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恢復

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恢復

《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恢復》是2014年12月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恢復
  • 作者:江澤慧、彭鎮華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ISBN:9787503873393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青藏鐵路線域生態防護和植被恢復是在世界屋脊高寒地帶,因此研究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需要有一個上時間的規劃,有點到線,有線到面,定點跟蹤檢測。幾年來,由多學科聯合的研究團隊在艱苦的高原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寶貴的資料。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無疑青藏鐵路沿線生態保護與建設更應順應時代的要求,遵循植被自然演替規則,保護優先,科學規劃、防治結合,加強鐵路沿線生態保護與植被恢復力度,確保鐵路沿線生態安全,為鐵路的安全運營提供保障。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總結能使大家進一步系統了解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青藏鐵路沿線線域生態系統,以便為今後西藏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鐵路沿線生態保護與恢復打下基礎,為建設“美麗中國”做點貢獻。

圖書目錄

上篇
第1章 青藏鐵路沿線概況
1.1 青藏鐵路沿線的自然地理概況
1.1.1 地理位置與範圍
1.1.2 氣候特徵
1.1.3 地貌類型
1.1.4 水文特徵
1.1.5 植被類型及分布
1.1.6 森林資源概況
1.1.7 野生動植物概況
1.2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縣市社會經濟環境概況
1.2.1 格爾木市
1.2.2 安多縣
1.2.3 那曲縣
1.2.4 當雄縣
1.2.5 堆龍德慶縣
1.2.6 拉薩市
1.3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的旅遊資源及旅遊注意事項
1.3.1 旅遊資源概況
1.3.2 旅遊及考察注意事項
第2章 青藏鐵路沿線線域生態環境調查
2.1 區域概況與調查目的和內容
2.1.1 研究線域概況
2.1.2 調查的目的
2.1.3 研究的主要內容
2.2 調查設計
2.2.1 樣帶的設定
2.2.2 樣地的設定
2.2.3 樣方的設定
2.2.4 樣帶一樣地一樣方編號
2.3 調查方法
2.3.1 樣地與樣方調查
2.3.2 土壤調查、採集與分析
2.3.3 植被群落的調查
第3章 青藏鐵路沿線生態環境特徵
3.1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地質地貌概況
3.1.1 崑崙山北麓區
3.1.2 崑崙山越嶺區
3.1.3 楚瑪爾河高平原區
3.1.4 可可西里山區
3.1.5 北麓河盆地
3.1.6 風火山區
3.1.7 烏麗盆地
3.1.8 沱沱河盆地
3.1.9 開心嶺山區
3.1.10 通天河盆地
3.1.11 雁溫峽谷區
3.1.12 溫泉斷陷盆地
3.1.13 唐古拉山區
3.1.14 頭二牛山區
3.1.15 安多桑利谷地
3.1.16 桑利至羊八嶺中高山區
3.1.17 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谷地
3.2 青藏鐵路沿線水文條件概況
3.2.1 降水分布特徵
3.2.2 地表水系分布特徵
3.2.3 地下水分布特徵
3.3 青藏鐵路沿線土壤條件概況
3.3.1 土壤概況
3.3.2 主要土壤類型
3.3.3 土壤地帶性特徵區劃
3.4 青藏鐵路沿線線域土壤特性研究
3.4.1 土壤理化性質變化
3.4.2 土壤營養變化
3.4.3 小結
第4章 青藏鐵路沿線樣地植被特徵
4.1 鐵路沿線優勢植物種
4.1.1 各樣地主要優勢物種重要值
4.1.2 各樣地優勢種分析
4.2 鐵路沿線植被生物多樣性分析
4.2.1 鐵路沿線植物群落α多樣性沿海拔變化規律
4.2.2 鐵路沿線植物群落β多樣性變化規律
4.2.3 鐵路沿線植被豐富度指數分析
第5章 青藏鐵路沿線線域植被生態系統分布規律
5.1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樣帶原生植被特徵
5.1.1 南山口
5.1.2 納赤台
5.1.3 西大灘
5.1.4 不凍泉
5.1.5 楚瑪爾河
5.1.6 五道梁
5.1.7 風火山
5.1.8 烏麗
5.1.9 開心嶺
5.1.10 塘港
5.1.11 布瑪德
5.1.12 唐古拉山北
5.1.13 扎加藏布
5.1.14 安多
5.1.15 措那湖
5.1.16 嘎恰
5.1.17 那曲
5.1.18 母布曲大橋
5.1.19 烏瑪塘
5.1.20 當雄
5.1.21 寧中
