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設計公司(FROG DESIGN)在國際設計界最負盛名的歐洲設計公司當數德國的青蛙設計公司。作為一家大型的綜合性國際設計公司,青蛙設計以其前衛,甚至未來派的風格不斷創造出新穎、奇特,充滿情趣的產品。公司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蘋果、柯達、索尼、奧林巴斯、AT&T等跨國公司。青蛙公司的設計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電器、展覽、廣告等,但90年代以來該公司最重要的領域是計算機及相關的電子產品,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特別是青蛙的美國事務所成了美國高技術產品的設計最有影響的設計機構。
青蛙設計公司的創始人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於1969年在德國黑森州創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這便是青蛙設計公司的前身。艾斯林格先在斯圖加特大學學習電子工程,後來在另一所大學專攻工業設計。這樣的經歷使他能完美地將技術與美學結合在一起。
1982年,艾斯林格為維佳(Wega)公司設計了一種亮綠色的電視機,命名為青蛙,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於是艾斯林格將"青蛙"作為自己的設計公司的標誌和名稱。另外,青蛙(Frog)一詞恰好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的縮寫,也許這並非偶然。青蛙設計也與布勞恩的設計一樣,成了德國在資訊時代工業設計的傑出代表。
青蛙公司的設計既保持了烏爾姆設計學院和布勞恩的嚴謹和簡練,又帶有後現代主義的新奇、怪誕、艷麗,甚至嬉戲般的特色,在設計界獨樹一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末的設計潮流。青蛙的設計哲學“形式追隨激情”(Form follows emotion),因此許多青蛙的設計都有一種歡快、幽默的情調,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設計的一款兒童滑鼠器,看上去就好象一隻真老鼠,詼諧有趣,逗人喜愛,讓小孩有一種親切感。艾斯林格認為,50年代是生產的年代,60年代是研發的年代,70年代是市場行銷的年代,80年代是金融的時代,而90年代則是綜合的時代。因此,青蛙的內部和外部結構都作了調整,使原先傳統上各自獨立的領域的專家協同工作,目標是創造最具綜合性的成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採用了綜合性的戰略設計過程,在開發過程的各種階段,企業形象設計、工業設計和工程設計三個部門通力合作。這一過程包括深入了解產品的使用環境、用戶需求、市場機遇,充分考慮產品各方面在生產工藝上的可行性等,以確保設計的一致性和高質量。此外,還必須將產品設計與企業形象,包裝和廣告宣傳統一起來,使傳達給用戶的信息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
青蛙的設計原則是跨越技術與美學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實用性來定義產品。艾斯林格曾說:"設計的目的是創造更為人性化的環境,我的目標一直是將主流產品作為藝術來設計"。由於青蛙的設計師們能應付任何前所未有的設計挑戰,從事各種不同的設計項目,大大提升了工業設計職業的社會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工業設計師是產業界最基本的重要成員以及當代文化生活的創造者之一。艾斯林格1990年榮登商業周刊的封面,這是自羅維1947年作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以來設計師僅有的殊榮。對青蛙設計公司來說,設計的成功既取決於設計師,也取決於業主。"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比找到合適的業主更重要的了"。相互尊重、高度的責任心以及相互間的真正需求卻是極為重要的,而這正是青蛙公司與眾多國際性公司合作成功的基礎。
