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是201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序常。
基本介紹
- 書名: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
- 作者: 肖序常
- ISBN: 7-116-06780-6
- 開本:16開
《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是201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序常。
《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是201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序常。... 《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是201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序常...
《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系原地礦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質記錄及機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有關“喜馬拉雅大拐彎地區地殼變形、深部作用過程與高原隆升關係”的最終...
上篇共五章,系統闡述了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結構構造、大陸碰撞詳細過程、地殼變形特徵及殼幔岩漿作用;下篇共有8章,系統論述了碰撞前增生成礦作用、主碰撞匯聚成礦作用...
青藏高原基本構造格架、地體結構、地體邊界、變形構造體制以及地體相對運動;重塑印度/亞洲碰撞前和碰撞後的地體拼合、碰撞造山、大型走滑、高原的隆升及周緣造山...
它們的方向同西藏高原的東西向褶皺是明顯不同的,暗示最近可能發生了構造運動的重要的重新組合;阿爾金斷裂是一條非常年青的構造帶。大陸碰撞帶成礦作用 編輯 ...
青藏高原東段三個斑岩型礦床(玉龍、馬廠箐和西范坪)產出於大陸碰撞環境,與喜馬拉雅期埃達克質斑岩有關,並為新生代大規模走滑斷裂所控制。在印度-亞洲碰撞帶東部...
第七章青藏高原岡底斯造山帶晚白堊世以來構造岩漿作用與深部過程 第一節岡底斯帶中一新生代岩漿岩的時空格局 第二節岡底斯帶中段碰撞後岩漿作用及其意義——...
現代的安第斯山、青藏高原、阿爾卑斯山等正在發生拆沉作用。拆沉作用識別標誌 編輯 由於拆沉作用發生在20~25 km以下的下地殼和岩石圈地幔,並涉及與軟流圈的相互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大陸碰撞與高原隆升實驗室以板塊構造理論為指導,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貌學、地球動力學方法,探討青藏高原陸塊碰撞歷史,碰撞造山方式及岩石...
是地球歷史上最強烈的碰撞之一,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和最雄威的山脈—喜馬拉雅山,大陸碰撞及相關碰撞構造的演化、高原的隆升是青藏高原最基礎的科學...
(雙湖)高原站和墨脫低地站的建設;2014年1月21日,根據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畫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求,依託青藏高原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
見:肖序常等著,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應。地質出版社,北京,pp57-92。13,劉鴻飛,劉焰2009旁那石榴藍閃片岩特徵及其構造意義。岩石礦物學雜誌, vol. 28:...
1995-2000年,研究“三江”特提斯造山帶成礦作用和古今海底熱水成礦; 2000-2002年,研究西藏岡底斯成礦背景與斑岩銅礦; 2002-2009年,研究西藏高原大陸碰撞造山帶...
18. 趙志丹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礦系統深部結構與成礦過程”(項目負責人為侯增謙)之第四課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岩漿作用與成礦耦合”,...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祁連造山帶早古生代花崗岩成因及其構造演化回響(40672049),2007~2009年。10. 地調工作項目:青藏高原北緣花崗質岩漿作用及成礦作用(...
長期以來,莫宣學教授在岩漿熱力學基礎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三江”特提斯成礦域岩漿作用與成礦關係研究三大領域取得了突出貢獻。莫宣學教授在岩漿熱力學基礎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岩石學結合大地構造學的研究,重點研究青藏高原地體邊界、中央碰撞造山帶的超高壓變質岩、蛇綠岩和地幔岩。首先在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緣魚卡發現榴輝岩,在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乾旱區環境演化與全球變化、地球磁場與地球外核動力學、俯衝碰撞造山的岩石學過程、青藏高原東部隆升的深部結構與地表過程回響、地球...
金屬找礦預測提供了重要基礎;根據青藏高原及其鄰域的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結合地球物理探測和構造形變研究成果,提出關於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是三種構造體制相互作用的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