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地球的結構演化和動力學 定價: ¥49.00元 出版/發行時間: 2009-07-06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書名: 當代科學前沿論叢
作者: 張有學
ISBN: 7040106477
開本: 16
頁數: 336
內容簡介
《地球的結構演化和動力學》主要內容包括:地震成像原理及其在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和勘探中的套用,地幔中的相變和礦物學,地核的結構、組成和性質,地質年代學的原理和地球的年齡,造山帶的動力學,尤其是重力滑塌,喜馬拉雅一西藏造山帶的地質演化,以及大洋中脊的動力學。為適應更多的讀者,作者對每個課題的介紹儘量深入淺出,對基本原理的解釋比較詳細,而終點都達到該課題的最新成就並包含作者對未來的展望。
《地球的結構演化和動力學》可供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地理、海洋、環境、自然資源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和有關工作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用作教學參考書,還適合於對地球和行星科學感興趣的讀者。張有學,1957年生。北京大學地質系地球化學專業畢業(1982)。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1989)。現美國密西根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實驗岩石學、火山學、地球化學動力學和地球化學演化。曾主持多項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課題,發表論文37篇。1993年獲美國地球化學學會的Clarke獎(美國地球化學學會的年輕科學家獎)。1994年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年輕科學研究者獎。尹安,1959年生。北京大學地質系地質力學專業畢業(1983)。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1988)。現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學系教授,美國地質學會會員,曾任國際海洋鑽探計畫評審(1993-1996)。主要研究方向為地球動力學,斷層體系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北美及亞洲的構造演化。曾主持多項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課題,發表論文49篇。1993-1994年獲美國地質學會Donath獎(美國地質學會的年輕科學家獎)。This book introduces some frontie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ogresses on the structure,evolu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earth.Topics include:Seismic imaging princip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tudying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nd in exploration,phase transi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and mantle mineralogy,the earths core,geochronology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gravitational collapse of mountain belts,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v,an-Tibetan orogen,and dynamics of mid-ocean‘ridges.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or。e readers,the introd、uction of each subject starts from a basic level、gradually builds tO reach more advanced levels and tO the newest developments,and often includes an outlook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Potential readers of this book include scientists,workers,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elds of geology,geophysics,geochemistry,exploration,geography,oceanography,natural resources an d.environmental sciences,as well as those wh、o have a general interest i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地震成像1——多尺度層析與全波偏移
1.1引言
1.1.1地震成像的目的
1.1.2地震成像的方法和解析度