青蛙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始於1982年,當年青蛙公司在美國加州坎貝爾(Campbell)設立了事務所。1986年又在東京設立事務所,開拓亞洲業務。青蛙美國事務所為許多高科技公司提供設計服務,在設計中特別重視機器與用戶之間的關係。青蛙是蘋果公司長期的合作夥伴,積極探索"對用戶友好"的計算機,通過採用簡潔的造型、微妙的色彩以及簡化了的作業系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為蘋果設計的蘋果II型計算機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被稱為"年度最佳設計"。從此以後,青蛙公司幾乎與美國所有重要的高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合作,其設計被廣為展覽、出版,並成了榮獲美國工業設計優秀獎品最多的設計公司之一。和其他類似公司相比,青蛙設計公司有更加豐富的經驗,因而能洞察和預測新的技術、新的社會動向和新的商機。正因為如此,青蛙設計能成功地詮釋資訊時代工業設計的意義。
書名:一線之間(a fine line: how designstrategi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
作者:[美]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Esslinger)著 孫映輝譯
定價:49.9元開本:16K頁數:260
出版時間:2012年8月責編:黃昕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0-16108-2
Ⅰ. ①一…Ⅱ. ①艾…②孫…Ⅲ. ①企業管理Ⅳ. ①F270
全球工業設計教父,世界頂級創意諮詢公司青蛙公司創始人哈特穆特·艾斯林格,首次揭秘設計戰略如何塑造商業的未來,如何將創新型戰略融入機構的競爭戰略框架之中。《一線之間》匯集了艾斯林格40年來最為寶貴的實踐財富,記錄下了他和青蛙是如何幫助蘋果、微軟、路易威登、漢莎航空、迪士尼等企業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具辨識度品牌的過程。艾斯林格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故事和全球化思維,在《一線之間》中探索了如何構建具備環境可持續性的、有益於創建繁榮而持久的全球經濟的商業解決方案。 艾斯林格認為,商業領導者和設計師可以協力構建創意型戰略,這種戰略可以保證公司在未來獲利更豐厚、更具可持續性。設計戰略決定商業的未來。在銳意創新和安於現狀之間有一道分水嶺,設計必須跨越這條將商業與文化割裂的線。本書的精髓就存在於這“一線之間”,它穿過喧囂的商業文化,讓傑出的設計戰略脫穎而出。在模仿與創新、平庸與卓越的一線之間,你選擇待在舒適的這一端 , 還是邁向無限的未來?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全球工業設計教父,世界頂級創意諮詢公司青蛙公司創始人。全球知名企業背後的品牌打造大師,為蘋果、微軟、IBM、西門子、索尼、戴爾、通用、惠普、摩托羅拉、雅虎、思愛普、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太陽計算機系統公司、花旗集團、迪士尼、柯達、LV、愛迪達、宏碁、Swatch以及本田等成功創造了暢銷而經典的產品。 開創了蘋果“白雪”設計語言,催生了蘋果II 計算機系列,這一設計獲得了1984年《時代周刊》年度設計獎。被美國《商業周刊》尊崇為自“1930年以來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以及首位“高科技設計超級明星”。曾獲得數百項設計和創新大獎,以及帕森設計學院的榮譽藝術博士學位。他的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史密森研究院和慕尼黑新藝術中心永久收藏。
雷軍,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
艾斯林格先生作為全球工業設計的領軍人物,在《一線之間》中首次將設計提高到戰略的高度,指出了在當今商業社會中,設計之於企業發展和商業進程生死攸關的決定意義。而書中對於設計戰略理念和設計戰略實踐的探討,值得我們每個做商業的人深思和回味。
這本書有如業界的一股新鮮空氣,而絕非自大狂CEO 的選擇性記憶和“外行專家”的胡言亂語。艾斯林格從設計的角度重新詮釋了創新的意義,該是聽取他寶貴意見的時候了。
我們偉創力的所有人,都深深愛上了艾斯林格和青蛙,還有他們將瘋狂而傑出的設計和設計過程引入到企業最前沿的熱情。他們的專業技能極大地幫助了我們的消費者,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傑出的產品生產商——蘋果、惠普、思科、微軟等。在全球經濟衰退之時,青蛙依然能夠每季都創出收益新高,艾斯林格與他的合伙人功不可沒。他們的奮鬥史是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
