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是1996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鴻烈。
基本介紹
- 作者:孫鴻烈
- ISBN:9787532340231
- 頁數:383
- 定價:44.60元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12
- 裝幀:精裝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是1996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鴻烈。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是1996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鴻烈。......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是1996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鴻烈。...
《青藏高原形成環境與發展》是對30年來以中國科學院為主體的青藏高原研究在各個階段的科學考察與重點工作的回顧與總結,特別是在高原形成演化及岩石圈動力學、高原隆...
1. 青藏高原大地構造與形成演化 .中國地質圖書館[引用日期2015-09-30] 詞條標籤: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青藏高原新生代構造演化》[1] 是1990年出版的圖書,本書叢編題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專報。[1] 參考資料 1. 青藏高原新生代構造演化 .中國地質...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
圖書信息 青藏高原新生代構造演化與隆升過程,ISBN:9787116059726,作者:吳珍漢等著 1 ...
《青藏高原中東部古近紀盆地演化與高原早期構造隆升》是2007年5月由地質出版社出版周江羽、王江海編著的實體書。本專著是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G...
《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系原地礦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質記錄及機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有關“喜馬拉雅大拐彎地區地殼變形、深部作用過程與高原隆升關係”的最終...
《青藏高原隆升與亞洲環境演變》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吉均。這本書可供地理學、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冰川學、地貌學以及資源環境學等方面的科研、...
《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質記錄及機制》以原地質礦產部重點科技項目“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質記錄及機制”各課題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近年來高原地質研究所取得的新資料,在簡要...
20世紀90年代以來,結合青藏高原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的需求,開展了區域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恢復與治理、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等研究工作,並對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
(The China Society on Tibet Plateau)是由從事青藏高原研究和建設的科技工作者自願結合併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發展中國青藏高原科技...
5.3Pb同位素年齡和由Hf-w體系獲得的地核形成年齡5.3.1Pb同位素年齡...第七章 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帶地質演化——顯生宙亞洲大陸生長...
《東特提斯地質構造形成演化》是一本潘桂棠 / 等編寫,由地質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書籍。...
《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是201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序常。...... 動力學涵義,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及其效應的幾個基本問題,青藏高原構造演化及多...
喜馬拉雅山阻擋南亞季風氣團向北傳輸,使青藏高原逐漸變乾變冷。高原隆升後,青藏地區生物形成“走出西藏”和“高原樞紐”共存的模式演化。...
第十一章中國地貌演化特徵與規律第一節地質構造對中國地貌形成與演化的影響第二節晚新生代以來青藏高原的環境演變第三節氣侯對中國地貌演化的影響...
《青藏高原研究叢書》是一部體現多學科、大跨度、多交叉的系統工程的學術專著,書中所涉及的研究在許多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很多成果在青藏高原研究領域有重要學術價值...
《中國沙漠形成演化氣候變化與沙漠化研究》是2002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光榮。...
方小敏,常見人物姓名。較為知名的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方小敏博士、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方小敏女士等。...
本書運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探討裂腹魚亞科的起源、分化、擴散、分布格局、種間關係和種群結構與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所經歷的水系變遷和古氣候環境變化事件的關係;通過...
柴達木盆地新構造運動及鹽湖發展演化,書名。朱允鑄等著。分盆地的形成與第四紀前的發展概況,第四紀地層與氣候,地貌,新構造運動,柴達木盆地上新世末期以來湖盆與沉積...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遷與生態系統的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199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9年獲得義大利西西里島政府設立的馬約拉納和平科學獎 [1]...
對青藏高原及鄰區區域地質、大構造形成演化,國土資源有較深入的理解,提出了特提斯洋陸轉換多島弧盆系演化模式等新的研究見解,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了多篇重要...
對南極極鋒北移事件與第四紀黃土高原古氣候對比。1992年首次提出我國夏季風演化與澳大利亞北移及其高壓發展有關;陳明揚1995年 指出在青藏高原形成前的漸新世,從構造...
納木錯形成演變 編輯 納木錯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於約7000萬年前開始的造山運動...據從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
並取得重要突破,特別是有區域特色的青藏高原冰川、凍土、地貌演化、高原隆升及其對中國自然環境形成的影響研究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對中國乾旱環境的形成演化有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