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青山寺始建年代不詳。從東漢建寧二年(169年)所立之“焦王祠”碑可知,最遲應始於東漢末年。
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加封“焦王”為寧應侯,賜廟號“崇佑廟”。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加封“焦王”為惠濟公,將重修的焦王祠改稱惠濟公廟。後經明、清兩代多次修建,始成現在的規模。
2018年,嘉祥縣旅遊文物局對山東省嘉祥縣青山寺文物保護修繕勘察設計項目招標確認。
建築格局
青山寺分上中下三進院落,南部為一跨院,縱深約90米,南北闊約80米,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青山寺依山而建,坐東面西,現存建築主要有泰山行宮坊、三門、惠濟公殿、南北享殿、寢殿、子母殿、泰山行宮、迎客廳、萬佛閣、振遠亭、弘願亭、角門、僧房、感應泉、玉液池等建築及58通宋、元以後碑刻。
主要建築
泰山行宮坊
泰山行宮坊是一座仿樓閣式的石質建築,位於青山腳下,系明朝世襲魯王朱以派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修建。坊頂為歇山式,斗拱、鴟吻、瓦壟、瓦當均為石雕;中門內外兩側4座石獅雕刻精細,造型生動;左右側門額上雕鐫青龍、麒麟等圖案;中門額上“明魯王進見焦王”浮雕,人物各具情態,栩栩如生。
山門
山門由泰山行宮坊拾級而上,直通山門。山門重建於北宋淳化元年(990年),系灰瓦硬山式建築,有中門3間,兩側角門各1間。
惠濟公大殿
惠濟公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重修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前檐下4根高大石柱,通體平雕花卉。殿內雕樑畫棟,粉牆彩繪,高大朱漆雕龕中原供高2.6米的惠濟公望像。今己不存。毀前有一的八用葉水入池。
罩亭
罩亭前依山雕鐫石龍,引頸張口,吐水入池。池水久早不涸,為雨不溢,冬夏如一。大殿後有一泉,名“感應泉”,噴珠灑玉,長年不息,且只見泉涌,不知流向。原來聰明的設計師在鑿池建殿之時,將泉水巧妙地引入龍口,直瀉玉液池內。
其他建築
惠濟公大殿兩側配以亨殿、白玉宮、客廳、萬佛洞等,連同三門形成一組錯落有致、別具風格的叢林古觀。另外在大殿的南北還分別建有關帝廟、子母殿等建築。穿過惠濟公大殿,繞過感應泉,沿兩側石砌台階拾級而上,便為寢殿。寢殿面闊3間,建於高出大殿的山崖之上,內有惠濟公及其兩夫人的雕像。
文物價值
青山寺建築布局嚴謹,建築規模宏大,祭祀神靈眾多,是至今保存較完整的佛道合一的古建築群之一,對於研究古建築、雕刻、美術民俗宗教等都有著重大意義。是研究魯西南宗教與文化歷史的珍貴資料。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加封焦王為惠濟公,將重修的焦王祠改稱惠濟公廟。後經明、清兩代多次修建,始成現在的規模。因祠廟位於青山之側,當地人皆呼其為青山寺。
青山寺,是以惠濟公廟為主體的石建築群,設計巧妙,風景秀麗,林泉茂美,山清水秀,有“四寺、兩廟、四泉”,有“小岱宗”之稱。
傳說軼事
青山寺是周武王分封神農後裔為焦王之後供奉焦王的專廟,民間稱其為神。千百年來青山神在魯西南一帶善男信女心目中,就是一位“靈神”。傳說青山神靈能降雨降福,賜子賜孫,消禍免災,有求必應。因此,青山寺終日香客雲集,遊人如織。青山廟會暨民俗展演活動,屆時會有古裝戲曲、雜耍、魯錦、石雕、剪紙、捏糖人、捏麵人等民俗物品展示和民俗文藝活動,因此,青山廟會歷年來都是魯西南一代年味最濃、規模最大廟會活動。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青山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嘉祥縣內乘坐公車9076路青山站下車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