薩特吉夫·沙欣爾,惠普公司資深副總裁
在本書中,艾斯林格為我們展現了他的冒險故事和他無與倫比的成就,而且是如此謙遜地展現出來,這真是一份厚禮。他敢於超越專業定義的界限,積極思考,不斷行動。他把融合了智慧與善良的人文關懷帶到了產品設計之中。他所採用的創新設計理念,在全球各地的企業和家庭中都可以感受到。他證明了,細膩的設計不僅有益於消費者,更有益於企業,兩者息息相關。我曾經很幸運地近距離觀察到他對索尼、蘋果以及惠普的影響,並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無名英雄!《一線之間》是設計師和企業人士的必讀作品。
彼得·扎克,國際工業設計協會主席、紅點設計大賽創始人
本書所描述的成功故事,充滿了艾斯林格精彩紛呈、激動人心、有典範意義的真知灼見;尤其在現今這個時代,它直指現實要害,蘊藏著巨大的信息潛能。艾斯林格描繪了一幅誠實而激勵人心的畫卷,指明了設計與商業結盟所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一線之間》是設計專業人士的必備手冊,也是最好的經營藝術手冊,書中呈現了各種各樣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和新穎構想。
這是一本關於“聆聽”的書,講的是如何捕捉弦外之音,如何培養對人類需求的敏感。它還談到了勇氣,它堅信文化與經濟可以實現雙贏,無論實現這個目標的道路有多么崎嶇。而最重要的是,它談到了連線於創意思維和商業思維之間的橋樑。本書可以看做是向切·格瓦拉式的熱情和專業的致敬之作,是所有企業領導者和設計師的必讀書。
托馬斯·洛克伍德,設計管理學院(DMI)院長
本書真實地反映了艾斯林格的高瞻遠矚,這是一部傑出的作品,講述了設計以及具備設計思維的人對企業和社會的價值。本書充滿了對於企業人士和創新者的重要洞見。
楊喆清,“上海設計雙年展”及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執行長
本書非常具有啟發意義。設計是一件神奇的事,它可以穿越國家和歷史創造價值,並改善我們的生活。艾斯林格總是熱情地和那些明白設計真正目的的人分享並交換他的想法和經驗。他不僅是德國和美國的驕傲,也是全球設計界的巨擘。
各方讚譽
推薦序 設計改變商業
中文版序 一線之間在中國
引言站在平庸與卓越的一線之間
是設計使技術人性化,幫助企業直達人的精神;是設計將商業根植於歷史、並將其與更深遠的未來連線在一起。設計必須跨越將商業性與文化性割裂的那條線,讓“傑出”的創意戰略從“好”的創意戰略中脫穎而出,讓“卓越”從“平庸”中脫穎而出。第一次就做對只有勇於探究和冒險的戰略,只有那些願意給人類帶來驚喜和激勵的戰略,才有希望在不斷發展的經濟中贏得勝利。一個公司必須首先認識到,在塑造創新驅動型商業戰略的過程中,設計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作用。
永遠不要失去自己的靈魂很多公司的領導者甚至無法認識到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公司今天所取得的成功來自於其領導層過去所做的正確決策。堅定不移地從事合乎道德的商業活動,是領導層的基本責任以及機構創意戰略的核心元素。
只要最好的只要最好的工作,只要最好的客戶,只要最好的戰略,只要最好的實施。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你不能固執己見,你必須為必勝而戰。文化+過程=利潤!不管是商業領域還是設計領域的創意戰略家,必須攜手並進,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為自己、為公司、也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光明的未來。這是取得成功的終極戰略。
“頭腦”擊敗“金錢”創新是一場思想和過程的博弈,僅靠金錢是無法獲得成功的。保證項目成功的最終決定因素是“人”,是卓越的設計頭腦。密斯·凡德羅曾說過:“上帝存在於細節中。”但是,要想讓你的創新工作為客戶及其消費者帶來經濟上的利益,則“上帝存在於實施中”。來一場“綠色思維”的革命設計師的工作構成了連線人類與科學、技術、商業之間的橋樑,他們有責任、也有機會成為“綠色”新經濟的驅動力。我們所大量生產的那些“廉價”商品,從文化、社會和環境意義上來說,都過於昂貴了。事實上,它們正在戕害我們的生命,而“綠色思維”將最終成為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主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