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頭

燈盞頭

“靈台縣燈盞頭劇,又名鑼鼓譟、碗碗腔。最初流行於靈台縣新集、龍門、上良、星火、朝那等鄉,後傳至平涼、涇川、崇信等縣市,以及陝西的千陽、麟遊、隴縣、鳳翔等縣。

燈盞頭劇確切產生年代已無考,明代中葉,陝、甘兩省交界處遭逢災年,戰亂頻仍,饑民遍野,災民到處乞討,乞討時用繩穿在一起的棗木片來伴唱,唱的是當地民歌、小調。在長期的乞食活動中,逐漸形成一種有板有眼的固定腔調。後又用農村家家都有的油燈碗碗擊節。燈盞碗碗敲起來清脆悅耳,又容易找到,從而成為燈盞劇的專用敲擊樂器。

當時演唱的主要曲子有《繡荷包》、《十盞燈》、《揚燕麥》、《孟姜女哭長城》、《三打鍋》等。燈盞頭這種演唱形式,在入清以後,作為一種民間娛樂活動保留了下來,俗稱唱曲子。”———摘自於《中國戲曲志·甘肅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盞頭
  • 發源地: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
  • 代表作品:《繡荷包》、《孟姜女哭長城》《三打鍋》
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歷史緣由,積極作用,

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

平涼的燈盞頭戲,經過眾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學者、專家及有關人士的多方挖掘、整理、仔細討論和篩選,公布了首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名單,一時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被認為是在受多種因素衝擊下,絢麗多彩的甘肅民族民間文化生存環境正在受到嚴峻挑戰時,省上保護民族民間優秀古老文化藝術的得力之舉。公布的首批10個保護項目試點中,其中一項為戲劇類,這就是平涼的燈盞頭戲。

歷史緣由


燈盞頭戲最初流行於靈台縣新集、龍門、上良、星火等鄉鎮,後傳至平涼、涇川、崇信、安口等縣市及陝西的千陽、麟遊、隴縣、鳳翔等縣,所以,平涼的燈盞頭戲實際上說的就是靈台的燈盞頭戲。靈台的燈盞頭戲,又名碗碗腔,最初也叫鑼鼓譟。它是以皮影形式為主的特色劇種,因主要擊節樂器為小燈盞碗碗,配合月琴,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而得名。這種地方小戲,不僅行當齊全,形式完整,具有悠揚、清脆的音樂和生動的唱詞,而且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據《秦腔劇目初考》證實,靈台的燈盞頭戲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劇種、劇目、聲腔、曲調,而其民間產生的年代就要更加久遠,它以民間小曲(民歌形式)到影子腔,直至搬上舞台成為舞台劇,經歷了300多年的衍變、發展歷史,經過一代又一代藝人的不斷加工改進,使其內容不斷新穎、完善而豐富多彩。

燈盞頭戲的劇目非常豐富,在其搬上舞台前有傳統劇目400餘本(折),常演的有100餘本,這些劇目大多數是由秦腔劇本移植過來的,也有皮影藝人創作的劇本,像《猴子碰頭》、《鬧地獄》、《火燒李儒》、《劉木禮吃麵》、《玄人鋤谷》等。燈盞頭劇的傳統劇目由於有固定的演出劇本,角色分行,故大都可直接用作舞台真人演出。

長期以來,燈盞頭戲多作為民間娛樂、鬧神會、敬神祈福等形式保留,到了上世紀初至解放前,這種戲曲才有了較為完整的戲班子,像靈台縣上良鄉的楊世民、星火鄉的楊進元和朝那的鞏萬林等幾個班子在當地都有很大的影響。解放後,燈盞頭戲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1958年縣上把靈台縣秦劇團改為靈台縣燈盞頭劇團,使這一古老戲劇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靈台縣燈盞頭登上舞台成為一個戲曲劇種以後,先後創作移植了《分家》、《井下炮聲》、《送肥記》、《爭先恐後》、《口袋陣》等大量現代題材的優秀劇目,豐富了燈盞頭劇表現生活的範圍及社會現實意義。

作為一種古老的戲劇,燈盞頭戲只所以能在以靈台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域流傳、不斷發展,為當地老百姓喜歡,這與它的唱腔婉轉優美、音樂協調輕鬆熱鬧、樂器取源民間、道具輕巧靈便、技藝易懂好學、演唱適合邊遠山區等音樂特點有著直接的聯繫。燈盞頭戲純屬於板腔體系,除了過門、簡奏的色彩與“板腔體”戲的先驅秦腔不一樣外,其他大致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燈盞頭戲的樂隊包括文樂隊和武樂隊。在過去的戲班子裡,由於人、財力等方面的限制,樂隊組織非常簡單,武樂隊有四五人,多為一人兼多樣,比較簡單。現在隨著燈盞頭劇的搬上舞台,樂隊變的更加齊全。文樂隊包括二弦或板胡,低音二胡,三弦或琵琶,大提琴或低胡,還有笛子、洋琴,有條件時也可以加入管樂;武樂隊包括燈盞頭、蓮花板、暴鼓、堂鼓、勾鑼、鐃鈸、鉸子、梆子吊錢等等打擊器。這些樂器的特點與燈盞頭戲的唱詞、唱腔配合起來,更顯默契、融合。

這種地方劇的唱詞句式基本上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些特殊的唱詞如九字句、八字句等,但都屬於板七字句的演變。這些唱句在板式布局組合上靈活多變,更有利於盡情地發揮聲調效能。這其中的一些短句,還有其特殊的唱法。而唱腔上的音樂色彩之別,更是突出地表現在“苦音”和“花音”上。“花音”音調歡快、明朗、剛健、有力,善於表現喜悅、輕快、歡騰、爽朗的情感;“苦音”音調深沉、渾厚、高亢、激動,善於表現悲哀、懷念、痛傷、淒涼的情感。這也構成了燈盞頭戲唱腔的最大特色。

積極作用


隨著上世紀中期靈台縣成立了燈盞頭劇團等藝術團體,這種古老戲劇才被搬上了真正意義上的舞台,才真正按生、醜、淨、旦行當分角演出,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舞台劇特點。其表演技巧、舞台美術、服飾化妝等方面與秦腔相同或相似,但借鑑了秦腔的特長,發揮了碗碗腔道白清、吐字真的優勢。在角色和行當演唱上形成了固定性。演皮影戲多由“挑線”的人擔任唱、白全劇角色,而搬上舞台後,改由角色行當表演,並加入了伴唱、合唱等演出形式,角色表現的張力更加突出。而搬上舞台的新的劇目、音樂、唱腔、舞美、表演等等,一方面提高了燈盞頭戲演出的效果,完善了古老戲劇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更適應了現代人的對其需要,對其延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毫無疑問,靈台縣的燈盞頭戲是我省民間戲曲文化中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在更加重視民間文化藝術保護的今天,它理應受到更高的關注。因為,這一古老的戲劇,先天就有其不足,如長期散落在鄉野山村,沒有完整的體系,演唱的藝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解放後,雖然一度在靈台縣有了較大的發展,後又受到了“文革”的很大衝擊。時下,儘管當地各級政府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它卻面臨著現代各種文藝形式的更強烈的衝擊與挑戰。

燈盞頭戲被列為我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試點之一,這無疑對挽救這一古老文化藝術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但據筆者了解,僅此還遠遠不夠,當地政府正急切地盼望著社會各界及其他有識之士,給予更大的幫助與支持,以使這朵藝術之花能夠長久盛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