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認知行為治療的調節機制探索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認知行為治療的調節機制探索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認知行為治療的調節機制探索》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周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認知行為治療的調節機制探索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灩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IGD)作為一種行為成癮,近年來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臨床實踐已經證明,認知行為治療(CBT)是治療IG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產生療效的神經調節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擬採用縱向研究設計,以IGD青少年為研究組,設立CBT治療前、完成12周CBT治療時、CBT治療結束後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2個月後共6個時間點,基於多種功能及結構的影像學技術,比較IGD青少年CBT治療前後“額葉-紋狀體”環路相關腦區的功能、結構的差異及其與IGD嚴重程度及衝動量表評分之間的關係;比較治療有效與無效兩組於CBT治療前腦結構及功能環路的不同,了解相應神經環路的改變是否能預測療效。本研究旨在探索CBT對青少年IGD治療的神經機制,並尋求預測療效的腦部影像學指標,為今後治療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學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網路遊戲成癮(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目前已經成為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問題,本研究基於雙側杏仁核和DLPFC靜息態和動態腦功能的分析發現與對照組比較,IGD組較對照組額葉-紋狀體迴路以及視聽刺激相關的腦區存在差異,提示動態功能連線可以作為靜息態功能連線的有力補充,幫助我們更好的探索網路遊戲成癮形成和發展的神經學機制。IGD-m組左側額上回眶部的ALFF值顯著降低,並且與BIS-11評分呈負相關。此外,IGD-m組左側額上回眶部與扣帶回後部(PCC),右側角回(AG)和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LPFC)之間存在功能連線的降低。推測左側SFG框部的ALFF值可以作為臨床IGDm衝動抑制行為異常的生物指標,IGD導致的FC的改變存在性別差異。IGD組治療前雙側殼核、右側前額葉皮層、雙側補充運動區、左側中央前回、左側前聯合的ALFF較對照組升高。IGD組左側殼核的ALFF值與網路成癮嚴重程度呈正相關。CBT治療後,IGD組左側前額葉皮層和左側殼核的ALFF值明顯降低,兩者之間的功能連線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功能連線 (ΔFC/Pre-FC) 變化幅值與CIAS變化幅值 (ΔCIAS/Pre-CIAS) 呈顯著正相關。本研究結果表明,IGD的發生髮展與前額葉-紋狀體環路的功能改變有關,CBT能夠通過介導認知控制的改變從而有效改善該環路的功能異常,並且增強他們之間的功能連線性。最後,基於影像組學的研究我們也發現了大腦形態學的變化可以用來進行IGD的分類診斷,額葉-紋狀體環路的結構變化有助於揭示IGD潛在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及指導後續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