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山東濰坊昌邑市
石埠與宋莊交接處,矗立著一座小山,它的名字叫青山,地理坐標為北緯36°45',東徑119°27'.海拔六十九米,直經為15公里,309國道與濰萊高速公路東西貫穿青山南坡而過,濰河水順西坡直通渤海,省道下小公路南北穿貫穿青山東坡而過,膠萊河水順青山東腳下流向北海,青山北腳下擁抱風景秀麗的中國北方苗木基地綠博園,南坡擁抱石埠商貿重鎮,青山經濟發展區,青山頂峰巍然屹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廟宇群,青山清涼大殿.
青山清涼大殿由史家莊全體
村民,於1994年重修而成,新建成的清涼大殿複式重檐斗拱結構,高十二點二八米.寬二十七米.跨深六點七米,整個大殿為
鋼筋混凝土和木質
結構,由四十根三點六米高的立柱承托重力,地下鋪基有六米之多,坐北朝南蔚為壯觀.正體建築面積占地十五畝,四通復道.露台高於齊胸,重檐之間高懸[清涼大殿]金字匾額.殿正面六扇木欞廟門.兩邊各有八扇木欞窗.上面還有十一扇橫式木窗,黃金琉璃瓦覆蓋整個殿脊殿拱,雕樑畫棟巍巍壯觀,在殿脊正上方有二龍戲珠瓷雕,殿脊兩端鑲有插劍押魚瓷雕,用於鎮邪避火,殿角之上建有騎鳳仙人,狻猊,天馬,海馬,嘲風飾物,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逢凶化吉之寓意,整個大殿的造型威嚴莊重,富麗堂皇,大殿院落有一組高約兩米的鑄鐵大香爐和直徑為3米的焚香爐,石碑排立在焚香爐兩側,松林將整個院落所覆蓋,藥王殿在大殿西南角,由史家莊村民在社會人士的大力捐款下,於2012年重修而成.進入殿堂,正北塑有四米多高的清涼老爺和清涼老母金身塑像,清涼老爺頭戴七二行珠冠冕旒,身穿九章法服,手持星辰玉笏,一派福德無上的君主形象。清涼老母塑像頭戴鳳冠,體態豐滿端莊秀麗,身披衣著富麗的霞帔,和藹慈詳的面容,擎手卡指,樂善好施的樣子,好像一位頂天立地,和藹可親母親在面前,使人覺得肅然起敬.殿堂正北金童玉女及四位侍女,兩旁站班伺候在清涼老爺和清涼老母身旁,大殿東側塑有四大天王塑像,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手持碧玉瑟琶職調;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手持青光寶劍職風,西方廣目天王魔里壽,左手持寶珠,右手握紫金龍花狐貂職順,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手持混元珍珠傘職雨。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殿堂西側塑有《封神榜》中四大元帥,王魔手持金雀大板斧,楊森手持雁翎刀,高友乾手持蟾寶槍,李興霸手持大掃刀鎮守在殿堂,意為國泰民安.殿堂東側塑有文財神比干.招財童子及利市仙官,比干的神像為文官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須,身著蟒袍,左手捧如意,右手托元寶,神志慈祥,笑容滿面,殿堂西側塑有武財神趙公明,招財童子及利市仙官,趙公明塑像黑面濃須,頂盔披甲,持寶擎鞭,黑虎朝南面東,磁牙裂嘴威風凜凜,酗酗如生。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清涼老母及武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農曆九月十五日是清涼老爺的神誕之日,這兩日是青山最大的廟會.
每年廟會會期一到,八方來拜,平度,萊州,高密,青州之間商賈,香客,藝人都來參加,青山成為農副產品和工商物資的重要集散地。青山廟會完全是由民間自發形成的,沒有任何組織參入其中,保留了最原始古老的形式,同時人們信奉的清涼老爺與清涼老母主神,又是很獨特奇特的,在中國各類神譜中,絕對找不到與其相對應的神位,這反應了青山子民有著獨特的歷史古文化信奉.