1.2地震層析成像——內部物性成像
1.2.1波速分析和地震層析成像
1.2.2多尺度層析法
1.2.3多尺度層析成像實例
1.3地震偏移法——界面成像
1.3.1地震偏移法
1.3.2全波偏移法
1.3.3全波地震偏移實例
1.4概述——合成偏移和層析成像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震成像2——島弧與大陸邊緣的地震及火山活動
2.1引言
2.2地震層析成像方法的最新進展
2.3俯衝板片和島弧的岩漿作用
2.4深部板片脫水和弧後擴張
2.5島弧的岩漿活動對地殼大震的影響
2.6大震中心部位的流體
2.7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地幔中的相變和地幔礦物學
3.1引言
3.2高壓實驗技術
3.2.1活塞一汽缸高壓儀
3.2.2多砧高壓裝置
3.2.3金剛石砧壓槽裝置
3.3地幔礦物的高壓實驗結果
3.3.1sio2多相及各物相間的關係
3.3.2Mg2si04多相及各相之間的關係
3.3.3F2si04多相與各相之間的聯繫
3.3.4Msi04一Fe2si04體系中各物相間的關係
3.3.5Mg03多相及各相間的關係
3.3.6MA12sb012中的相變
3.3.7Mgsi03一MA12si3012體系中各物相間的關係
3.3.8Fesi03、Fe3A12si3012、casi03和caMgsi206中的相變
3.4全岩的高壓實驗結果
3.4.1地幔岩(或稱橄欖岩)
3.4.2玄武岩
3.4.3方輝橄欖岩
3.5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核——20世紀的發現及展望
4.1引言
4.2地核的發現
4.3地核的化學組成
4.4地核與地球發電機
4.5外核結構
4.6核心結構
4.6.1核心的各向異性
4.6.2核心的衰減性
4.6.3核心剪下波
4.7核心旋轉
4.8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地質年代學與地球的年齡
5.1引言
5.2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的基本原理
5.2.1基於現存放射性核素的地質年代學
5.2.2基於已絕滅的放射性核素的地質年代學
5.3Pb同位素年齡和由Hf-w體系獲得的地核形成年齡
5.3.1Pb同位素年齡
5.3.2Hfw體系
5.3.3其他成核年齡模式
5.4套用I.Pu—u—xe系統確定xe封閉年齡
5.4.1xe封閉年齡的數據和對它的基本認識
5.4.2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和不一致
5.4.3更加複雜的去氣模型
5.5地殼一地幔分離的最早年齡
5.5.1碎屑鋯石年齡
5.5.2雙Sm.Nd體系
5.5.3Nb.zr系統
5.5.4最早地殼形成的時間
5.6月亮的年齡
5.7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造山帶的重力滑塌
6.1引言
6.2重力滑塌的基本機制
6.2.1概念模型
6.2.2基本力學模型
6.3同造山期拉張——青藏高原和安第斯
6.3.1西藏高原
6.3.2中安第斯山脈
6.4造山期後拉張——北美科迪勒拉
6.5討論
6.6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帶地質演化——顯生宙亞洲大陸生長
7.1引言
7.2古生代和中生代構造
7.2.1喜馬拉雅
7.2.2拉薩地體
7.2.3羌塘地體
7.2.4松潘一甘孜一可可西里地體
7.2.5東崑崙一柴達木地體
7.2.6祁連山地體
7.2.7西崑侖山和喀喇崑崙山脈
7.3印度板塊一亞洲板塊的碰撞時代
7.3.1板塊運動學和古地磁學
7.3.2地層學和古生物學證據
7.3.3岡底斯岩基的最年輕年齡
7.4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帶新生代變形
7.4.1喜馬拉雅地區
7.4.2青藏南部
7.4.3青藏高原中部
7.4.4青藏高原北部
7.4.5青藏高原東部
7.5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帶的晚新生代s—N向裂谷
7.5.1地質背景
7.5.2青藏裂谷形成的機制
7.5.3裂谷與走滑斷裂的關係
7.6同碰撞火成岩活動
7.6.1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岩及其在碰撞構造中的意義
7.6.2印度河一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北邊,青藏高原同碰撞期火成岩活動
7.7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帶深部地殼和上地幔變形
7.7.1印度大陸岩石圈俯衝在青藏高原之下
7.7.2剪下波各向異性
7.7.3亮點
7.7.4青藏高原北部低速帶
7.8新生代和古生代變形之間的構造關係
7.9青藏高原隆升的定年代表
7.10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海底擴張和大洋中脊動力學問題概述
8.1引言
8.2海底擴張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
8.3大洋中脊的擴張活動和地形變化
8.4洋中脊的分段和沿軸向變化
8.4.1洋中脊的分段
8.4.2沿軸向變化
8.4.3與擴張速率的相關性
8.4.4地幔上涌的二維或三維模式
8.5洋中脊處海洋地殼的起源
8.5.1透鏡體狀岩漿房的深度隨擴張速率的變化
8.5.2沿洋中脊的軸向變化:新的觀測資料
8.5.3一個完整的海洋地殼生成新模型
8.6存在的突出問題
8.6.1上涌地幔內部分熔融物的運移和橫向集合效應
8.6.2快速擴張下東太平洋洋隆存在多個熔融透鏡體?
8.6.3洋中脊處的熱液循環系統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