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寺(陝西安康青山寺)

青山寺(陝西安康青山寺)

漢武帝時期,佛教由陸路從西域傳到關中以來,唐代達頂峰時期。全國各地興建寺廟成一時之風,因此,給各地也增添了許多景點。我國現存寺廟,除個別建於唐代前夕,其餘大部分興建於隋唐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山寺
  • 地點山東嘉祥縣城南行7.5公里
  • 方向:坐東面西
  • 特點:順應山勢,層層遞升
寺廟歷史,寺廟景致,寺廟現況,

寺廟歷史

安康青山寺位於陝西安康旬陽縣桐木鄉青山村,據明弘治二年(1489年)所立《重修青山寺記錄碑》云:“寺因青山得名,在縣之洵河裡沙溝河桐木溝。
肇啟唐,歷宋元,至我皇明。”可知青山寺創建於唐代。
明弘治二年僧明順,募化十方,建造石室佛殿一座:內造像三尊;正德間(1506~1520年),沙門悟性募工修葺,並創修外殿、廊廡、山門。
迨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有南來僧人啟泰,重修殿廡,清嘉慶二年(1797年)殿廡毀於兵燹,同治、光緒年間重修。

寺廟景致

青山寺歷經滄桑,殿宇大部分毀棄,現存正殿一楹,前殿及兩廡亦椽桷傾折,鴦瓦多摧。寺後舍利塔一座,系鑿石迭砌而成,通高6?7米。
正殿為青山寺主體建築,座西面東,通體石築。無斗拱,無樑柱,系四角各豎一大條石,交錯成“井”字形,上砌至檐部後,逐漸收頂,內視為覆斗形。
面闊及進深均為5?3米,高約6?6米。四壁上端朝外分別伸出五個石樁,石樁上棚條石,條石上座泥,泥上施瓦以成屋檐。
屋頂為四角攢尖,攢尖上飾橢圓形“寶珠”。四垂脊有漢文裝飾。
門為四塊條石鑿合而成,門坊上有石匾額,鐫“青山古剎”四字。
殿內正面舊鑄鐵佛三尊,為一佛二菩薩,中間系阿彌陀佛,兩邊為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像高均在2?27米。
惜“文革”中被毀,現存菩薩頭像一尊,被旬陽縣博物館收藏。
頭像上戴寶冠,冠前飾祥雲,正中有化佛,化佛後有背光。冠下沿飾寶珠,額前垂鬟髻,長眉彎目,兩耳垂肩,面容端莊秀麗,是觀音菩薩造像。
造像頭重32?5公斤,高38厘米,據碑文載,應是明弘治二年之物。

寺廟現況

青山寺雖然大部毀棄,但現存正殿、前殿及兩廡、舍利塔等,依然為一處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築群,特別是正殿,通體石築,是安康珍貴的古建藝術遺產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