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青光眼睫狀體炎危象
- 中醫病名:青睫綜合症
- 常見發病部位:眼睛
- 常見症狀:充血很輕,眼壓升高
疾病描述,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疾病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疾病描述
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症簡稱青睫綜合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單眼青光眼合併睫狀體炎。最初是Posner和Schlossmann描述的,其特點為單側,反覆發作,視力輕度減退,眼壓中等升高,房角開放,少量灰白色KP,因而本病又稱Posner-Schlossmarm綜合徵。自1948年作為獨立的眼病以來有多數報導,並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流行病學
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症可發生於任何地區、任何種族,是一種少見的疾病,有關其發病率和患病率目前尚不清楚,其在整個葡萄膜炎中所占的比例較低。此病的發病年齡為11~69歲,但多發生於年輕的成年人。患者多為單眼受累,少數患者出現雙眼受累,但表現可不同步。
發病機制
根據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本病是由於房水生成增多和房水流暢係數降低所致。並發現疾病發作時房水中前列腺素(PGS)的含量顯著增加,病情緩解後降至正常。PGS可使葡萄膜血管擴張,血-房水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導致房水生成增加和前節炎症表現。房水流暢係數降低可能與PGS對兒茶酚胺的制約有關。已肯定內生的兒茶酚胺特別是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於α受體,是調節和促進房水排出的重要介質。動物實驗表明在PGE增加情況下,很多器官中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受到明顯抑制;同時PGS又可作用於受體,直接拮抗去甲腎上腺素的生物效應,從而使該器官失去借去甲腎上腺素所維持的正常生理功能。當青光眼睫狀體炎發作時,由於房水中PGS增加,可能通過它的去甲腎上腺素的雙重抑制效應而使濾簾失去正常調節,導致流暢係數降低。而且當眼壓顯著升高時,機械性壓迫濾簾,又加重房水排出阻力,結果導致眼壓顯著升高。研究發現環磷酸鳥苷(GMP)、鈣離子都可影響眼壓,而PGS、cAMPGMP、Ca以及兒茶酚胺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因而本病的發病機制可能也是複雜的。本病可合併雙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說明還有其他因素。特別是發作常在情緒緊張時,可能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調,交感神經興奮也可能是激發的重要因素。
臨床表現
1、單眼發病且是同一眼反覆發作,偶有雙眼受累。
2、發作性眼壓升高且反覆性發作,間隔時間可數月至1~2年。眼壓可高達5.33~8.0kPa(40~60mmHg),每次發作高眼壓持續時間一般1~14天,可自行恢復,少數延續一個月,罕有延續兩個月者。
3、發作時無自覺症狀,僅有輕度不適,即使在發作高峰時也沒有像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那樣頭痛、眼痛等明顯症狀。
7、玻璃體內無炎性細胞。
10、高眼壓狀態下“C”值偏低,間歇期“C”值及眼壓均恢復正常且對各種激發試驗均呈陰性。本症可與原發性開角青光眼同時並存。
臨床上見到青壯年不明原因的單眼發作性視物模糊伴眼壓升高而前房又不淺時,應考慮青光眼睫狀體炎危象的可能,找到典型的KP是診斷的關鍵。
疾病治療
藥物治療
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症是一種自限性眼病,但可再次復發。在發作期間局部套用皮質類固醇,可控制炎症發展。高眼壓需要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服用消炎痛可以抑制PG的生物合成,對治療本症可達到部分降壓效果。藥物治療不能預防本病的復發,皮質類固醇藥物亦不應延長使用,以免皮質類固醇性青光眼。
手術治療
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症不宜手術,因手術不能阻止其復發。但應嚴密觀察,長期隨訪,若與原發性或繼發性開角青光眼合併存在時,視功能有遭受威脅之可能,應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