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頭戲是靈台縣獨有的地方劇種,500餘年的孕育、轉型、成熟、沉寂,歷史十分悠久,是中國戲曲發展史的縮影。特別是由民間小曲到燈盞碗碗腔的形成,燈盞皮影小戲到舞台大戲的過渡及成功經驗,不僅能為民族民間音樂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和提高提供可資借鑑的研究資料,而且對豐富、完善中國音樂史、中國戲曲史,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建設先進文化都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檯燈盞頭劇
- 所在地:靈台縣
- 特點:歷史十分悠久
- 作用: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
歷史,藝術特點,
歷史
清代康、乾時期靈台民間皮影戲班將燈盞碗碗腔引入皮影戲演唱,形成了燈盞頭皮影戲,為平涼市所獨有的一個劇種。燈盞頭劇尤其以皮影戲形式傳播、傳承最廣,幾百年來,燈盞頭劇廣泛流行於甘肅靈台、涇川、崇信、安口、平涼和周邊地區一帶,《甘肅省戲曲志》和《中國戲曲志》均有專條記載。1958年靈台縣秦劇團實驗演出燈盞頭舞台劇,獲得成功,並在省、地參加會演多次獲獎。
靈檯燈盞頭劇源於明代中葉,有據可查的有三支譜系,有兩支各傳承四代,於上個世紀初斷代,第三支延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從1966年以後,燈盞頭劇沉寂、瀕危,面臨消亡。
由於上世紀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和破壞,燈盞頭皮影班社相繼家破人亡,傳承的社會基礎和物質基礎均遭到根本破壞,末代傳承人大部分去世,現僅有楊萬鈞作為唯一一位繼承人,也已年屆花甲,加之由於電視、電腦、網路傳媒技術的強勁發展和衝擊,演出市場和客群群體均發生了很大變化,演出團體自身難保,無暇顧及燈盞頭的傳承和保護,燈盞頭劇種愈來愈被社會淡忘,瀕危狀況十分令人擔憂。因此急需列入國家級保護項目進行保護,使這一藝術奇葩得以弘揚和傳承。
藝術特點
靈檯燈盞頭劇歷經500餘年的孕育、轉型,漸趨成熟,是中國戲曲發展史的縮影,為民間民族音樂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貴的研究資料,是中國皮影藝術史和皮影戲發展史的珍貴遺產。對豐富和完善中國音樂史、中國戲曲史,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素質,建設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全面、和諧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燈盞頭劇,以照明器具燈盞碗碗作為主要擊節樂器,並配合蓮花板及梆子。打擊樂有板鼓、爆鼓、堂鼓、戰鼓、勾鑼、小鑼、鐃鈸、鉸子。文樂隊以二弦為領奏,配置樂器有高、低音二胡、月琴或三弦、笛子、嗩吶、大提琴及銅管樂。在長期發展演變過程中,燈盞頭音樂充分戲曲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板式、曲牌和音樂特色。角色行當生、醜、淨、旦齊全,演出劇目與秦腔上演劇目類同,演員表演形成了整套的程式,保留傳統劇目約80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