5.1.22 羊八林
5.1.23 羊八井
5.1.24 馬鄉嘎村
5.1.25 古榮
5.1.26 東嘎
5.2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分區
5.2.1 高山乾旱荒漠區
5.2.2 高原冷涼乾旱、半乾旱高寒草原區
5.2.3 高原冷涼半乾旱、半濕潤高寒草旬區
5.2.4 高原冷涼半濕潤沼澤草旬區
5.2.5 高原冷涼半濕潤高寒灌叢草原區
5.2.6 高原溫涼半濕潤河谷盆地農牧區
5.3 新建青藏鐵路沿線主要植被類型
5.3.1 荒漠植被
5.3.2 溫性草原植被
5.3.3 高寒草原植被
5.3.4 高寒草甸草原植被
5.3.5 高寒草句植被
5.3.6 濕地植被
5.3.7 高寒灌叢植被
5.3.8 高山冰雪植被
5.3.9 農田植被系統
5.3.10 墊狀植被系統
5.3.11 干擾帶植被系統
第6章 幾種重要植物光合生理生態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植物光合生理的意義
6.3 實驗區苗木資源概況
6.3.1 西藏地區垂柳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2 西藏地區旱柳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3 西藏地區竹柳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4 西藏地區高山柳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5 西藏地區班公柳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6 西藏地區山荊子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3.7 西藏地區引種俄羅斯大果沙棘的光合生理的研究
6.4 幾個樹種的相關光合指標日平均變化曲線比較
6.4.1 光合速率(Pn)日變化比較
6.4.2 蒸騰速率(Tr)日變化比較
6.4.3 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變化
6.4.4 植物的光合與植物特性的關係
第7章 青藏鐵路沿線實驗示範區建設
7.1 實驗示範區項目情況
7.1.1 實驗示範區項目基本情況
7.1.2 實驗示範區概況
7.2 實驗示範區建設及其初步成果
7.2.1 烏瑪塘示範區建設
7.2.2 當雄大橋實驗示範區建設
7.2.3 羊八井實驗示範區建設
7.2.4 古容實驗示範區建設
7.2.5 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7.3 示範區苗木繁育技術套用
7.3.1 種子、種條繁育技術
7.3.2 低洞穴苗木栽植技術
第8章 青藏鐵路沿線實驗示範地建設成效
8.1 植被調查設計與方法
8.1.1 樣地的設定
8.1.2 樣方的設定
8.2 實驗示範地植被特徵分析
8.2.1 實驗地優勢植物種
8.2.2 實驗地植被物種豐富度分析
8.2.3 實驗地植被生物多樣性分析
8.2.4 小結
第9章 車站綠化設計——青藏鐵路沿線之當雄火車站
9.1 當雄車站概況
9.2 當雄車站綠化設計
9.2.1 綠化設計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9.2.2 植物配置的原則
9.2.3 植物景觀布局
9.3 綠化植物材料的選擇
9.3.1 鄉土植物種的套用
9.3.2 優良植物材料的引進
下篇
第1O章 青藏鐵路沿線植物區系概況
10.1 植被類型及整體特徵
10.2 植被物種組成及豐富狀況
10.3 物種區系成分和地理性質
10.4 主要資源植物狀況
第11章 青藏鐵路沿線植物
11.1 蕨類植物
11.1.1 中國蕨科
11.1.2 水龍骨科
11.2 裸子植物
11.2.1 柏科
11.2.2 麻黃科
11.3 被子植物
11.3.1 楊柳科
11.3.2 蕁麻科
11.3.3 蓼科
11.3.4 石竹科
11.3.5 藜科
11.3.6 毛茛科
11.3.7 小檗科
11.3.8 罌粟科
11.3.9 十字花科
11.3.10 景天科
11.3.11 虎耳草科
11.3.12 薔薇科
11.3.13 豆科
11.3.14 蒺藜科
11.3.15 大戟科
11.3.16 瑞香科
11.3.17 檉柳科
11.3.18 柳葉菜科
11.3.19 杉葉藻科
11.3.20 傘形科
11.3.21 杜鵑科
11.3.22 報春花科
11.3.23 藍雪科
11.3.24 馬錢科
11.3.25 忍冬科
11.3.26 龍膽科
11.3.27 茜草科
11.3.28 紫草科
11.3.29 唇形科
11.3.30 茄科
11.3.31 玄參科
11.3.32 紫葳科
11.3.33 苦苣苔科
11.3.34 車前科
11.3.35 敗醬科
11.3.36 川續斷科
11.3.37 桔梗科
11.3.38 菊科
11.3.39 水麥冬科
11.3.40 眼子菜科
11.3.41 茨藻科
11.3.42 百合科
11.3.43 鳶尾科
11.3.44 燈心草科
11.3.45 禾本科
11.3.46 天南星科
11.3.47 莎草科
中文索引
拉丁文索引
附錄
附錄1 青藏鐵路沿線各樣地主要優勢物種重要值
附錄2 青藏鐵路(格拉段)沿線樣地物種重要值
附錄3 試驗示範地植被物種重要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