青山廟會以每年的三月十五,九月十五最大,這兩天民俗詢麗,文化繁榮,節目多彩,又是清涼老母與清涼老爺神誕之日,廟會會期為三天,基本習俗為十三日,為燒香還願之日,善男信女帶著供品香紙,扎制物品衣帽等,到廟宇舉行還願儀式,與神靈共盡午餐,各位商賈也與這天來青山支攤安點,搭篷安灶開始買賣交易.十四日,燒香廟夜日,這一天,遠處善男信女坐車向青山匯集,晚上宿住於青山周圍山民家中,青山山民會免費熱情照待他們,有的乾脆坐於殿堂或野外,他們整夜念佛誦經交流道行.近處的與下午向青山匯集,年輕人大多晚上向青山匯集,購買各種小飾品及小吃,欣賞青山廟會夜景及文藝節目,更多的還是燒香祭神,這一日,香火晚十點前最旺盛,山會也與此同時達到高潮.十五日,為觀光娛樂日,趕會的人群天一放亮就來到青山,舉行敬神上香,念佛誦經,許願消災,買壽平安,接神藥,祁子栓孩,算掛抽籤,相面擇吉等活動,各類民間藝人也隨至而來,進行義務表演,青山寬敞的場地,為他們提供了露天舞台,他們隨便找個地方,就地而坐,樂器一響,拿出看家本領表演起來,他們不為報酬也不在乎觀眾多少,只是為了盡興,不管相識與否誰都可隨便參加表演,一次廟會,民間藝術團體共有五至六十多家同時演出,好一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熱鬧場面,同時民間剪紙藝術,繡花藝術,麵食工藝,扎制裝裱工藝,成了青山廟會展出的平台,人們一直持續到下午傍晚才懇散去,道教信徒還有上山兩柱香,下山兩棵蔥的習俗,除了兩大廟會外,一年當中還舉行正月初九玉皇演駕,正月初十石頭爺生日會,三月三蟠桃會,六月六麥王娘娘供品會等活動. 青山民眾的信仰是道教,與佛教相結合的信仰,缺實是古文化信仰的一大奇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青山歷史上就是一座名山,前往青山朝拜者名人百姓總是絡繹不絕,其根源來源於青山古廟宇群的歷史淵源,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信奉佛教,當時官府在青山建清涼寺,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青山清涼寺為方圓百里傳教中心,法師為了擴大影響,吸收道徒,舉行佛像出行大會,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當時青山就出名在外,給廟會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青山清涼寺存在百年後,毀於公元577年,周武帝率軍滅亡北齊,命令搗毀北齊境內所有的寺廟,所有的和尚全部還俗民間,青山清涼寺被扒掉砸毀.青山在隋代末期,公元594年建起了東安王廟,成為以道教為主的古廟宇群,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士民御駕親征高句麗,今朝鮮半島,乘船由北海出征,途中經過青山,幾十萬大軍在青山宿營,青山周圍山民熱情犒勞大軍,李士民拜廟神訪老道,東征取勝.一致於唐王征東遇道長神話故事流傳直今,在唐代,道教始終得到政府的扶植和崇奉,道長在青山周圍舉行迎神、出巡行像等活動,吸引了無數觀客和信徒,唐軍駐防青山罰木,在海邊造船,人員流動性大,物質需求高,青山便形成了大型廟會,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宋代是道教繁榮時期,宋真宗、宋徽宗極其崇信道教,青山民眾崇奉泰山神,在青山建成了天齊廟,佛教弟子於宋代在青山建起了撫生殿,青山成了佛教道教相結合的廟宇群,金代至民國時期,全真道教創始人王重陽於公元1167年六月隱居青山傳道,青山廟宇成為密密活動場所,繼王重陽之後,全真道教掌門人馬鈺,譚長真,劉長生,邱處機,尹志平活動於青山周圍大力弘揚道教,劉長生在青山南坡題寫了“遇仙園”,留下“仙園異筆,尹志平少年在昌邑西庵讀書,經常跟隨馬鈺來青山趕會做道場,馬鈺的詩碑今保存於昌邑博物館,青山先後建起清涼殿,眼光殿,玉皇閣,瑞仙觀東西兩廊房,泰山殿,藥王殿,文昌閣,魁星閣,王母宮,癍疹殿,仙姑廟,木樓,鐘樓,石樓,戲樓,道士房,屏風大照壁,三門等二十多座正副建築,青山周圍還建有將軍廟,遇仙園,關公廟,土地廟,龍王廟等.到民國初年,青山古廟宇群成了在齊魯大地屈指可數的古建築群.在省內省外享有盛名.可惜青山古廟宇群毀於一九四零年的戰火之中.青山古廟宇,廟宇殿堂最多,神像最全,神靈誕宸生日,是人們的祭祀高峰,眾多神靈紀念日,頻繁祭祀高峰,加之道教弟子舉辦大型道場及玉皇演駕活動,使道教進入全盛階段,廟會也進入興旺時期,形成了七個大型山會,並有大型牲畜交易市場,文革期間將山會改在石埠和宋莊兩地。民眾自發恢復三月十五,九月十五廟會,香火一直很旺盛,就是文革期間破除迷信的年代也未曾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