蝕膜。青銅器的地子有黑漆古地、綠漆古地、灰漆古地、黃漆古地、棗皮紅地、水銀浸地、翻銅地等等。古代銅器經過使用收藏,有摸有擦,因而,銅器的地子、花紋色調柔和。在做地子時,對於新配的補塊,要用腐蝕材料腐蝕成舊色,然後用粘合劑及各種礦物顏料塗抹在表面,乾後再用粗布擦,使其形成同原件地子一樣的顏色及質感。地子如果用瓷漆來做更好,然後再用抹、刷、描、畫、拓、噴、點、磨、蹭等辦法,粘合劑和礦物顏料來做成銹塊,直到與原件協調-致為止,至此一件青銅器的修復工作才算完成。.
去銹
青銅器的銹,按其形態來分大致有發銹、釉銹、貼骨銹和浮銹數種。發銹膨脹,釉銹硬脆,貼骨銹依附地子,浮銹鬆散,對於青銅有害銹一般都用鏨子或刻刀剔淨,然後用粘合劑調顏料封密起來。其它的銹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方法,一般胎身已經膨脹起的發銹不能除去,銅器上的銹一般先用刻刀小點錘敲敲、震震、撥撥、刻刻來剔落,而後可用酸梅泥、紅果泥糊敷,用以使銹鬆散,再用刻刀撥剔以去銹,這樣去銹不傷地子,銅器紋飾清楚。對於商周青銅器,除去水銀浸地和翻銅地的青銅器,可以用碳酸銨來除銹,醋酸水塗液也可以去銹,但是一定要嚴格控制。對於商周春秋的銅器不能泡,否則會使銅器失去美麗的外觀都變成紅磚色了。這種方法適用於硬質銅銹的器物,如水銀浸地、黑漆地、綠漆地等銅器。此外,還可以利用化學試劑除銹,化學試劑要根據銅器鏽蝕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最後, 為了保護青銅器,可使用蠟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中國古代青銅器是幾千年前的歷史遺物,經過地下理藏,遭到自然界的腐蝕破壞,出土的銅器往往是破碎和殘缺不全的。因而大多數的青銅器都經過番修復工作,以利於它們的長期保存,更好發揮它們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個完整的文物修復過程本身也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研究器物的時代特點、造型藝術、鑄造工藝,成為近代鑄造工藝的重要借鑑,因而修復工作是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
傳承現狀
從事傳統青銅器修復的專業人員呈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傳承面臨困難。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包括青銅器傳統修復、複製技術在內的傳統工藝進行科學化總結勢在必行。
傳承人物
王有亮,男,漢族,1964年4月生,北京市人。2012年12月,王有亮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故宮博物院申報。
保護措施
1952年,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術“古銅張派”第三代傳人趙振茂來到故宮博物院,帶回青銅器修復技藝。故宮通過“師承制”方式培養了一批掌握傳統修復和複製技術的專家。先後修復了包括立鶴方壺、馬踏飛燕等一大批國寶級文物。
社會影響
展示活動
周的班簋是北京地區發現的具有極高史學和術價值的重要文物,經青銅器修復大師趙振茂修復後獨具風采。郭沫若先生見後寫了《班簋發現》,後被拍成紀錄片《莫讓瑰寶再沉》,片中展示了趙振茂的高超修復技藝。
從趙振茂開始,故宮科技部銅器室修復了大量故宮博物院內及全國各博物館的青銅重器及重要文物,其中包括班簋、齊史祖辛觶、司母辛鼎、二祀邲其卣、馬踏飛燕等一大批國寶級文物,複製了蓮鶴方壺、格伯鬲、獸面紋觚、獸面紋瓿、鳶祖辛卣、西周牛尊、西周榮簋等一系列重要文物。
修復案例
20世紀70年代,傳承人趙振茂與徒弟曹靜樓複製蓮鶴方壺。
2005年,傳承人呂團結為首都博物館複製西周班簋。
2006年,傳承人王五勝修復河南上蔡出土升鼎。
2007年,傳承人王有亮、呂團結、鄭坤、高飛修復春秋四龍耳銅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